童第周:开创中国克隆技术的先河
2024-02-19 11:31:03
文章来源
学习时报

  童第周(1902.5.28—1979.3.30),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实验胚胎学、海洋科学研究的主要奠基人。1902年出生于浙江鄞县,1927年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心理学专业。1930年,童第周赴比利时比京大学留学,并于1934年获得动物学博士学位。面对日本侵略威胁,童第周毅然回到祖国,担任山东大学生物系教授。1948年应美国洛氏基金会邀请到耶鲁大学任客座研究员。1949年3月,新中国成立前夕,童第周拒绝了耶鲁大学的高薪挽留,克服种种阻力,再次回到山东大学。童第周在中国科研领域奋斗数十载,领导筹建了中国第一所海洋研究机构、组建了中国及亚洲地区唯一的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他曾任教于山东大学、同济大学等多所院校,培养了大批一流专业人才。

1708313665476.jpg

  童第周是我国著名的发育生物学家、实验胚胎学家,被誉为“中国克隆之父”,他将毕生精力献给了生命科学事业,是中国生物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童第周还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和忠诚的爱国者,为推动我国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童第周从一名勤奋的寒门子弟成为走在科学前沿的留洋人才,到回国投身海洋科学事业,为我国现代实验生物学、海洋科学的开创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童第周在祖国最需要科学力量的时刻毅然回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作为一名科学家坚守信念、追求真理、爱国报国的崇高精神,践行了他“有生之年,为国家,为人民多做工作”的入党誓言。


  青春岁月,求学征途


  童第周在砥砺前行、勤学苦练的青年时期,就接触到了爱国主义、共产主义思想,并将个人的努力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联。


  童第周于1902年出生在浙江鄞县东乡童家岙村(现塘溪镇童村)。童第周的父亲在村中办私塾为生,从小鼓励他努力学习,教导他如“水滴石穿”一样,期许他坚持不懈、有所成就。1918年,童第周考入浙江省立第四师范学校,一年后转入以理学见长的宁波效实中学。他的中学时期正值乱世之际,国家动荡,这也是童第周对社会、国家形势产生认识和思考的时期,他接触了爱国主义思想,看了一些共产主义小册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童第周作为宁波中学学生联合会主要负责人之一,痛恨日本侵略者,曾带领同学们抵制日货,上街游行。


  1923年,童第周考入上海复旦大学哲学系心理学专业,成为心理学家郭任远的助教,郭任远以启发式教学方法培养了他独立思考和勇于探索的能力,树立了他对科学实验的认识。当时叶慧伦、邵力子、陈望道等人都在复旦大学教书,是童第周的老师,也对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毕业后,他的大学老师蔡堡到中央大学任生物系主任,建议童第周去做他的助教。童第周从此进入了教育和科研领域。


  1930年,在亲友的支持下,童第周乘火车从上海经过大连、满洲里,穿越苏联,远赴比利时比京大学医学院留学攻读动物学博士。他找到第二国际的成员,校长布拉舍教授,希望得到他的指导,布拉舍对中国学生抱有好感,很快答应了童第周的请求。童第周积极参与实验室工作,尤其是关于青蛙卵的实验,以出色的技术和实验能力,成功地剥去了青蛙卵膜,这一壮举让他在欧洲生物学界声名鹊起,同时也为中国的生命科学事业争得了国际声誉。1931年暑假,童第周随比京大学医学院达克教授到法国海滨实验室进行海鞘实验工作,成功剥去了海鞘的卵子膜。


  在留学的同时,童第周亲历了国际时局的剧变。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他痛心于祖国的沦陷,积极组织中国留学生,成立了中国学生总会,发起了针对日本侵略的抗议示威。他的坚定立场引起了比利时政府的关注,因此遭到逮捕和审讯。在法庭上,他坚定地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反抗。


  远渡重洋,返乡救国


  1934年,童第周顺利通过答辩,获得了动物学博士学位。答辩后,达克教授希望他再等一年,写一篇论文,再得一个特别博士,但童第周认为,“要搞工作,应回祖国去搞!有成绩为什么要给别的国家”。于是,他在1934年怀揣着对祖国科技事业的热忱,毅然回到了中华大地。童第周回国后经蔡堡教授推荐到山东大学任教,领导组建了实验胚胎学研究室,开始实验胚胎学研究。


  抗日战争爆发后,童第周随学校内迁至四川万县。1938年山东大学解散,他先后在中央大学医学院、同济大学和复旦大学生物系任教。当时同济大学的工作条件比较艰苦,学校设备匮乏,为了购买显微镜,童第周不惜典当衣物,向熟人借钱。即便在这种条件下,童第周团队以蟾蜍和黑斑蛙作为实验材料,从研究纤毛运动入手深入讨论了胚胎发育过程中存在的重要问题——胚胎极性,为生物学家更好地理解生命起源和发展过程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李约瑟曾亲自到访童第周的实验室,对他在艰苦条件下取得的成就表示惊讶和赞叹。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童第周回青岛参加山东大学复校工作,并任生物系教授、系主任。抗战时期的混乱局面使得学校财政困难,师资力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流失,而童第周却选择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再度艰苦创业。1947年,山东大学学生不满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倒行逆施,爆发反饥饿、反内战运动,学生要求游行示威,面对复杂形势,童第周站在学生一边,参与了示威行动,与学生一同面对反动当局。


  童第周以其在生物学领域的卓越研究成果和独立见解,受邀前往美国耶鲁大学进行学术考察,他在耶鲁大学度过了长达八九个月的时间。1949年3月,新中国成立前夕,童第周拒绝了耶鲁大学的高薪挽留,克服了种种阻力,在迎接新中国成立的隆隆炮声中,再次回到了山东大学。


  峥嵘岁月,科学报国


  1949年,应中国科学院筹建小组邀请,童第周、曾呈奎抵京向竺可桢表达了在青岛建立海洋研究所的想法。1950年,中国科学院决定由童第周、曾呈奎、张玺三人筹建海洋研究机构,初步成立了海洋生物研究室。在童第周的领导下,海洋生物研究室进行了港湾有害生物的防治、海产生物的养殖以及海洋生物资源的调查等多方向的研究,海洋生物研究室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1956年,童第周等老一辈海洋科学家参与制定的“中国海洋综合调查及开发方案”作为国家重点科学技术任务之一,被列入国家《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和《1963—1972年十年科学技术规划》,为新中国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事业的发展制定了宏伟规划。童第周积极推动海洋研究所与其他院所的学术交流,先后与中国科学院生理所、生化所及苏联科学院细胞所等科研院所合作。在童第周的带领下,海洋研究所取得了一系列与国民经济建设、海洋国防建设相关的重要成果。


  20世纪50年代早期,童第周意识到可以将细胞核技术应用到鱼类研究上。他和科研小组于1963年在金鱼和鳑鲏鱼上成功进行同种内移核实验,并在同种细胞核移植的基础上进行了异种细胞核移植研究。1973年,童第周通过鲤鱼和鲫鱼间核移植实验,在世界上首次获得了具有繁殖能力且高产的鲤鲫移核鱼。童第周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细胞核移植技术应用到鱼类研究上的科学家,开创了我国克隆技术的先河,被誉为“中国克隆之父”。


  传道授业,启发后人


  童第周在教育事业上的卓越贡献令人瞩目。他将科研与教育紧密结合,以非凡的努力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科研人才,他的教育理念、教学风格以及对学生的悉心培养都成为中国教育的典范。


  1938年春,山东大学解散后,童第周受聘为同济大学教授。当时战争的阴霾笼罩,学校条件十分困难。他与学生共同努力,为生物系课程的开设付出了巨大努力。20世纪50年代,在山东大学党委的支持下,童第周领导建立了动物胚胎学教研室。童第周对科研人才的培养十分重视,他在山东大学提出要培养无脊椎动物胚胎学人才,他和夫人叶毓芬以及教研室的同事们合力编写了《无脊椎胚胎学》《脊椎动物胚胎学》《胚胎学技术》等教材。他在山东大学动物系组建了“胚胎专门化”组,为其他兄弟院校培养无脊椎动物胚胎教学人才,将其发展成为全国胚胎学人才的培训基地。他的讲课风格独特,总是从动态和进化的角度出发,结合自身科研成果进行论证,引导学生注重学术思考和科学实验方法。这种独特的讲授方式不仅使学生对每门课程有了完整的认识,更在学术思考和实践方法上有所启迪。


  童第周招收研究生和进修生,为我国的生物学界培养出一大批优秀学生,其中包括庄孝僡、张致一、曲漱蕙、李嘉咏、王浙、吴尚勤、严绍颐、秦鹏春、陆德裕等,这些学子不仅在发育生物学领域取得了成就,也在其他相关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


  童第周通过将学术交流与科研结合,积极推动学术合作,他非常重视学生的国际交流学习。1956年,当他得知中国科学院计划派科技人员去苏联参观学习时,他全力举荐学生去交流,为他们安排俄语学习班,还亲自在青岛中山路一家饭店为他们送行。通过童第周的努力,一批学生成功派遣到国外深造学习,促使中国发育生物学领域与国际接轨,也让我国培养的科研人才在国际上站稳了脚跟。童第周还推荐科学家到学校任课,接纳高等学校的老师到研究所进行合作研究,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科研的交流发展。


  童第周的人生旅途如同一部奋斗的史诗,记录着对科学的无尽探索、对祖国的深沉热爱,以及对事业的孜孜以求。无论是海洋事业、生物科学的研究,还是科技任务的规划,他始终将祖国的需要摆在首位,用无私的奉献精神服务国家,践行科学报国的信念,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愿效老牛,为国捐躯”的崇高信念。


责任编辑:周子章

童第周

科学家精神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