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魏亮:区块链让大数据流通既管得住又放得开
2021-10-22 09:33:18
文章来源
红星新闻

  在数字化的风口之下,我们应该如何以技术创新为牵引扩展数字融合的边界,激发出数字经济更深层次的潜能?10月20日,2021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开幕,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魏亮以《大数据牵引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助力服务美好生活》作主题演讲,分享了当前数字技术发展的前沿趋势。


  5G联通万物


  云计算使得大数据应用门槛不断降低


  “以5G为例,我国的5G在全球范围来看发展非常好,当前是5G开始阶段,我们在全球占有领先地位,我们近一两年来已经有超过3千个相应的应用,同时渗透率也超过了70%,我们的连接是千万级的,未来我们会有更多的连接,更多的应用,以及更高的渗透率。”魏亮介绍,现在很多新的技术可以由数据串联起来,我们通过5G把不同的万物,从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联,通过云计算使得大数据应用门槛不断降低,通过人工智能来分析海量数据,我们也通过区块链这样的技术可以使得数据共享更加安全、更加可信。大数据技术是最贴近数据的技术,所以在数据把整个新技术串起来这样一个前提之下,我们大数据将引领这些新的技术共同来服务我们的美好生活。


  当前有一个非常好的趋势,就是云数融合。通过云平台和大数据相融合以后,可以明显降低整个应用大数据的成本。通过把数据上云,整个计算框架也是在云上,数据库也在云上,这样在云数融合的环境下对大数据的应用可以不关注硬件、不关注环境、不关注具体的技术细节,可以关注算法来通过云数融合更好服务数字经济的社会。另一个趋势实际是数字融合,也就是说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相融合,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把整个大数据平台智能化,就是说大数据平台具备机器学习,具备人工智能的功能,这样可以更好支撑我们AI各种类型的应用。


  关注数字治理和大数据的融合


  区块链让大数据流通既管得住又放得开


  魏亮认为,人工智能和数字治理是能够相互促进、相互更好的支持我们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此外还有数据安全,我们不断的用新的安全的技术来服务我们整个数字经济,使得大数据流通既管得住又放得开,通过新的一些安全技术,可以使得整个数据是可用而不可见,同时数据使用可以得到明确的授权和赋权,这样各自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同时我们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使得数据变现方面能够在满足隐私要求的情况下,使得数据本身和使用价值相分离,在数据流通过程中同样也是应用区块链使得数据的流通能够打破数据孤岛,使得企业和各机构的数据价值能够得到最大化。应用方面我们当前可以看到有方方面面的应用,我们整个新的技术是融入工业、通信、互联网、金融等等领域,都是融合应用,把各个技术融合到一起,整个应用在我们生产生活之中。


  “举一个非常好的例子,相信大家在平时的出行中都在使用行程卡,实际上行程卡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大数据应用。”魏亮解读,大家在界面上看到的只是你在哪里,但实际上在背后我们需要综合使用整个通信大数据,16亿终端的一些数据,能够综合的应用,这样可以使得复工复产,使得一些疫情溯源,使得一些新的疫情防控方面的需求都得到满足。我们整个通信行程卡实际上已经有数百次的应用,数百次的访问。在7月份南京疫情期间已经到了峰值,到了每天2亿次查询的量,应该来说应用非常多。


责任编辑:杨梦婷

信息通信研究院

区块链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