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O教育背后的「区块链+教育」逻辑
2021-12-30 10:16:26
文章来源
新浪网

  当下,在线教育蓬勃发展,同时也面临数据壁垒、信息安全、信任危机等问题,一时间虚假广告、教学内容参差不齐、个人隐私泄露等乱象屡见不鲜。


  DAO(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即去中心化组织,作为一种基于区块链核心思想理念的全新的人类组织协同方式,能将组织的运作交由去中心化的区块链网络来执行,不受任何外部的个人、机构、政府甚至国界的影响,或将解决在线教育存在的弊端。当区块链技术和教育领域产生碰撞,也能让教育走向「DAO」,拓展学生个人学习的空间,并协助管理者进行更高效的教学管理。


  现如今,在线教育以各种教育机构为中心,其中教育机构可以控制课程内容、质量以及用户个人信息。对于利用在线教育进行终身学习的学习者来说,以教育机构为中心的在线教育机制,无疑在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个人信息管理方面给学习者增加了障碍。通过去中心化、透明化等做法,打造基于区块链技术的DAO在线教育模式,便能帮助学习者解决遇到的问题,让学习者的终身学习更高效。


  一方面,DAO在线教育模式呈现去中心化,不需要强大的中心枢纽,由节点决定中心,不受任何外部的个人、机构、政府甚至国界的影响。DAO在线教育模式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真实需求选择线上课程,而不是受制于平台或机构;学生同时还可以通过区块链的一个个节点,获取更丰富的课程资源。


  另一方面,区块链本身的透明化、数据不可篡改等特征,让在线教育机构的虚假信息无处遁逃,保护学生个人信息,降低隐私泄露的风险。


  现今,区块链所打造的DAO在线教育模式,已经在初步应用中得到较明显的成果。例如,Jane,伦敦一名30岁的初级数据分析师,通过DAO在线教育系统完成了她所感兴趣的计算机科学学习。Jane在一个由区块链技术支持的在线教学社区上参加了由英国和高等教育机构(HEIs)提供的开放在线课程,完成课程后便能获得电子证书。在这一教学过程中,Jane体会到了DAO在线教育的种种优势。


  其一优势是,在去中心化的教学模式下,Jane不仅可以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还能享受到海外机构的海量课程资源。由区块链技术支撑的在线教育系统可以智能推荐相关课程和工作,以及相似学习经验的伙伴。其二优势是,区块链本身的透明性和不可篡改性,保证Jane的个人隐私安全与相关权益。


  对于学生个人而言,基于区块链技术打造的DAO在线教育模式,可以减少在线教育弊端对个人终身教育的制约;对于教学管理者而言,基于区块链技术的DAO教学管理系统也可以打造教学管理助手,提高学校管理效率。


  例如,下图所示DAO教学管理系统中,学生可以自助参与学习活动,也可以与其他人一起参与小组项目,并由教师对他们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由学校行政系统为他们颁发证书。另外,学生的学习档案也会通过区块链技术,被保存在数据库中,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会保护好学生的个人信息,为企业提供真实的人才信息。除此之外,区块链还能为学习者构建DAO教学评价系统。学习者可以根据一定标准,在系统中对课程、教学资源、教师进行评价,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互评。以上信息都能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验证,减少信息存储成本,提高教学管理效率。


DAO式教学管理系统示意图,来源:oro.open.ac.uk


  不同于传统教学评价系统,DAO教学管理系统将区块链的优势运用到了教学评价数据存储环节。所有教学评价数据都存储在一个框架中,可以通过区块链对其进行智能验证。区块链透明化、数据不可篡改等特征,则为这些数据提供了安全保证,让教学评价更加公平、公正。


  目前国外的一些学校和教育机构已经开始尝试用区块链技术打造DAO教学管理模式。例如,尼亚政府与IBM尝试合作建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学历证书网络发布与管理平台,力图实现学历证书的透明生产、传递和查验;英国开放大学开发组合「微认证」(Micro-credentials)——通过区块链技术平台,将学生在不同教育机构修得的学分或成果进行组合,申请认可该组合模式的毕业/学位证书;墨尔本大学测试区块链学生的档案管理,通过一套全新的数字系统查看学生档案,利用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为企业提供真实的人才信息;未来教育研究所(IFTF)和美国高考(ACT)基金会提出的「学习即赚钱」(Learning as Earning)计划;索尼全球教育(Sony Global Education)宣布已在教育领域采用区块链技术,并已开发能够实现开放、安全条件的共享技术。


  虽然「DAO+教育」目前在我国还是一个较新的模式概念,但就区块链本身而言,相关的应用并不陌生。早在2016年10月,工信部颁布《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就指出「区块链系统的透明化、数据不可篡改等特征,完全适用于学生征信管理、升学就业、学术、资质证明、产学合作等方面,对教育就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区块链技术可以解决我国教育领域的许多痛点问题。


  例如,我国教育体系中,如果我们用区块链打造去中心化的分布式数据结构存储系统,可以真实完整地保存学生真实学习成绩,解决学生成绩造假或成绩记录错误的问题。再比如,我们可以利用区块链公开透明及不能篡改的特点,针对学术科研成果、图书作品、课件及课程视频资源等内容,建立一个学术维权体系,来有效保证学术工作者的权益。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优势,将教育资源分布式存放在不同的区块中,通过节点来进行资源传播共享,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目前,我国已经开始了对于区块链的学习、研究与实践应用。全国已有50多所高校开设了区块链相关课程,2021年我国还将有15所高校获批设置区块链工程专业。另外,区块链也备受国内各大企业的重视,例如智豆教育链,已经在进行「区块链+教育」的探索,尝试打造新型互联网教育模式。


  据国内研究指明,区块链技术有望在互联网+教育生态的构建上发挥重要作用,其教育应用价值与思路主要体现在六大方面:建立个体学信大数据、打造智能化教育淘宝平台、开发学位证书系统、构建开放教育资源新生态、实现网络学习社区的「自组织」运行以及开发去中心化的教育系统。


图片文字说明: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的互联网+教育新生态体系。图源:学术论文《区块链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模式与现实挑战》


  一是建立个体学信大数据。区块链技术在教育领域可以用做分布式学习记跨平台地记录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并永久保存在录与存储,形成个体学信大数据,有助于解决当前教育领域存在的信用体系缺失和教育就业中学校与企业相脱离等实际问题。用人单位招聘时,可以通过合法渠道合理获取学生的任何学习证据数据,用于精确评估应聘者与待招岗位间的匹配度,有助于实现学生技能与社会用人需求无缝衔接,有效促进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上的高效精准合作。


  二是打造智能化教育淘宝平台。区块链技术可以通过嵌入智能合约,完成教育契约和存证,构建虚拟经济教育智能交易系统。系统中各种服务的购买、使用、支付等工作全部由系统自动完成,无需人工操作,同时购买记录无法篡改、真实有效,所有的交易和合约数据都将被永久保存,实现资源与服务的全天候自动交易。此外,该交易平台还提供在线学业辅导和工具下载等服务,学习者可根据学习需求选择恰当的学习服务,包括一对一在线辅导、知识点精讲微课、难点习题讲授等,所有资源和服务均可依据学习者的个性需求实现自主消费。


  三是开发学位证书系统,解决全球性学历造假难题。当下,学历造假现象泛滥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而区块链技术,可以用于构建全新的学位证书系统,以实现学历信息的完整、可信记录。我们可以利用区块链去中心化的、可验证的、防篡改的存储系统,将学历证书存放在区块链数据库中,能够保证学历证书和文凭的真实性,这将成为解决学历文凭和证书造假的完美方案。


  四是构建安全、高效、可信的开放教育资源新生态。近年来,开放教育资源蓬勃发展,为全世界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提供了大量免费、开放的数字资源,但同时也面临版权保护弱、运营成本高、资源共享难等问题。而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有望成为解决上述难题的「利器」。区块链公开透明的特点,可以用于加强资源版权保护;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可以被应用到OER建设中,节省大量中介成本;利用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技术,促进资源共享……区块链的应用,可以推动开放教育资源向更高层次发展。


  五是实现网络学习社区的真正「自组织」运行。区块链与在线社区的结合,也是区块链技术在教育领域很有前景的应用方向。使用虚拟币提高社区成员参与度,形成社区智慧流转体系;保护社区成员智力成果,生成观点进化网络;净化社区生态环境,实现社区成员信誉度认证。区块链技术可以通过以上方式,优化和重塑网络学习社区生态,实现社区的真正「自组织」运行。


  六是开发去中心化教育系统,全民参与推动教育公平。当前教育体制的中心化形式下,政府机构或学校提供教育服务并进行认证,个人对某一特定学科的精通程度,仍需由受认可的大学颁发文凭或证书来证明,导致教育的管理权被学校和政府所垄断。利用区块链技术开发去中心化教育系统,有助于打破教育权利被学校或政府机构垄断的局面,使教育走向全面开放,形成全民参与、协同建设的一体化教育系统。


  DAO式教育的背后,是区块链与教育的碰撞与交融。利用区块链本身的特性优势,能够有效打造更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更方便管理者高效管理的去中心化教育组织形式。不论是对于区块链本身还是DAO,我国的研究与实践还处于探索阶段。我国国内教育能否呈现全新模式,让我们拭目以待。


  部分内容参考资料来源:《区块链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模式与现实挑战》,作者:杨现民李新吴焕庆赵可云


责任编辑:腾会言

DAO教育

区块链+教育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