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助力让电信诈骗无处遁形
2022-01-18 10:06:31
文章来源
长春日报

  原标题:区块链技术助力让电信诈骗无处遁形


  电信诈骗无孔不入,防不胜防。近年来,传统电信诈骗方式“升级”,披上了高科技的外衣。其中不少打着虚拟货币投资的旗号,并且借虚拟货币洗白,隐匿非法所得。事实上,此类电信诈骗并非完全隐身,应用区块链技术有助于相关部门追根溯源,实现源头治理,守住老百姓(47.650,-0.15,-0.31%)的“钱袋子”。


  涉虚拟货币电信诈骗侦办不易


  区块链技术自诞生之日起,就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匿名性等显著特点,依托区块链技术诞生的虚拟货币同样具备这些特征。不法分子正是利用了该特点,或以虚拟货币投资为幌子进行诈骗,或将电信诈骗资金通过虚拟货币方式洗白。


  记者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检索发现,与“虚拟货币”关键词相关的刑事案件文书有2400余篇,有相当一部分为电信诈骗案件。一些基层公安人员和法律界人士反映,与虚拟货币相关的电信诈骗案件侦办起来有三难:


  ——交易具有隐匿性,且难以形成完整的证据链。行业研究机构链法律师团队负责人郭亚涛认为,虚拟货币因其隐蔽性强、可以跨境流转等特点,近年来逐渐成为电信诈骗犯罪中常用的交易媒介。涉虚拟货币诈骗完全抛弃了传统电信诈骗的“四件套”(银行卡、手机卡、身份证及U盾),能够隐匿钱包拥有者的身份信息。


  ——交易平台多位于境外,调查工作面临挑战。处理涉虚拟货币诈骗案件需要相关交易所提供必要的信息和交易记录,当前绝大多数交易所都位于境外,公安机关在追踪、调证、定性等方面面临困难。


  ——诈骗分子日益专业化,反侦查能力强。虚拟货币诈骗团伙的头目中,有不少人文化程度较高,甚至有博士学位,且精通区块链技术,在诈骗流程设计上相当精妙。曾侦办过此类案件的警方透露,购买虚拟货币之后再卖出,就等于设置了一个物理隔离,没办法通过传统手段查询资金流或找到收款人。


  区块链反诈技术助力大案破获


  湖北省孝感市此前破获的一起案件,是近年来我国打击跨国电信网络诈骗行动抓捕犯罪嫌疑人最多、涉案金额最大的,颇具代表性。抓捕行动在菲律宾奎松市捣毁一个涉虚拟货币投资诈骗窝点,初步查明受害者约350人,核实涉案资金达1.2亿元。


  孝感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民警饶谦说,诈骗分子在境外自行搭建了一个虚拟货币交易所用来诈骗。“受害人开始肯定会赚几笔钱,当诈骗团伙不断加码后,受害人就将被宰割。”饶谦表示,当受害人将钱转入币商手中后,币商会将相应的虚拟货币转入诈骗团伙指定的钱包地址,而受害人看到的平台内涨跌只是诈骗团伙操作下的假象。完成了从钱到币、从国内资金到国外虚拟货币的转换后,他们会采用带单爆仓、重复交易(需支付高额手续费)、关闭平台3种方式,使受害人误以为自己投资失败。


  “这起案件中,诈骗团伙收到虚拟货币后,再通过境外交易所将虚拟货币兑换成外币,完成洗钱流程,这也造成了大量国内资金外流。”饶谦表示。


  面对巨量区块链数据及链上错综复杂的关系,抽丝剥茧确定嫌疑人并固定证据是关键。区块链专业反诈骗团队有了用武之地。


  例如火币集团旗下无极实验室及其自研的“占星”系统,专注于链上情报分析、安全攻防对抗及风控策略研究,助力区块链网络安全治理。“占星”系统已积累链上数据、安全情报数据及事件分析数据超过10亿条,可识别的地址数量超过1.5亿个,其中在实验室追踪并标记的恶意地址超过25万条,类型涵盖暗网、资金盘、杀猪盘等。


  据无极实验室负责人梁伟透露,在上述案件中,无极实验室团队成员利用“占星”系统,对警方提供的初步线索进行分析,得出多个归集地址,同时进一步跟踪到百余个关联地址,通过反复核验追溯,团队最终确定犯罪嫌疑人用来实现链上资产转移的主要地址,帮助警方厘清了上下线关系,成功锁定犯罪嫌疑人。


  提升区块链治理能力是关键


  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专家认为,区块链技术有成为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的潜力,立足技术突破,持续提升区块链治理能力,既能防范电信诈骗,也有助于推进基层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


  值得注意的是,区块链与虚拟货币之间不能画等号,要避免“谈区块链色变”。我国对与虚拟货币相关的非法金融活动监管力度加大,一些地方简单地将区块链技术和比特币归为一类,从先前对区块链技术跃跃欲试,写入地方发展规划,到如今唯恐避之不及。


  同时,可强化与民间技术力量合作,为侦破虚拟货币电信诈骗案件做好技术储备。无极实验室的区块链安全技术核心团队利用“占星”系统,已为全国多地警方侦破涉币诈骗、“洗钱”等案件提供了百余次协助。


  现阶段围绕区块链衍生出一系列骗局,正在形成一种新的金融犯罪趋势。加强与民间技术力量合作,可以为相关部门侦破案件提供有力支持。


责任编辑:腾会言

区块链技术

电信诈骗无处遁形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