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耿挺 殷倩
上海市科协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3月18日在上海科学会堂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市科协主席张杰作工作报告指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召开10周年。科协系统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深刻认识科技创新的战略先导地位,以自我革命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科协改革,切实履行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作用,把服务科技人才作为工作主线,着力促进科技创新、科学普及、科技咨询,在弘扬科学家精神、国际民间科技交流合作中发挥骨干作用。2025年,科协系统将如何诠释责任担当,谱写科协发展新篇章?让我们来听听参会代表的心声。
上海区块链技术协会会长王奕:
推动区块链技术
成为新质生产力核心底座
“上海区块链技术协会自2018年成立以来,在上海市科协的领导下,以党建为引领、以创新为核心、以发展为导向、以服务为根本,着力构建起有温度、有力度、有宽度的‘科技工作者之家’。”上海区块链技术协会会长王奕说,协会汇聚350多家企业会员,2000多名个人会员,150多位智库专家。多年来,通过人才筑基、标准引领、生态赋能,推动区块链技术从行业工具升级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底座,为上海打造全球数字科技高地注入创新元素和澎湃动力。
构造“有温度”的人才创新共同体
“协会积极对接广大科技工作者,举办年度活动、提供常驻服务,服务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王奕以一年一度的长三角区块链技术应用大赛为例,“通过公平公正的方法,以英雄不问出身的态度,让相关领域的科技工作者活跃起来。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只要有项目和案例,就可以参加大赛。大赛的评审专家不但懂技术、懂产业,还懂金融。这样既可以辅导企业成长,又可以减少企业的弯路。同时,如果是优秀的科技企业,还可通过赛道赢得金融机构青睐。而区块链技术在线评审,让打分和评审过程实现全过程可追溯。”
协会不仅通过大赛凝心聚气,还通过培育、认定、服务等多种方式优化人才生态链。作为上海市首批区块链职业技能认定机构,协会率先制定全国首个区块链技术人才评价标准,完成职业认定近3千人。2024年升级为社会评价组织后,推出“区块链架构师”“智能合约工程师”等高级人才认定,为企业提供精准人才画像。
协会组织开展上海市数字技术区块链职业技能竞赛,其中获奖团队研发的“区块链+供应链金融风险模型”被金融机构采用,促使中小企业融资审批效率提升60%。协会设立“未来世界·智行科普”项目,走进复旦大学、华为、蚂蚁集团等高校与企业,先后举办70余场研讨会,激发青年学子对区块链技术的热情。与紫竹高新、市北高新、临港集团等单位共建区块链生态基地,推动20项“区块链+产业”应用案例落地。
打造“有力度”的行业发展助推器
“在主动服务中,协会一直引领着行业标准,包括科技评价和技术推广产业应用。”王奕说,“作为科技社团,我们在科协体系下努力做好主责主业。”
目前,协会主导制定了《区块链技术应用指南》《数据可信通讯认证规范》等10余项团体标准,其中5项入选国家级标准案例库。依托全国首个区块链第三方科技评价资质,首创“技术成熟度、产业适配度、商业价值度”三维评估模型,累计完成项科技评价300余。经协会科技评价推荐的“区块链+司法”项目荣获中央网信办一等奖。协会深刻认识产业发展的根基在于社会化应用,在市北高新科技园区科协大力支持下,协会智库专家指导的“区块链+数字身份”“区块链+中药溯源”“区块链+碳足迹追踪”等十大解决方案成为有效示范,为产业升级提供技术支撑和实践经验。
协会以开源交流、开放合作为导向,在积极搭建产学研用协同网络的同时,一体推动中国区块链技术走向世界舞台。在第七届进博会上,协会以举办“科创中国·数字经济创新峰会”为契机,联合上海口岸联合会等13家单位发布《加快区块链技术应用倡议》,签署智慧口岸建设合作协议;现场促成“区块链+跨境贸易平台”落地,服务长三角200余家外贸企业。以“科创中国”新质生产力科技服务团形式深入广西,主动联接推动新能源等5大产业升级,促成科技企业与当地企业共建联合创新实验室。为助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互动,协会运用自身人才技术优势,推出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服务全国15000家中小企业、40多家金融机构。为拓宽国际视野,协会加大国际化步伐,创建长三角rwa加速器,联合香港web3.0协会、新加坡金融科技协会共建全球数字资产生态。
让区块链更接地气、更多赋能
“区块链非常热门,然而它似乎并未发挥出充分的商业价值。相关科普工作需要继续加强,通过区块链技术和产业落地的应用案例,让公众、产业、政府、金融进一步了解区块链。”王奕说,“协会多年来为政府部门提供了顶层的区块链架构和设计,但这些工作还不够。我们需要更接地气,让老百姓明白这项技术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数字游民时代到来时,我们不出门就可以创造更多财富。财富密钥可以拿到手中,既解决了安全问题,又解决了数字转换的价值问题,使生活更加便捷。”
“区块链并非单点‘自嗨’,更需要赋能产业和金融。”王奕表示,“在中国科协的支持下,我们成立了科创中国新质生产力服务团。我们要充分利用这支团队,采用技术推广和产业引领的方式形成有效闭环。”
下一步,协会将持续建设上海数字科技人才库,打造长三角人才蓄水池;联合上交所“新启航”平台提升科技评价能级,助力科创企业上市;构建跨境数字身份互认体系,深化全球数字资产合作。
来源:上海科技报
上观号作者:上海科协
区块链技术
生产力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