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图片加载失败
  2. 发现网>科技 > 正文
深圳机器人行业 “疫”境中迎来刚需
2020-05-19 08:59:03
文章来源
广州日报

  在这次全民抗疫的战争中,来自深圳的防疫机器人表现很抢眼,频频成为新闻热点。疫情之下,智能机器人投身一线成为“防疫战士”,承接了送药送餐、消毒清洁、诊疗辅助、安防保障等关键功能。因机器人能有效阻断“病毒人传人链条”,机器人在“非接触式”场景中的需求呈爆发式增长。

  

  2003年SARS催生了互联网时代,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会不会加速推进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为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打开新空间呢?据深圳机器人行业协会近日披露,受疫情影响,对机器人企业造成的最大影响为市场拓展困难, 但同时给机器人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机器人参与“防疫战”不仅给机器人产业一个绝佳的练兵机会,同时,也让大众更真切的了解机器人在“少人化,无人化,智能化”等特殊场景的重要作用,为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

  

  战功显赫:

  

  “机器白衣战士”投身抗疫一线

  

  记者从深圳机器人协会了解到,有更多深圳的机器人企业投身一线,机器人在此次抗疫一线发挥了多维度的功能,尤其是在巡检、测温、消毒、配送、诊疗辅助、教育等场景,凸显其在阻断交叉感染和远程作业的优势。

  

  在防疫机器人方面,优必选三款防疫机器人驰援深圳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深圳三院,担负体温检测、消毒、杀菌、疫情宣传和导诊等任务,守护奔赴一线的逆行者。比如在深圳三院的发热门诊,这里要每天安排6班工作,4小时一班,每班2~3个护士,医护人员不仅工作强度大,更面临随时可能被感染的风险。在发热门诊上岗的室内测温巡检机器人AIMBOT(智巡士),可以在室内环境中执行体温异常监测、口罩佩戴识别、人流密度监测、防疫播报、环境消毒灭菌等任务,大幅减轻了护士们的负担。

  

  这样的机器人在深圳不止优必选一家,其他比如中智卫安与深圳科卫联合捐赠15台硬核防疫机器人驰援6所深圳医院战“疫”,从体温探测、药品配送、智能挂号、问诊引导、清扫消毒等方面,助力深圳医疗系统疫情防控。高仙机器人助攻“病毒清洁战”启动医用清洁专用机器人研发, 更有效地进行病毒消杀,免费提供清洁机器人,供给有需求的医院作自动消毒使用。

  

  在配送机器人方面,普渡科技研发的送餐机器人“欢乐送”成为媒体报道的明星机器人,代替医护人员送餐、药等物品,减轻人手紧缺的情况,实现免接触式配送。已在广东、浙江、北京等地的100多家医院和隔离点提供了服务。

  

  同样,擎朗送餐机器人在战“疫”初期就进驻一线,负责配送餐食、生活用品、医疗用品等,服务范围湖北、广东、浙江、河南、湖南、江苏、四川、陕西、上海、北京、天津、重庆等10多个省市,涉及近50个医院和隔离点。

  

  达闼科技5G智能机器人应用医院复杂场景,代替医护人员完成远程看护、测量体温、消毒、清洁和送药等工作,减少人员交叉感染。

  

  机器人背后:一碗泡面写1000行代码

  

  这些战斗在一线的机器人背后,还有一群机器人工程师的故事。不久前,深圳团市委就在市政府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提到了青年工程师“一碗泡面写1000行代码”的精神。

  

  “一碗泡面写1000行代码”是防疫辅助机器人“航航”背后的研发故事。“航航”是智慧型防疫辅助机器人,可以在医院服务大厅、住院病房为市民提供7×24小时的专业疫情防控信息查询,疫情防疫相关政策的宣传、普及等服务。同时,可在无接触的情况下,查看病人电子病历,影像资料,调取检查报告、安抚病患情绪,自动巡查病房等。目前,“航航”已投入一些医院使用。

  

  这款能说能唱的“航航”,来源于航天工研院的孵化企业深圳航天科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它的诞生只花了一周时间。机器人战“疫”青年突击队(由共青团深圳市委组建的青年队伍)的11名队员,经过反复调试,最终在一周内写出了疫情防控模块,研发出防疫辅助机器人“航航”。

  

  青年突击队员们将专业医院的准确资料和防疫科普信息录入到数据库,根据不同情境的问题,设置30到50个答案。根据最新统计,“航航”的代码已经有5万行。

  

  “疫”境求变:机器人产业走到“刚需”

  

  挑战总是与机遇并存的。机器人能在这次疫情中走上抗疫一线,也是得益于深圳这几年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记者从深圳市机器人协会了解到,深圳市机器人企业的个数,从2017年的594家增加到2018年的649家,机器人工业总产值从2017年的1035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1178亿元,同比增长率为13.82%,总产值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机器人在深圳已经是千亿级的产业规模。

  

  深圳市机器人协会秘书长毕亚雷表示,疫情让深圳的服务机器人产业从锦上添花走到“刚需”。机器人行业有望借着这次抗疫的机会,在解决医护人员诊疗过程无接触的应用需求中,如医院社区物流配送、餐饮服务等,找到机器人行业新的突破与机遇。同时,这次抗疫给我们服务机器人行业及人工智能行业协同合作,带来很大的希望与机遇。

  

  对于未来,毕亚雷表示:“期待深圳机器人行业未来能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及创新。与科研学院专家一起,触类旁通,从抗疫的需求衍生到未来商业、社会、产业的需求,找到更多发展的机会,将自己的产业及时提升,壮大机器人这一典型的新兴产业,为机器人行业蓬勃发展注入新动力。”

  

  行业观察:无接触式服务成为新趋势

  

  奥比中光是全球领先的AI 3D传感技术方案提供商,其已申请3D传感专利数超500项,比肩苹果、微软,位列3D传感细分行业全球前三。该企业高级战略BD总监彭勋录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对机器人行业带来了机会与挑战。

  

  首先是机器人的需求大幅增加,配套的传感器出货递增,医疗康复、配送物流、餐饮零售等领域大量的无人值守及服务岗位释放需求,机器人供不应求,对配套的零部件需求也逐渐递增。其次,各种应用场景的加速落地,让大众得以真实感受机器人的重要性。机器人参与“防疫战”不仅给机器人产业一个绝佳的练兵机会,同时也让大众更真切的了解机器人的重要作用。再次,让大众认识到服务自动化、智能化的工作效果,与人工是无法相提并论的。但是疫情期间,无论是配送,消毒,送餐机器人基本上都是在原有基础上改装,只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自动化,移动场景需要预先设定,适用环境相对有限。

  

  奥比中光副总裁孔博表示,预计接下来机器人市场空间将会实现爆发式增长,存量市场上原有的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需求量会增加,增量市场上出现了消毒机器人、测温机器人等新的应用场景。机器人替代人类处理重复性工作、提供无接触式服务,也许会成为新趋势。

  

  记者手记:

  

  今后人们可接受机器人的“服务”

  

  “变形金刚”!这是记者报道采访深圳机器人一线抗疫情况时,觉得最形象的一个词。各类机器人就像“变形金刚”一样,发挥自己的特长“变形”成适应抗疫战场的战士——送餐机器人变身“病房护士”、迎客机器人变身“分诊台护士”、巡防机器人变身“医院安保人员”……

  

  这一切当然是因为粤港澳大湾区长期以来在机器人产业上的积累和沉淀,如全球机器人“四大巨头”布局大湾区、深圳机器人产值突破千亿元等,这次疫情带来的需求恰好一下点燃了多年积累的“薪柴”。

  

  在某次采访服务业机器人论坛时,有两个观点让记者印象深刻。一个观点是服务机器人大发展需要一个爆点,这个爆点可能是某种机器人,也可能是某种应用场景;另一个观点是制约服务机器人发展的瓶颈,不是技术而是人们的观念(接受程度)。这次疫情,恰恰给服务机器人提供了一个“刚需”的应用场景,让机器人有一次集中展现的机会,成为改变人们观念的一次契机。


责任编辑:谢鑫蕊

深圳

机器人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