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图片加载失败
  2. 发现网>科技 > 正文
朱有勇代表:让林下经济成山区特色产业
2021-02-25 10:22:45
文章来源
科技日报

  2月20日,科技日报记者接通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电话时,他正准备第二天下乡的事。

  朱有勇下乡的地点位于澜沧江畔的云南省澜沧县蒿枝坝村。

  2015年,精准扶贫的战役在中华大地铺展。朱有勇所在的中国工程院结对帮扶云南省澜沧县。

  “大部分院士都是七八十岁的老同志,到那么远、那么偏僻的地方扶贫。”刚满60岁的朱有勇主动站出来,“我年轻,我来干!”

  这几年朱有勇每年有100多天待在村子里,这让他有了“农民院士”的称号。

  2020年,朱有勇以全国人大代表的名义,提交了关于发展林下中药材生产的建议。这个建议,来自朱有勇多年的科技扶贫工作积累。

  云南是三七的重要产地。但种植一茬后,连作障碍严重,短时间内不可再种,这也让三七种植的土地资源问题越来越严峻。

  澜沧境内有20万亩退耕还林后种植的思茅松林,针对雨林山岭区的森林资源,朱有勇和团队把林下生态环境与三七生物学特点相耦合,创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林下有机三七技术体系。基于作物之间相生相克理论,只需加以适当的人工干预,就可以不用一滴农药解决三七易生病、不能连作等难题。一茬三七收获后,土地没有受到化肥、农药的污染,可轮种其他林下药材,如黄精、重楼等。

  2020年是脱贫攻坚时间表上的最后一年。在这个特殊的年份递交建议,朱有勇有自己的考虑:要实现脱贫不返贫,得让脱贫和乡村振兴无缝对接。目前贫困地区主要地处山区,山区最大的资源就是森林。这几年国家抓生态文明建设,农民不能砍树了,将林下资源开发出来,让林下经济成为山区特色产业。

  “如果这个工作做好了,对广大贫困地区特别是比较贫困的山村的发展,会有比较大的促进。”朱有勇认为,这份建议在全国具有推广意义。

  建议提交后,受到了栗战书委员长高度重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国家卫健委组织实地考察,并抓紧落实相关措施。

  朱有勇在电话里告诉记者,发展林下经济不能一蜂窝地上,今年自己的主要工作是推动建议落地,比如哪些山林可以做、哪些不能做;林下中药材推广控制在多大范围合适;除了三七,还能种哪些中药材;制定林下中药材国家标准……

  “还有很多具体的工作要做。”但在朱有勇看来,通过人大代表提交建议这个渠道,很好地解决了乡村振兴所需要的关键技术问题和产业发展问题。

  科技扶贫不是一两个成果,而是一系列成果的推广。

  冬季马铃薯优质高产新技术是朱有勇和团队的另一成果。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朱有勇曾走上人民大会堂“代表通道”,手举一颗澜沧产的冬季马铃薯向中外媒体展示,脸上是掩饰不住的激动和自豪:“这是开春之后全中国最先上市的新鲜土豆。这个季节北京吃到的土豆丝,5盘里有4盘是我们的土豆做的。”

  2020年春天,由于疫情,线下传统的销售渠道没有完全恢复,当地有大约700吨土豆等待销售。2020年4月7日,朱有勇像往常一样,戴着草帽、穿着胶鞋来到基地挖土豆。不一样的是,他走上“云端”,开始在电商平台直播卖土豆,当天挖出的25吨土豆销售一空。

  一顶草帽、一身迷彩服,朱有勇的科技扶贫故事仍在继续。对他来说,山区群众过上好日子,比拿多大奖、给多少钱更让他高兴。

责任编辑:陈康利

林下经济

山区产业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请联系本网。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