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艺术众家议】
作者:单雯(国家一级演员、第29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
一座大型剧院满座不过两千余人,而一段百万播放量的戏曲视频,通过数字网络辐射的人数相当于500座大型剧院的观众体量。庞大的观众体量下,大数据能够带来直观的、即时的反馈,在网上,无论你是梅花奖得主、国家一级演员,还是业余票友,观众一旦对表演有意见,便会在评论区直抒胸臆,甚至毫不留情地关闭视频。这些不留情面的反馈,虽严苛却对创作十分宝贵。
作为一名昆曲演员,近年来我愈发深切地感受到,科技的力量与网络的广泛覆盖,为戏曲艺术披上了一层璀璨的现代光芒,使其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新风貌。从线上直播带来的沉浸式观赏体验,到新媒体平台上丰富多彩的二次创作与演绎,再到借助声光电技术与AI创新实现的舞台互动探索,戏曲艺术与数字技术的紧密融合,不仅推动了戏曲艺术表现形式的不断创新,更为戏曲舞台增添了新的视觉享受,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了解并爱上戏曲这门传统艺术,古老的戏曲剧目也因此焕发新生。
当迅猛发展的数字科技被戏曲利用,最先带来的是戏曲观众数量的爆炸式增长。互联网的普及使戏曲得以突破时间和地域限制,借助网络直播、视频分享平台等媒介,轻松跨越千山万水,触达全国乃至全球观众。这一转变不仅极大地拓宽了戏曲的传播范围,还吸引了更多的观众,特别是年轻群体,从而显著扩大了戏曲的影响力。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网络了解戏曲、爱上戏曲。在短视频、直播平台上,很多戏曲演员粉丝数达百万级别。更有热心戏迷自发上传戏曲表演视频,如我主演的昆曲《牡丹亭》,其播放量已突破百万。网络平台让“圈外人”领略了最原汁原味的戏曲,许多未曾接触过戏曲的年轻人赞叹传统艺术之美,而资深戏迷则能在此深入品味戏曲的唱腔与表演艺术。无论观众的兴趣点在哪里,戏曲艺术能够突破界限,深入大众尤其是年轻群体的生活,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新起点。试想,一座大型剧院满座不过两千余人,而一段百万播放量的戏曲视频,通过数字网络辐射的人数相当于500座大型剧院的观众体量。如此庞大的观众基础与流量,无疑为我们的戏曲艺术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使其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绽放光彩。
庞大的观众体量下,大数据能够带来直观的、即时的反馈,启发戏曲艺术创作。无论是直播还是视频,后台都可以详细记录统计数据,如完播率、点赞数、收藏数、评论数和转发数等,甚至观众群体的年龄、地域分布等信息也一目了然。大数据还能通过弹幕等形式,实时捕捉观众在观看过程中的情感反应,了解他们对剧情发展、角色塑造、音乐唱腔等方面的即时评价。以往,在剧场中观剧时,即使观众不喜欢表演,出于剧场礼仪和朋友情谊的考虑,他们往往不好意思中途离场,剧终后仍会热烈鼓掌。因此,演员在剧场得到的反馈很大程度上经过了美化。而在网上,无论你是梅花奖得主、国家一级演员,还是业余票友,观众一旦对表演有意见,便会在评论区直抒胸臆,甚至毫不留情地关闭视频。某种程度上而言,大数据的统计结果不留一点儿情面,但正因如此,我们的创作可以收获更加真实的反馈,这些不留情面的反馈,虽严苛却对创作十分宝贵。
除此之外,互联网大数据还能通过对观众的历史观看记录、社交媒体互动等进行深入分析,挖掘观众的审美偏好,直观地呈现出他们的喜好与期待,这有助于戏曲创作者和表演者更加准确把握观众的兴趣和市场动向,从而创作出大众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吸引力的作品。具体而言,大数据能够通过弹幕等形式实时捕捉观众在观看过程中的情感反应,了解他们对剧情发展、角色塑造、音乐唱腔等方面的即时评价。例如,有些评论会提到仪态和动作非常贴合角色,那么演员就需要保持下去;有些观众会认为表演少了几分韵味,这就需要我们有所反思,是否与当天表演状态不佳有关,以及如何通过动作神韵去丰富情感表达,或增加表演的“留白”,以获得观众认可。
在数字科技的推动下,网络上技术与艺术实现了深度融合。互动弹幕让观众得以参与视频,他们发送的弹幕直接显示在屏幕上,成了作品创作的一部分;戏迷们利用现有技术手段,对我们的作品进行画质提升、音质优化、混剪创作等。许多粉丝还会在视频平台上发布多种类型的二次创作作品,比如将昆曲演员的表演混剪,并配以流行歌曲作为背景音乐,这使得戏曲艺术对广大观众而言更加亲近易懂,有时看到精彩的剪辑,我也不禁连连赞叹。还有些视频添加了唱词解析字幕,被网友们戏称为“扫盲”片,这样年轻人不会因入门太难而感受不到传统文化的魅力,甚至他们还会分享自己对某个词句的理解,形成了和谐的观赏与交流氛围。如果说我们演员的舞台表演属于二度创作,那么我认为网络戏曲观众的这些创作完全可以称之为三度创作。这些网络戏曲作品打破了创作者与观众之间的界限,使这门艺术更加多元化,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戏曲的表现形式,也使其更贴合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除了戏曲在网络上的展示,数字科技还催生了一些不同于传统舞台艺术的新型戏曲艺术形态。借助VR、AR、AI、动作捕捉等技术,许多充满科技感、现代感的戏曲作品应运而生。在我演出的昆曲《1699·桃花扇》中,高科技的舞美灯光设计已能营造出水波荡漾的视觉效果,生动再现了秦淮河畔波光粼粼的景象。数字技术还能帮助我们重塑戏曲人物形象,例如,技术人员通过AI技术提取昆曲大师俞振飞先生录音中的声音特征,模拟他的音色和唱腔演唱《月亮代表我的心》。此外,AI还修复了许多经典戏曲剧目,呈现出高清的传世佳作,让观众能在老一辈艺术家细腻的表演中领略传统戏曲的魅力。
十八年前,创新的《1699·桃花扇》吸引了一大批从未接触过昆曲的观众走进剧场,无数观众在领略昆曲魅力后,被传统戏曲文化深深吸引。对于艺术而言,创新是永恒的生存法则,数字科技无疑为戏曲创新提供了强劲的助力。如今,戏曲人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为观众带来戏曲的“焕新”体验。
当然,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在享受数字技术为戏曲带来的益处的同时,我们也应坚定不移地守护艺术的纯粹与根本。对于戏曲演员来说,扎实掌握四功五法、唱念做打等基本功是立足之本。即便互联网浪潮让传统戏曲获得了空前的关注与流量,演员们也应不忘初心,持续提升演技,精准捕捉角色情感,将戏曲功底视为艺术的生命线。而对于舞台美术及其他创作者来说,在利用科技手段为传统戏曲注入新活力的过程中,必须保持敬畏之心,不轻易改变戏曲表演固有的程式化与写意精髓。唯有如此,才是吸引观众真正热爱戏曲的“王道”。
(光明日报记者 李晋荣 光明日报通讯员 李方漪 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2024年10月09日16版)
传统戏曲
数字科技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