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雄安新区、杭州、苏州三地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首批创新应用(项目)对外亮相。三地各落地5个创新应用,项目申报主体包括商业银行、科技公司等。《中国银行保险报》观察到,“多元融合”是三地首批落地创新应用的普遍特色。
雄安新区试点首批参与机构有工商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渤海银行等大中型商业银行,有工银科技、中国雄安集团数字城市科技、国网雄安金融科技等科技公司,还有以国网征信为代表的企业征信机构和以联通支付为代表的非银行支付机构,创新主体种类多、数量多。据悉,雄安新区探索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征迁安置、建设资金拨付等场景,实现金融业务流程链上管理,提升拨付准确率、安全性和透明度。
苏州市试点公示的5个创新应用中,涉及商业银行、征信机构、清算机构、科技公司、科研院所等申报主体,落地项目涵盖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多种新兴技术,发挥多元主体协同优势,提升技术驱动创新能力。
在杭州市试点中,首批创新应用项目主体,除商业银行和科技公司之外,还包括一家物流企业——传化公路港物流。据悉,杭州首批创新应用项目将发挥杭州金融科技业态先发优势,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卫星遥感等技术,赋能农村金融、智能银行、跨境电商融资等领域。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杨涛认为,从目前落地项目试点的城市来看,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具备较好的金融科技产业基础、地方金融监管能力、参与创新试点的积极性。此外,项目试点还被赋予了更多的价值追求,如在金融供给侧改革的总体战略下,促使金融科技创新更好地应对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矛盾。“应该说,这项试点改革已经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发展轨道,未来将会给整个金融体系改革升级提供重要的参考经验。”
此前,北京、上海、深圳、重庆等地已先后落地首批创新应用项目。随着此次三地同日落地,已公布首批创新应用的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已扩大至7地,项目试点落地进一步提速。
金融科技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请联系本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团结湖北街2号11幢206
邮编:100020
京ICP备05049267号
京ICP备0504926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063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