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我国科技领域有哪些重大进展?一起来看
2020-10-23 17:03:51
文章来源
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10月21日,国新办举行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布会。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会上介绍,“十三五”期间,全国科技界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加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坚持扩大科技开放合作,创新体系更加健全,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王志刚表示,过去五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1.42万亿元增长到2.21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2.06%增长到2.23%。基础研究经费增长近一倍,2019年达到1336亿元。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翻了一番,2019年超过2.2万亿元。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显示,我国排名从2015年的第29位跃升至2020年的第14位。整体上,我国科技创新实现量质齐升,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谈及基础研究领域取得的进展,王志刚说,“十三五”期间,我国大幅提升基础研究投入,持续加大中央财政支持力度,通过政府引导、央地联动、税收杠杆等方式推动地方企业和社会力量更加重视基础研究投入。我国基础研究投入从2015年的716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1335.6亿元,年均增幅达到16.9%,大大高于整个全社会研发投入的增幅。2019年的基础研究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历史上首次达到6%。

  

  王志刚进一步介绍,“十三五”期间,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开放共享,部署建设了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了500米口径的球面射电望远镜、散裂中子源等一批“国之重器”,支持建设了20个国家科学数据中心,31个国家生物种质和实验材料资源库,98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推动科研设施和仪器开放共享。4000余家单位、10.1万余套大型科学仪器和80多个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纳入了开放共享的网络。

  

  谈及高新技术领域的成果,科技部高新技术司司长秦勇在会上介绍称,“十三五”期间,通过加强高新技术的重点布局,在新能源汽车、移动通讯、第三代半导体、新型显示等领域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有力地引领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在新能源汽车方面,通过在电池、电机和电控方面的重点研发布局,促进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使我国在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上连续五年居世界第一。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总保有量超过了400万辆,占全球50%以上。在移动通讯方面,实现了5G技术的领跑,5G核心专利数占世界第一,并率先实现了5G商用,目前我国5G基站数已经超过60万个,用户数已经突破1.1亿。在新型显示方面,通过大力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发展,使我国新型显示产业整体竞争力得到了快速提升,2019年我国新型显示产业销售超过3000亿元,产业规模居全球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十三五”期间,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更加强化。据科技部战略规划司司长许倞介绍称,2019年,有507家中国企业入围国际组织认定的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这507家企业集中在无人机、电子商务、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通信等现代高新技术领域,2019年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达到了22.5万家,比2015年增长了1.8倍。企业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我国的国际PCT专利申请量从2015年的3万件,增加到2019年的5.9万件,跃居世界第一。

  

  “企业的成长也离不开科技与金融的结合,过去的五年,科技金融快速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提供了强大的外部资源,截止到10月14日,我国已有183家科技型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占173家,资本市场与科技企业形成了良性互动和相互支持。”许倞说。

  

  “十三五”期间,我国在国际科技合作上取得了哪些进展?对此,王志刚介绍称,一是打造全方位、深层次、广领域的科技开放合作格局。目前,我国已经与161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签订了114个政府间的科技合作协定,并且这种协定都有相应的机制来保证,也参与了涉及科技的200多个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二是积极参与并牵头组织实施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在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国际大洋发现等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中,积极承担项目任务,深度参与运行管理。三是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已经累计支持8300多名各国青年科学家来华工作,培训学员18万人次,启动建设33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与8个国家建立了官方的科技园区合作关系,建设5个国家级的技术转移平台,启动了中非科技创新合作中心,在联合国南南合作框架下,建立了技术转移南南合作中心,基本形成“一带一路”技术转移网络。


责任编辑:刘悦

“十三五”

科技领域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请联系本网。

  • 京ICP备05049267号

  • 京ICP备05049267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063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