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批移动金融APP备案名单发布 中邮消金等在列
2020-11-02 10:35:41
文章来源
华夏时报

  华夏时报记者徐晓梅 北京报道

  

  第四批通过移动金融App备案的名单正式发布。

  

  10月27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第四批61款通过移动金融APP备案的名单,涉及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持牌消费金融等,中邮消费金融、盛银消费金融、随行付、度小满支付、重庆富民银行、亿联银行等位列其中。

  

  自从央行于2019年12月初发布《关于发布金融行业标准加强移动金融客户端应用软件安全管理的通知》(银发〔2019〕 237号)(下称《通知》),中国互金协会便承担起移动金融应用客户端软件(以下简称客户端软件)实名备案工作。2020年5月19日,中国互金协会发布第一批成功备案的移动金融APP,截至目前,已经发布四批通过移动金融APP备案的名单,累计涉及移动金融APP 202款。

  

  这些移动金融APP备案的目的是,为了“证明没有泄露客户隐私、符合客户隐私保护条款等。”备案的流程包括首次发布、重大变更、一般变更或紧急变更、注销等不同情形,已经上架的移动金融APP需要进行安全修复,相关数据显示,约90%的移动金融APP需要完善对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规范等。

  

  一位从业人员对本报记者表示,“实际上,无论是工信部对APP的整治还是《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征求意见稿的发布,归结于一点都是为了更好的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

  

  从监管最近的诸多动作不难看出,个人信息保护是接下来工作的重点。

  

  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金融APP给用户带来了便捷的金融服务,也是用户获取金融服务的主要渠道,但其衍生出来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日渐凸显,而且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今年央视的“3·15”晚会再次提到了手机APP违规收集个人信息等问题,在其提到的50多个违规收集信息的APP中,金融类就超过40个。

  

  虽然此前工信部给数百家存在问题的企业发了整改涵,甚至下架了部分APP,但侵害个人隐私的APP仍屡见不鲜。而且移动金融APP和其他APP不同,它有着大量的敏感信息,包括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姓名、关系、账户资金等情况,一旦泄露可能会掉进诈骗、“夺命”连环Call、银行卡盗刷、套路贷等陷阱。

  

  移动金融APP要求备案后,就有了相应的规则和流程,跟着监管地调子一步一步走,能够更好的保护用户地个人隐私。

  

  一位资深分析师对本报记者称,对于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来说,移动金融APP需要一个多方监管的过程,而且在APP整治和备案并行的情况下,移动金融APP的监管将逐渐走向深水区。

  

  上述《通知》也要求,金融机构应该从提升安全防护、加强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提高风险监测能力、健全投诉处理机制、强化行业自律五方面进行管理规范。

  

  另外,本报记者注意到,目前已经备案的移动金融APP主体多是银行,而且从大银行逐渐推广到中小银行和城农商行,支付机构、保险、小贷、持牌消费金融等也是移动金融APP备案的重要主体。


责任编辑:刘悦

移动金融

APP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请联系本网。

  • 京ICP备05049267号

  • 京ICP备05049267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063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