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金融科技被“没有系统”的金融监管,牢牢实实地系统监管起来了。
进入11月份,多项针对金融科技的强监管政策纷纷落地或征求意见,而激起千层浪的演讲,也在第一时间得到了监管层和官方媒体的强烈回应:央行、银保监会昨日均就金融科技的风险刊发文章,官媒也纷纷进行评论。
除了近日如“周矍铄”等发文直指金融科技风险问题以外,今日经济日报发布评论则瞄准“更名”,剑指硬往数字科技等概念“蹭”等现象进行抨击,称这“难免有妄图游离于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办法之外的嫌疑,甚至还意图要享受真正科技企业上市才有的‘市梦率’高估值、高股价、高融资额。”
“金融科技本质仍然是金融服务,那么就要受到金融的监管。”一位金融业内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从这两日监管的频频发声不难看出,金融科技也即将迎来最强监管。这意味着此前一些金融科技公司的监管套利路径在未来将无法继续。
在强监管之下,曾一度被市场看作是香饽饽的金融科技股未来还会香吗,会否即将上市的金融科技巨头股价有所影响?
姓“金”还是姓“科” 更名救不了金融科技
“这些企业很聪明,他们还是用金融挣钱,却享受着科技公司的市值。”一位金融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不是说更名为“科技”、“数科”就不具有金融属性了,这还要看实际业务是否涉及金融,如果涉及就应该被监管起来。
实际上,与此前从互联网金融更名到金融科技不同,这场始于2018年的“更名运动”,一直以来也被市场诟病有“规避监管之嫌”。不过,也有市场人士认为,更名势在必行,而且这才仅仅是第一步。
“更名更加适合这些金融科技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更加迎合监管的要求。”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涛(博客,微博)向财联社记者表示。
在此前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实施金融控股公司准入管理的决定》中显示,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不得在公司名称中使用“金融控股”、“金融集团”等字样。也就是说,这些金融科技企业在没有取得牌照之前,不可以再以“金融”自居。
然而,这些金融科技公司更名之后,并不意味着可以规避金融行业的监管。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文认为,虽然在组织构架上的调整仍然需要时间去稳步推进,但这些互联网巨头并不会轻易放弃金融板块。单纯做科技,营收跟利润增长空间还是比较有限的,本身金融还是最赚钱的,所以从盈利角度来看,各家都不会放弃这一点,有一些公司甚至还要依靠金融业务盈利。
实际上,不同于其他科技企业,金融科技公司即便是转向了科技企业,也无法脱离金融的本质。一位金融科技公司从业者向财联社记者表示,金融科技不仅仅需要科技,还需要通晓金融相关领域,这也是金融科技公司普遍持有诸多金融牌照的原因之一。
“如果不懂金融,科技无法与金融衔接,这样的金融科技也无法持续。”上述人士直言,单纯靠卖系统、卖流量就能生存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今的金融科技则更加讲求与金融机构合作共赢,互为生态。
不过,这也带来另外的问题:在金融与科技界限越来越不清晰之下,金融科技盈利占比重,科技与金融也就无法十分明确地分辨出来。
“比如联合贷款模式,说它是金融业务可以,是科技服务业务也行,这一界限其实并不明晰。”中关村(7.58 +0.80%,诊股)(000931,股吧)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此前在财联社直播节目中表示,在金融控股公司的办法出炉之前,这些金融科技巨头的监管一直处于空白,但其实仍是金融就必将迎来与金融机构同等级的监管。
带上“紧箍咒” 金融科技即将被“系统监管”
如今,金融科技正在被系统地监管起来:金融控股公司相关监管办法的落地实施,将对大型金融机构交叉风险进行监管;而刚刚落地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则也将金融科技,尤其是支付、大数据等领域着重提出。而昨日的网络小贷管理办法的征求意见稿,则又在金融科技公司重点业务上进行了监管。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这些监管措施并不仅针对于金融科技企业,但是其对这一行业的影响却十分深远。以网络小贷管理办法为例,在昨日的征求意见稿出炉之后,业界就直言遭遇强监管。原则上不跨省、联合贷款最低出资三成等控杠杆要求,让不少金融科技公司叫难。
不仅如此,针对金融科技,央行近日也发布了《金融科技创新应用测试规范》、《金融科技创新安全通用规范》、《金融科技创新风险监控规范》等三项金融行业标准,这意味着未来监管也将从技术层面对金融科技进行监管。
而在金融消费者保护法落地之后,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局长郭武平昨日也发文称,未来将强化金融科技公司的风险管控,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司法,防止赢者通吃,“店大欺客”,侵害消费者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同时,加强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的持续监测,依法将金融活动全面纳入监管。
实际上,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未来监管或将更加严格。
“从监管模式看,以分业监管、机构监管为主的模式,存在监管空白和监管漏洞,对跨市场、跨行业、跨领域的交叉性金融风险防范不足。从监管对象看,存在非对称监管现象,对非金融机构从事金融的行为监管偏少、偏软。”董希淼认为,未来应坚持对称监管,通过改进监管方式,鼓励金融机构良性创新,加强对互联网平台特别大型科技公司监管。
而郭武平也表示,未来,监管将对同类业务、同类主体要一视同仁,监督持牌金融机构和新兴金融科技公司都依法合规经营。对于不同市场主体合作中发生的侵害消费者权益问题,监管部门在查处持牌金融机构的同时,对相关金融科技公司也要开展延伸调查。
强监管已来 金融科技股还香不香?
“如蚂蚁集团一定意义上已经具有国家公共平台功能,举足轻重,影响面甚大。”如是研究员院长管清友在腾讯新闻热推话题中表示,在数据确权与数据收益分配分割的情况下,政府介入可能是个趋势,必然接受系统而严厉的监管。
距离蚂蚁集团上市还有几天时间,监管的这一波操作也让不少投资者有点胆战心惊。在美上市的多家金融科技企业,昨日也纷纷应声下跌。小盈科技、乐信等跌幅均在10%左右。蚂蚁上市在即,也有网友认为,这番操作下来蚂蚁上市首日的股价或将不稳。
那么,在强监管之下,曾一度被市场看好的金融科技股还是不是香饽饽呢?
联储证券首席投顾胡晓辉认为,在这几日消息风浪之中,强监管的效应或被放大。监管的核心是防范金融风险,补上互联网金融监管空白,这对于行业长期发展而言是件好事,还是要看其未来的成长性。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金融硕士学术主任陈弘益认为,未来十年,除了技术含量,市场规模、用户粘度也是相当关键的成长性指标。“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之下,金融科技企业也需要考虑如何构建完整的生态体系,一方面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另一方面可以巩固自有的生态体系。”
此次针对蚂蚁上市后的情况,胡晓辉认为,按照新的制度,蚂蚁集团恐怕很难再给以金融科技板块的80倍左右市盈率,这是一个严酷且必须面对的现实。而从蚂蚁集团业务版图来看,由于客户基数众多,长期来看,还会演化出更多的商业模式,长期估值还有提升空间,短期估值受损无碍长期价值。
财经专栏作家姜伯静在腾讯新闻热推话题上也认为,如网络小贷监管办法等确实对蚂蚁集团等金融科技企业有所影响,但对于有观点认为蚂蚁集团可能上市后会破发的看法,他认为这未免有些消极,但相比于之前市场的乐观估计怕是要有所缩水。
此外,前海开源基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则表示,蚂蚁的估值高低之争依然分歧较大,主要的分歧在于蚂蚁到底算金融股还是算科技股。“不同的划分可能对它的估值高低会有比较大的影响,建议投资者不要参与首日新股的炒作,防止出现高位被套的风险。即使看好蚂蚁未来的发展,也可以等到股价回归理性之后再去配置,降低风险。”
强监管
数科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请联系本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团结湖北路2号11幢206
邮编:100020
京ICP备05049267号
京ICP备0504926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063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