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企业抢夺战白热化 用房、税收、补贴全“到碗里来”
2020-11-30 10:11:13
文章来源
财联社

  原标题:多地政府政策大PK!金融科技企业抢夺战白热化 用房、税收、补贴全“到碗里来”

  

  各地对金融科技企业的抢夺已经白热化,近日,包括北京、深圳等在内的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均再度推出或拟推出更多优惠政策,以吸引金融科技类企业入驻当地:用房、税收、补贴全“到碗里来”。

  

  “各地对于金融科技公司的抢夺之前就已经很激烈了,后面可能会更加激烈。”一位金融业内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当下严监管不会改变金融科技未来发展前景。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大智则表示,金融科技在未来将成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各地争相抢夺金融科技资源,也是为未来提高本区域内整体实体经济效率、促进普惠金融发展做铺垫,以促进未来的各项业务的发展。

  

  抢人白热化 各地政府使出浑身解数

  

  一些大型金融科技相关从业者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各地政府如今对金融科技公司诚意满满。

  

  “各地对金融科技的优惠政策非常多。”一位金融机构的科技子公司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此前该机构成立科技子公司之出,就有多地政府人士前来商谈落户的事情。而其母公司所在地区市长、副市长曾多次亲自前往该机构洽谈,给出诸多优惠政策以力留在本市。

  

  实际上,自2019年央行发布《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9-2021年)》以来,各地政府均已开始制定相关政策落实文件。据财联社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至少有11个省市已制定了《地方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部分城市更是加码出炉相关优惠政策,吸引金融科技公司落户。

  

  11月26日,深圳金融地方金融监管局发布公告,发布《深圳市扶持金融科技发展若干措施》的征求意见稿,吸引潜力企业在深圳聚集。深圳市直言,其他地市在金融科技政策制定方面起步早、力度大、含金量高,客观上对深圳的政策制定形成了压力。

  

  在这份文件中,深圳市将目光定位置在了大型的金融科技机构,无论是互联网金融旗下的金融科技公司,还是持牌金融机构的科技子公司,抑或是给金融机构提供服务的金融科技公司,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享受相如落户、产业用房、管理费收入奖励等优惠政策,重点项目落户奖励可达2000万。

  

  不仅深圳,北京也正在加紧布局金融科技的相关产业。北京市副秘书长今日公开表示,下一步北京将进一步推进支持金融机构和大型科技企业设立金融科技公司,在京设立国家金融科技风险监控中心,建设金融科技应用场景实验区等工作。

  

  而就在本周,北京市政府官网挂出《金科新区对新设立或新迁入的重点金融科技企业予以资金补助》的通知,入驻的金融科技企业,按照新设、已设以及相关规模及贡献度等,给予100万到5000万不等的补助。

  

  实际上,就在今年,包括上海、重庆、成都等多地均已经出台相关促进金融科技发展的文件,一些地区同样也给出优惠政策。有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在今年,我国已新增近3万家金融科技相关企业,其中,上海市今年新增近1.3万家金融科技相关企业,占比超4成。

  

  大公司受青睐 金科仍是未来布局重要环节

  

  金融科技严监管袭来,各地政府抢夺金融科技企业的热情有增无减。

  

  “金融科技遭遇严监管是必须的事情,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家要收紧对金融科技的发展支持。”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向财联社记者表示,金融科技仍然是金融业未来竞争的焦点。加强监管,一则是为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二则是创造更公平的竞争环境,这有利于对金融科技整体发展。

  

  实际上,在十四五规划当中,仍将“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写入其中,这也意味着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金融科技仍将是重要的发展方向。

  

  黄大智也认为,金融科技未来将是以基础设施的形式存在,这会对未来经济产生促进作用。从当下全球金融中心的排名来看,金融科技的比重是越来越大,这几年排名上升的城市,在金融科技上的表现也是同样突出。

  

  据报道,在英国智库Z/Yen集团发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排名2020中,前十位的全球金融中心中国占四个,除了香港以外,上海、北京、深圳均榜上有名。

  

  值得注意的是,在各项政策中,各地政府更是注重大型金融科技企业的入驻。深圳市就在其征求意见稿中写明优惠政策的门槛,更着力吸引持牌金融机构的科技子公司,以及一些大型的金融科技公司。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文认为,金融科技已经度过了草根创业阶段,随着监管门槛的不断抬升,头部效应日趋明显,未来金融科技的主战场是互联网科技头部机构和商业银行,尤其是头部互联网科技企业和大型商业银行金融科技子公司具有明显的标的稀缺性,也构成各地争抢的重点。

  

  实际上,互联网巨头与金融机构的科技子公司,也各有优势。黄大智解释道,新兴的金融科技巨头在服务效率以及产业方面深耕颇多,技术更加前沿。而金融机构科技子公司则在资金实力上更加雄厚,且具有业务场景,在合规性上更具优势。

  

  此外,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如今严监管之下,可能会带来金融科技公司盈利的下降,而各地的优惠政策则可弥补这样的下降,成了吸引这些金融科技企业的时间窗口。


责任编辑:刘悦

金融科技企业

抢夺战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请联系本网。

  • 京ICP备05049267号

  • 京ICP备05049267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063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