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视野的金融科技时代
微信的诞生,颠覆了传统电信行业;移动支付的出现,彻底改变ATM行业。每一次行业变革往往不是来自行业本身,而是来自其他维度降维打击。在金融科技时代,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科技概念相继兴起,这对金融行业又会产生什么样的降维“打击”呢?
金融科技概念辨析
随着金融科技时代的到来,金融科技及其相关的概念层出不穷,对这些概念的准确理解是信托业在转型和发展中充分运用金融科技的前提和基础。中国人民银行在《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将金融科技定义为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该定义由金融稳定理事会于2016年提出,目前已成为全球共识),旨在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改造或创新金融产品、经营模式、业务流程等,推动金融发展提质增效。基于以上定义,信托科技则可以定义为技术驱动的信托创新,旨在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改造或创新信托产品和服务、商业模式及经营管理流程等,推动提升受托人能力,增强信托公司竞争力。
与金融科技容易产生混淆的一个概念是科技金融。《“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明确了科技金融的性质和作用,在其第十七章、第三节“促进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中提到“深化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建立从实验研究、中试到生产的全过程、多元化和差异性的科技创新融资模式,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参与产学研合作创新。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支持符合创新特点的结构性、复合性金融产品开发,加大对企业创新活动的金融支持力度”。因此,科技金融属于产业金融的范畴,落脚点在金融,是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与金融服务的系统性安排。
在金融科技时代,众多传统金融机构开始提出并践行数字化转型,而信托公司推进数字化转型,首先也需要准确认知什么是数字化转型。本文认为,数字化转型是指利用新兴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将与企业相关的人、物、组织、主体对象连接在数字环境中,实现数据决策和智慧交互,最终重塑企业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方式。数字化转型意味着技术能力不再只是单纯地解决企业的降本增效问题,而应该成为赋能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和突破的重要力量。信托行业在新的宏观环境、监管导向和市场格局下,转型方向的确定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也可以借助数字化的力量。
金融科技的发展阶段
科技对于金融的促进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效率的提升,二是观念的转变。科技可以赋能金融乃至引领金融的前进与发展。根据金融与科技融合的程度,金融科技发展可主要分为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互联网时代,传统金融触网。2005—2010年是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加快世界互通互联,传统金融业务通过IT技术实现电子化、线上化,提高效率。这一阶段的典型代表为网上银行,它将线下柜台业务转移至PC端。IT作为后台部门为金融业务提供技术支持,科技企业扮演技术或解决方案提供商角色。
第二阶段: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新金融兴起。2011—2015年是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一阶段传统金融机构搭建在线业务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融合。同时,互联网公司的金融化应运而生,移动支付成为趋势。互联网在金融业的渗透率逐步提升,但并未改变传统金融的本质属性。
第三阶段:人工智能时代,金融和科技强强联合。2016年至今是人工智能时代。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日益成熟,成为金融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金融业通过科技改变信息采集来源、风险定价模型、交易决策过程、信用中介角色,大幅提升效率,解决痛点。金融和科技强强联合,传统金融产生变革。在国外,金融科技的跨界融合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摩根大通专门设立了技术中心,聘用约4万名技术工作者,技术预算达96亿美元。高盛3.8万名员工中,约1.1万人是工程师和编程人员,比Facebook等互联网公司还多,高盛技术部门联席主管曾在采访中表示:“科技在我们的行业掀起的颠覆将会非常深刻。我们必须要确保自己不落在他人身后。”
全球视野下主流金融科技技术及其应用
金融科技的四大技术可以用ABCD四个字母代表:A(AI:人工智能)、B(BlockChain:区块链)、C(Cloud:云计算)和D(Data:大数据)。这四个领域相互促进,彼此交织,共同促进金融科技发展。
1.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人工智能涉及机器学习、知识图谱、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流程自动化等多个技术层面。本节着重阐述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7大应用场景,包含大数据风控、量化金融、智能投顾与资产配置、数字化员工、智能投研机器人(13.160,-0.69,-4.98%)流程自动化、智能获客与智能营销。
第一是大数据风控。现代金融的核心要素之一在于风险定价。通过人工智能及大数据,金融机构能够更好地进行风险防范,例如,美国的Zest Finance在2016年与百度合作小额贷款。在这些客户中,不到20%的人拥有信用状况或信用等级,AI则通过这些客户的其他信息做出最终的评估。在2017年的报告中,在极小的信用损失下,百度的小额借贷总额上涨了150%。
第二是量化金融。人工智能在投资领域的应用是量化金融,包括智能择时和智能择股。人工智能的一大特点是完全理性,不会因为市场的波动而惊慌失措,并且可以寻找到人难以察觉的交易信号。随着技术的迭代发展,目前量化投资已经开始结合技术面和基本面、宏观经济数据、网络数据等多种维度。
第三是智能投顾与资产配置。智能投顾本质是理财规划服务,因而对客户的认知很重要。其可以为不同投资人定制资产配置策略、管理账户以及再平衡,做到“千人千面”与“千时千面”。相较于传统投顾,该技术还有降低了个人投资者进入市场的门槛,增加金融市场的多元性。2020年,世界领先的智能投顾公司先锋基金、嘉信理财集团和Betterment管理资产规模均超过100亿美元。
第四是数字化员工。目前的智能问答机器人已经不再局限于简单的一问一答,而是开始和智能交互、大数据分析、知识图谱结合,真正做到拟人化,智能化。一些银行正在研究数字化员工,他们根据数据库中客户的特征数据,综合分析用户画像,进行定制化话术服务,并推荐符合用户特征的产品,甚至在需要转入人工服务时,可根据用户特点转入合适的人工客服。
第五是智能投研。自然语言处理与大数据分词等技术为智能投研作了铺垫。一个典型应用是自动解析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自动生成行研报告。另一个典型应用是通过数据分析,挖掘各个公司的关联,搭建财务造假与舞弊的智能防范系统。智能投研技术在国外发展已较为成熟,国内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上市公司数据的规范化、多样化,智能投研在未来将会有更大的应用潜力。
第六是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技术)是指通过机器来模拟人来完成批量化、流程化的操作。目前来看,该技术就是通过模拟鼠标键盘的操作来完成一些重复性的工作,例如财务机器人。因此,RPA技术通过机器人流程自动化,能够实现某种意义上的数字化员工的理念。
第七是智能获客和智能营销。传统的获客与营销,经历了电视广告、互联网广告、APP广告、微信广告等一个迭代过程。当前,微信已可以通过个人的多维信息(搜索记录、行为数据等)智能推送相关产品。而金融产品销售同样可以利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分析用户特征,搭建精准营销模型,能够更好地捕捉潜在客户,实现智能获客与智能营销。
2.大数据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人工智能涉及的很多内容和大数据息息相关,因此在本节主要探讨大数据的另外两个应用:5G和物联网。
(1)5G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回望3G和4G时代,移动通信技术并不直接对金融行业造成影响,但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一直为其他技术提供支持。由此可推测,5G的出现可能并不像人工智能等技术一样可直接运用于金融领域,而是在辅助各新兴技术落地、优化现有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实现金融场景的再造,为金融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第一,金融服务体验升级。5G时代网络延迟将缩小至毫秒级,加之边缘计算的应用,金融服务的网络卡顿将不会被用户感知,移动端金融服务的速度和质量都将获得质的提升。
第二,全新金融信用评级体系。传统金融依据客户“过往”数据进行风险预判,对用户的实时状态了解不足。同时,过去的大数据主要来自互联网消费数据,而5G及相关衍生应用铺开后,物联网将产生海量数据(12.790,-0.29,-2.22%)。金融机构可通过海量、多态、相互关联的物品数据识别企业或个人的属性,追踪行为特征。
第三,机构网点革新。对于服务较难触达、服务人员较为稀缺的地区,金融机构可采用VR或全息技术,将金融服务通过立体影像呈现,为用户提供亲临现场的体验。甚至可采用全息进行远程开户验证,进一步缩小空间障碍。同样,证券的开户、信托的双录都可以通过类似的手段得以创新。
第四,全面的实体资产管理。爱立信亚太区首席技术官曾表示,到2021年,全球互联设备数将达280亿个,其中包括160亿物联网(IoT)设备。这意味着大量物品特征将会数字化,用户可借助互联设备管理实体资产。物联网的普及还将赋予动产以不动产的属性,提高动产融资的可靠性。
(2)物联网,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
随着物联网技术在全球范围的广泛应用,“物联网+金融”这一新业态也应运而生。物联网和金融的深度融合,使得金融依托物联网技术,提升服务体验、降低运营成本,实现资金流、信息流、实体流的三流合一,带来新的金融变革。首先,物联网将有力推动金融创新,拓展金融服务的范围;其次,物联网能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使信用交换的中间费用大大降低;再次,物联网将促进有效的风险管控;最后,物联网将给诸多金融经营管理模式带来变革。
3.云计算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云计算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许多网页、手机APP和小程序都是基于云计算的支持。互联网基于云的IT解决方案不仅降低企业成本,减少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营运开支,而且可根据企业的业务需求调整规模大小,具有灵活性与敏捷性。
云计算是推动信息技术能力实现按需供给、促进信息技术和数据资源充分利用的全新业态,为海量数据的运算能力和速度提升带来了突破,有利于分享信息知识和创新资源,极大地降低金融创新和进入门槛。云计算技术发展已经进入成熟期,金融云的应用也正在向更加核心和关键的“深水区”迈进。
4.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区块链是一个没有中心,能安全存储和传送信息,达成共识和完成交易的网络系统。该技术有三个重要属性:公开性,即区块链上记载的内容对所有参与者是公开透明的;不可篡改性,一旦写入区块链,内容很难被修改;分布性,区块链系统没有中心,每个节点都是平等的。区块链本质上是一种经济模式,主要解决非信任网络的记账问题。
2019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区块链技术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的重要作用。目前来说,区块链落地的场景主要集中在票据、供应链、公证防伪、公益溯源等领域。伴随着立法、监管逐步完善,未来区块链在数字金融、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数字资产交易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节着重阐述与信托相关的应用。
第一,区块链+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是金融机构将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区块链技术具有公开可查的特点,可以减少人工介入,将纸质作业的各种流程都程序化、数字化。在区块链系统中,所有参与方都能使用一个去中心化的账本分享文件。通过智能合约,款项可以在达到预定时间和结果时自动进行支付,在提高效率的同时,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人工操作失误。目前这一场景落地的技术难点在于验证实体货物上链这一过程的真实可靠性。
第二,区块链+智能票据。以金融资产为标的的交易,涉及多方流转,既有具体交易时间,又要确保交易方不能随意篡改交易要素,同时可对历史交易进行追溯。区块链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以银行承兑汇票交易为例,电子银行承兑汇票涉及出票、贴现、流转和卖出回购问题。通过构建“链上确认,线下结算”的方式,可以探索区块链系统与中心化系统共同连接应用的可能。交易链还可以运用智能合约,减少人为干预可能引发的错误和风险。
第三,区块链+智能监管。区块链技术与管理天然存在结合点。管理与区块链技术一样,均基于程序和规则的设定与监督。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管理链,主要服务于审计、监督等管理职能。金融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区块链构建包括交易数据、交易记录、信用文件的管理链,来简化实时对账、数据共享流程,一旦发现违反内部合规性和外部监管要求的行为,智能合约就会发送警告,从而大大提升金融监管的效率。
第四,区块链+慈善信托。区块链的不可篡改、可追溯、公开透明的特性能与慈善信托完美结合。例如,华能信托探索尝试打造“区块链慈善信托”,通过科技+慈善,希望能够做到慈善信托真正的公开透明。具体来说,钱从哪里来,目前账户有多少余额,账户的资金投向了哪些项目,这些项目的具体情况和收益,这些收益具体投向了哪些慈善领域都将通过区块链技术变得公开透明,不可篡改。
金融科技在金融业的广泛应用是大势所趋,中国金融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需比对自身与世界总体水平的差距。根据卫报2019年公布的数据,海外FinTech Top10的营收规模均值为769.1亿元,国内FinTech Top10的营收规模均值为34.0亿元,海外营收规模是国内的22.6倍;同时,海外FinTech Top10的净利润为81.8亿元,是国内的85.9倍,中国金融科技产业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课题牵头单位: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
摘自:《2020年信托业专题研究报告》
金融科技
信托业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