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报告:消费者基本金融知识不足,收益预期非理性
2021-09-06 09:32:12
文章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南财全媒体记者吴霜上海报道 9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对118775个有效样本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发布了《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分析报告(2021)》。调查采用了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法(PPS),确定了3927个乡镇和街道作为一级调查点,覆盖率约为10%,在全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除港澳台地区)通过电子化方式共采集约14万份成年受访者样本数据,覆盖333个地级行政单位和2200个县级行政单位。


  报告从金融知识、金融行为、金融技能和金融态度等四个方面定性分析了消费者的基本情况,并从年龄、学历、收入、职业、性别、城乡、地区等不同维度进行描述。结果显示,全国消费者金融素养指数为66.81,与2019年相比,提高2.04。


  总体上,我国居民在金融态度上的表现较好,在金融行为和技能的不同方面体现出较大的差异性,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基础金融知识水平,老年人和青少年的金融素养水平相对较低,“一老一少”仍将是金融教育持续关注的重点对象。

金融素养各组成部分平均得分

  金融素养各组成部分平均得分金融素养各组成部分平均得分


  金融知识


  整体上我国金融消费者对信用知识掌握较好,普遍能够认识到维护良好信用记录的重要性;


  对风险收益关系有较为正确的认识;对退保认识比较到位;


  对人民币知识掌握较好;


  对贷款期限与月还款金额及利息的关系有基本理解。


  金融消费者的复利意识和贷款知识还存在不足;


  对存款保险的理解仍有提升空间;


  对商业保险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投资理财知识较为欠缺。


  金融行为


  尽管通过手机进行支付已是我国金融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的首选,但大多数人有使用现金进行支付的经历,其中主要为小额支付;


  在信用卡还款方面普遍具有良好的表现;


  在贷款使用方面,主要用于购置房产和日常消费;


  在投资理财方面,主要购买或持有存款类、银行理财、基金、股票等产品;


  在金融产品或服务信息获取方面,金融机构网点和互联网渠道最受欢迎,选择非网点现场宣传、电话、短信等渠道的受访者较少;


  大部分会阅读金融产品的合同条款。


  金融态度


  我国金融消费者普遍认可现金在日常生活中的必要性,对商家拒收现金持有明确的反对态度;


  对负债消费普遍持有谨慎的态度;


  对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持肯定态度,也有不少人认为便利与风险并存;


  认可金融教育的重要性,认为针对青少年金融教育最有效的方式是通过学校课程教育;


  金融消费者对金融投资的收益预期普遍偏高。


  金融技能


  我国金融消费者在日常收支管理方面表现良好,大多数处于收支盈余或平衡状态;


  应急储蓄相对充足,普遍能够应对相当于三个月收入的意外支出;


  能够意识到要通过资质来辨别金融营销宣传;


  能够正确理解金融产品合同的关键性条款;


  知道如何正确处理假币;


  具有密码保护意识;


  基本能够选择正确的、投诉渠道。


  部分金融消费者要提高债务管理能力,减轻个人债务负担;


  在面对互联网上的高利诱惑时,近半数没有第一时间查看资质或直接拒绝;


  金融消费者在做出决策时更多依赖自身经验和知识,而非寻求第三方专业力量的帮助,容易因过度自信等因素而产生不良后果。


  综合分析,一是从国内看,总体上我国消费者的金融素养水平逐步提升,2021年全国消费者金融素养指数为66.81,与2019年相比,提高2.04。其中,我国消费者在金融态度上的表现较好,在金融行为和技能的不同方面体现出较大的差异性,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基础金融知识水平。


  二是从国际比较看,我国消费者的金融素养水平在全球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在金融态度方面我国具有优势,在基础金融知识方面还有差距。


  三是我国消费者有较为充足的应急储蓄,对疫情下的经济复苏形成有力支撑,是我国经济韧性强的表现之一,为保持这一优势,需要加强对青少年的金融教育。


  四是消费者对分散化投资等基本金融常识缺乏足够的认识,同时对金融投资的收益预期呈现非理性特征,容易产生非理性的投资行为,可能加大金融市场波动,需要进一步提高金融教育战略地位。


  五是从重点群体看,我国消费者金融素养在年龄上的分布呈现倒“U”型,老年人和青少年的金融素养水平相对较低,“一老一少”是金融教育持续关注的重点对象。其中,老年人在适应金融数字化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依赖传统渠道和方式满足自身的金融需求,要关注老年人的数字金融转型风险,保持足够耐心,避免老年人在转向数字渠道时遭到非法金融活动的侵害,加大对老年人的金融消费权益保护。


  六是我国金融消费者在日常消费中首选手机支付,但大多数人在过去两年有使用现金进行小额支付的经历,且被拒收现金是极少数情形,绝大多数金融消费者认为拒收现金性质恶劣,并持反对态度。


  (作者:见习记者吴霜)


责任编辑:刘悦

消费者

金融素养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