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消费金融行业不平凡的一年。
消费金融领域监管政策频出,贷款利率“明码标价”、年利率不得超过24%等要求为行业合规发展引领方向;机构层面,持牌机构继续扩容、巨头大手笔增资、互联网巨头拿下牌照,表明消费金融领域仍被看好;业务层面,教育贷、医美贷“凉凉”、征信新规重塑助贷展业模式,说明未来市场竞争格局与业务发展仍存不确定性。
监管体系更加完善
今年1月,银保监会发布《消费金融公司监管评级办法(试行)》,其中提出,消费金融公司监管评级得分满分为100分,根据具体评级得分,分为1级、2级(A、B)、3级(A、B)、4级和5级,数值越大表示机构风险或问题越大,需要监管关注的程度越高。
业内专家表示,对不同评级的消费金融公司采取不同的监管措施,有助于奖优罚劣,体现了差异化监管原则和方向。评级要素突出对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的重视,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导向性。
贷款利率“明码标价”
3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要求所有从事贷款业务的机构,在网站、移动端应用程序、宣传海报等渠道进行营销时,应当以明显的方式向借款人展示年化利率,并在签订贷款合同时载明,也可根据需要同时展示日利率、月利率等信息,但不应比年化利率更明显。
分析人士认为,贷款营销行为的规范有助于进一步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年利率24%上限“利剑”高悬
今年8月,多位机构人士表示,收到监管部门口头指导,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个人贷款利率应全面控制在24%以内。
联合资信发布的报告指出,利率上限对消费金融行业的影响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将不得不寻求更低的获客成本、资金成本和运营成本等来保持利差水平;二是利率水平的降低可能将导致部分机构的客户定位有所上移,甚至可能与部分客户下探的中小银行形成竞争,进一步加剧行业竞争;三是对于原本综合利率水平较低的机构影响相对有限,行业表现或将进一步分化;四是利率上限将倒逼部分机构转型调整,行业整体盈利增速一定时期内或将有所下降。
持牌“正规军”继续扩容
2021年,消费金融公司队伍继续扩容,目前已增至30家。
今年2月,苏银凯基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获批开业,注册资本6亿元;6月,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获批开业,注册资本为80亿元;8月,唯品富邦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获批开业,注册资本为5亿元。
资本金进入“百亿”时代
今年10月,深圳银保监局同意招联消费金融增资至100亿元,股权结构不变,中国联通和招商银行分别持股50%。增资完成后,招联消费金融成为行业内首家注册资本金达百亿元的消费金融公司。
中国信达日前公告称,蚂蚁消费金融拟向全体增资认购方增发注册资本220亿元。中国信达将出资60亿元,以现金方式认购蚂蚁消费金融20%股份权益。增资事项完成后,蚂蚁消费金融的注册资本将由80亿元增加至300亿元。
多家机构股权结构变化
今年以来,多家消费金融公司股权结构发生变化。
蚂蚁消费金融增资完成后,公司注册资本将增至300亿元,股东将增至11家,中国信达将成第二大股东。
具体来看,蚂蚁集团持股50%,南洋商业银行持股4.003%,国泰世华持股2.667%,宁德时代持股2.133%,千方科技持股1.869%,中国华融持股1.331%,鱼跃医疗持股4.990%,中国信达持股20%,舜宇光学持股6%,博冠科技持股4.407%,渝富资本持股2.6%。
中国华融日前发布公告称,与受让方宁波银行签订《金融企业非上市国有产权交易合同》,拟向宁波银行转让华融消费金融70%股权,这意味着宁波银行将拿下消费金融牌照。
今年新拿下牌照的还有滴滴。3月26日,浙江银保监局同意杭银消费金融将注册资本增至25.61亿元,迪润(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成为杭银消费金融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33.34%。天眼查信息显示,迪润(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是滴滴出行全资子公司。
教育贷、医美贷“凉凉”
今年以来,教育、医美等消费金融常见场景受到重挫。“双减”政策下,校外教育培训行业受到较大影响,倚重教育培训场景的消费金融机构业务规模同样受到影响。
医美领域乱象也迎来整顿,6月,多部委印发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倡议金融机构不与任何不法医疗美容机构开展合作。严监管之下,多家消费金融公司已暂停了“医美贷”业务。
专家提示,金融机构在选择场景合作方时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避免踩雷。此外,也可以通过建设“自营场景”来控制风险。
征信新规重塑助贷展业模式
今年7月,监管部门要求平台机构在与金融机构开展引流、助贷、联合贷等业务合作中,不得将个人主动提交的信息、平台内产生的信息或从外部获取的信息以申请信息、身份信息、基础信息、个人画像评分信息等名义直接向金融机构提供。
在马上消费相关负责人看来,针对互联网金融反垄断及个人信息保护政策的持续出台,互联网平台客户垄断、信息滥用的问题将会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长期来看有利于提升金融机构独立获客能力、风控能力,客户流量向消费金融公司等持牌机构溢出,客户把控能力和客户粘性更高,有利于消费金融公司等渠道获客成本下降和品牌形象提升。
消费金融
行业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