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消息称,重庆携程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携程小贷”)注册资本已增至50亿元。8月1日,《证券日报》记者从携程金融方面获得了证实。这意味着,满足跨省经营最低资本要求的互联网小贷平台又多了一家。
今年以来,腾讯、360数科、字节跳动等多家互联网巨头旗下的小贷机构完成了增资,谋求在更多地区展业。在小贷行业合规化发展提速、有实力的小贷机构忙于增资扩张之时,也有很多区域性、小规模的小贷机构在加速清盘离场。
互联网系小贷机构密集增资
资料显示,重庆携程小贷的前身为重庆趣携小额贷款公司。2021年,重庆趣携小贷的股东变更为携程金融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企业名称随即变更为重庆携程小贷。
此次是携程金融今年以来对重庆携程小贷的第二次增资。今年2月份,重庆携程小贷的注册资本曾从8.49亿元增至15.24亿元。此次增资后,重庆携程小贷的注册资本增至50亿元。
携程金融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旗下的重庆携程小贷增资至50亿元后,已满足《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的要求。”
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刘斌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增资是为了达到监管部门对全国性网络小贷机构跨省经营设置的注册资本门槛。这说明,网络小贷依然是互联网金融平台合规展业的一张重要牌照。”
携程金融对旗下小贷机构增资并非业内首例。今年1月份,福州三六零网络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360小贷”)的注册资本由10亿元增至50亿元,这也是360小贷获得的第二次增资。2月份,度小满旗下的重庆度小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由70亿元增至74亿元。4月份,字节跳动旗下的深圳市中融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融小贷”)注册资本由50亿元增加至90亿元。6月1日,腾讯旗下的深圳市财付通网络金融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财付通小贷”)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50亿元增至100亿元,这已是财付通小贷近两年来进行的第四次增资。
更早之前,蚂蚁集团旗下的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于2018年2月份将注册资本由20亿元增至80亿元,2019年10月份又将注册资本进一步增至120亿元。2021年8月份,美团旗下的重庆美团三快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由30.58亿元增至50亿元。2021年12月份,京东科技旗下的重庆京东盛际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由30亿元增加至50亿元。
“互联网系小贷机构密集增资,一方面是为了谋求全国展业,另一方面是为了符合监管要求。”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
行业分化局面愈发明显
今年以来,小贷市场分化格局愈发明显,在互联网巨头对旗下小贷机构频繁增资之余,也有很多区域性、小规模的小贷机构在加速离场。
《证券日报》记者对相关公告梳理后发现,今年以来,已有多地金融监管部门发布关于取消部分小贷机构经营资格的公告。比如,5月份,河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称,取消2家小额贷款公司的试点资格。6月7日,内蒙古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管局发布关于取消6家小额贷款公司经营资格的公告。7月1日,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公布成都市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小额贷款公司名录,有9家小贷公司被责令停业整顿。7月4日,海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取消5家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资格的公告。
7月27日央行发布的2022年二季度小额贷款公司统计数据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6150家。而此前发布的2022年一季度小额贷款公司统计数据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3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6232家。由此可以看出,小贷机构数量在今年第二季度总体减少82家。
“虽然小贷机构数量在逐年递减,但小贷行业的贷款余额却表现平稳,说明小贷行业经过重新洗牌后,呈现向头部集中的趋势。”博通咨询金融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于百程认为,部分小贷机构离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部分地方性小贷机构面临生存压力,选择主动退出;另一方面是监管部门不断加大对违规小贷机构的清退力度。
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苏筱芮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小贷行业洗牌加剧,呈现“增资”与“离场”并存的现象。增加注册资本,可增强网络小贷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并为下一步规模扩张奠定基础;选择离场,则是小贷行业进行优胜劣汰的一种体现。小贷机构是多层次小微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在帮助小微商户在复工复产、识别融资需求、判断信用状况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与传统银行形成互补。未来银行与小贷机构之间存在很多合作契机。
记者李冰
互联网系
小贷平台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