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消费金融市场格局逐步呈现出多元化、线上化的发展特点。金融与科技在消费金融市场中碰撞出火花,为消费金融市场的数字化提速打下坚实根基。”《中国消费金融数字化发展分析2022》(以下简称《报告》)这样描述消费金融整体市场格局。在扩大内需、消费升级的背景之下,消费金融数字化转型进程日益提速。对于消费金融公司来说,“数字化”不仅仅是一个重要标签,更成为赋能业务建设、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充分挖掘数据价值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受到各方关注和重视。消费金融公司在多年的业务经营过程中,积累沉淀了一些数据。业内人士认为,正确合规地使用数据,能够促进数据高效流通,同时推动业务进展。
对于数据的应用,中原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原消费金融”)相关负责人说:“第一阶段是数据准备阶段。公司构建统一的大数据平台、数据中台和AI中台,进行数据治理,对各类数据统计口径进行标准化处理,将不同业务条线之间的数据打通。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分别是发现问题和通过数据解决问题的阶段,通过专门成立的科学决策部,指导业务部门使用数据。”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从构建用户画像用于精确识别客户,对客户进行分层管理,到提供个性化营销和产品服务,提升客户的产品体验,都可以充分发挥数据的作用。
“公司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核心技术,构建了包括智能营销、智能运营、智能客服、智能风控等N个技术服务能力,打造出集‘资产—资金—增信’‘三位一体’开放平台。而开放平台战略的积极推进,让马上消费能够连接更多场景方和金融机构。”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马上消费”)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实践中,数据的积累和使用还能够帮助消费金融公司进行反欺诈。中原消费金融表示,通过大数据反欺诈风控体系,建立了人工识别、智能图谱、实时反欺诈和群体反欺诈的立体体系,提升了风控智能化程度和效率。
数字化驱动业务发展
除了数据的运用,消费金融公司在技术驱动展业方面还有诸多尝试。
马上消费称,充分发挥自身人工智能、大数据领域的科技创新优势,是打造消费新场景的利器。
据了解,马上消费建设了智慧养殖大数据平台,通过AI自动体重监测、AI鸡群数量监测、鸡舍环境监测等手段,对养殖场进行数字化改造,有效解决了散养土鸡行业“痛点”和传统人工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升了附加值,预计能够助农增收20%。
在绿色金融方面,消费金融公司通过科技赋能进行碳减排。比如,哈银消费金融公司线上探索更加绿色环保的数据储存模式,逐渐实现系统全面“上云”,减少机器设备用量进而减少耗电量。
在线上业务方面,依托自身的数字化能力,推出“无接触”的信贷服务模式。马上消费通过为用户提供全线上无纸化服务,截至2022年4月末,已累计减少碳排放超110万吨。同时,在减少碳排放的基础上促进平台绿色消费,累计实现绿色消费交易额超37亿元,促进绿色消费超91万笔。
在支持乡村振兴、助力普惠金融方面,中原消费金融通过建立乡村消费数据主题集市,优化客户的标签化、画像化体系,精准识别定位乡村消费客户主体。还有的消费金融公司采用纯线上模式,开发免担保产品体系,让更多客户可以通过平台获得金融服务。
积极对外赋能
可以看到,一些消费金融公司在实现自身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还实现了对外赋能。有分析人士在对2021年消费金融行业专利及科技进行解析时称,在积累成熟的技术和经验之后,消费金融公司开始从后台走向前台,推动开放金融体系建设,借助自身科技能力与合作伙伴形成互补,赋能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近年来,金融服务营业收入占消费金融公司总营业收入的比重正逐年提升,表明消费金融公司科技赋能取得一定成果。
专利数量或是消费金融公司科技水平的一个直观体现。《报告》显示,从截至2021年11月30日的数据看,排名前4位的消费金融公司专利总量约占全行业的80%以上。马上消费公示的专利有361件,占行业总量的44.7%;平安消费金融公司、招联消费金融公司与苏宁消费金融公司公示的专利分别为112件、103件和90件。
在强化自身科技属性的同时,一些消费金融公司为多个行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方案,向同业输出信贷服务系统、智能客服系统等。马上消费称,公司为其他金融机构的营销、获客、风控及运营平台业务等提供数字化服务,截至目前,仅川渝区域内的合作银行就有41家,包括光大银行重庆分行、重庆三峡银行等。
业内人士认为,业务应用的技术创新已成趋势,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都将加快数字化转型,加强业务运营的智能化水平。但需要注意的是,面对海量数据,需要构建支撑高吞吐、高并发且数据承载成本低的一体化数据架构。另外,在数据来源、数据质量评估、数据使用等方面都需要在合规前提下进行,以确保数据能够安全、高效地流通使用。
消金公司
数字化
转型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