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金端与产业端积极进行改革与创新的供应链金融已走向生态化、数字化的“强链、补链、固链、延链”的发展新阶段,这不仅需要实体产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金融机构与科技企业更要具备一体化的发展思维,多方构建起以科技引领为支撑,开放、协同的供应链金融生态体系。
“供应链金融已经走到‘十字路口’。”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宋华表示,基于产业的变化,企业在产业端要尝试打破业务孤岛和信息孤岛,把组织与组织间的数据连接起来,进行场景、流程和要素的创新。
科技企业作为服务供应链金融升级的重要参与方,该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供应链金融科技当下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基于产业
以服务实体为出发点
供应链金融既是供应链和金融机构之间,又是大型企业和中小微企业之间的连接枢纽,成为金融扶持企业的核心通道,因此近些年来,政策层面对其提供了大力支持。
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11个部门今年5月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携手行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2022-2025年)的通知》提出“以金融为纽带,优化大中小企业资金链”,要求创新产业(300832)链供应链金融服务方式,推动直接融资全链条支持,引导大企业加强供应链金融支持。
“供应链金融的科技化一定是基于产业链、基于产业的,不是基于产品的,这很关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强调,科技在供应链领域中的应用,不是某个环节应用了某一技术,一定也要基于产业,在产业生产与组织的过程中,每个环节都是通过现代科技来实现的。
在数智化浪潮下,供应链金融科技的发展不能脱离产业数字化单独存在,要以服务实体为出发点,以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和产业互联网联结为基础,再叠加金融科技来改善供应链金融现有问题,打通供应链卡点、堵点,纾困中小微企业长期存在的融资难、应收账款回款期长等问题。
简单来说,供应链金融科技在产业数字化中扮演着“连接者”角色。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科技金融科技群总裁李波表示,供应链金融科技不仅可以让产业链本身实现全链贯通,还能让不同的产业链之间数据互通,形成一张彼此交织的网络,逐步培育出真正的产业互联网,因此可以助力实体产业实现“通链+组网”的数字化进阶。
突破瓶颈
驱动产业“通链+组网”
尽管供应链金融加速向数字化方向进阶,但依然面对着较多的限制性因素。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分会和掌链共同发布的《2022年中国物流与供应链金融数字化发展报告》数据,23.33%制约供应链金融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困难是企业金融科技融合和运用不足,23.33%制约供应链金融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困难是企业产业数字化水平偏低。
那么,“供应链+金融+科技”多领域该如何融合发展?
在金融层面,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应跳出单一的借贷思维。宋华直言,供应链金融的本质在于帮助企业和产业优化现金流,而非解决信贷问题,要充分看到供应链金融不仅是保理、返保、仓单质押,应当全面关注资金管理,把更多关注点放在订单贷等现金流服务上,如预付折扣、动态折扣等等,应该利用金融聚合服务提升产业价值。
在技术层面,数字技术的应用要与实体场景、供应链各环节需求全面贴合。
“在当下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下,数智供应链是最高效的数字化转型方案。”在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曹鹏看来,数智供应链是最复杂的产业数字化实践,不仅要覆盖全链路数字化需求,持续创新,还要实现产业之间、不同主体之间的数字化联结及业务拓展,充分解决供应链生态融合诉求,以实现链条的高效运转。
针对供应链金融数字化过程中存在的难点,供应链金融科技趋于一体化、平台化发展。从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发展情况看,其创新确立了“数智化供应链+供应链金融”的联动模式,面向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输出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驱动实体产业实现“通链+组网”,助力核心企业实现“纵横一体”的数字化转型。
应对变化
提升供应链金融韧性
2022年7月,安徽银保监局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助力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到,鼓励金融机构打造数字化的产业金融服务平台,围绕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和重要产业链,加强场景聚合、生态对接,实现“一站式”金融服务。
宋华表示,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经济产生了大量的产业集群和产业园区,这是供应链金融未来应当关注的一点。与此同时,当产业走向海外时,也会涉及多个区域、多个国家,这种场景的变化将为供应链金融发展提供新机遇。
因此,在关注采购、仓储等以往重点投入的供应链环节之外,未来也要更多地关注流程和场景的变化,提供符合产业集群特点的供应链金融科技服务。
李波表示,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在部署供应链金融科技时,可从“纵横”两个维度发力,纵向上推动以数智供应链为核心的数字化转型,将供应链变成供应网,可以提升供应链效率和韧性;横向上扩展面向上下游生态的金融服务和技术服务能力,不仅可促进生态繁荣,还可以带来新的增长空间。
供应链
金融科技
生态化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