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科技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召开的科技金融工作交流推进会指出,金融管理部门、科技部门和金融机构要大力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
随着我国科技金融近年来快速发展,全方位、多层次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初步建成,科技、产业、金融相互塑造、紧密耦合、良性循环的格局正在形成。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速连续3年超30%;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连续3年增速超25%;超过10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A股上市……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力度、广度、精度不断提升。
但同时也要看到,在科技研发愈发复杂、技术迭代不断加速的今天,科技金融如何更好满足科技成果转化的需求,亟待进一步探索。科技创新有高度的不确定性,科创企业失败率较高;科技创新周期长,融资周期也长;科创企业需要规模相对较小,但风险偏好更高的资金支持;创业早期往往是“轻资产”,缺乏抵押条件……这些特点,都增加了科技初创企业获取金融资源的难度,也是亟须研究和发力的领域。
如何引导更多金融市场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有效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让资源流向“国之大者”?一方面,要让融资者看明白科创企业的价值与潜力,就要进一步打破行业信息壁垒,比如建设科技型企业信息库,为科创企业“打分”“画像”,提供融资依据;同时,金融机构也需加强自身研究和投资能力,建立单独的科技企业信用评价模型,更好地评估投资风险。另一方面,要构建良好的科技金融生态环境,需要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科创企业直接融资比例;同时,进一步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分担体系,积极探索政府对科创企业增信和风险补偿机制。
此次四部门科技金融工作会聚焦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和金融服务的短板弱项,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完善包括信贷、债券、股票、保险、创业投资、融资担保在内的全方位、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为瞄准科技金融亟须发力的方向奠定了工作基础。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程中,科技金融必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科技金融
服务创新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