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孙庭阳|北京报道
科技创新离不开金融支持,金融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关键力量。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去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等“五篇大文章”。
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披露,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获得贷款支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获贷率47.9%。科技型中小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0.4%,比同期各项贷款增速高11.2个百分点。获得贷款支持的高新技术企业获贷率55.4%。高新技术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6%,比同期各项贷款增速高4.4个百分点(获贷率为获贷企业户数与名录内企业总户数之比)。
为了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各家银行正在如何发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增速超30%
兴业证券今年4月的研究报告总结,从各个银行科技金融的信贷支持规模来看,各行主要采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科技贷款以及服务客户数三方面的指标来进行衡量。而从开展科技金融相关业务的“打法”来看,各个银行均在组织架构、产品服务体系等多个方面开展创新。
科技贷款和服务客户数上,虽然统计口径有些差异,但各家银行在2023年均保持了较高的增速。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2023年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增长分别是54%、69%、74%、52%和31%。这5家银行同期贷款总额同比增长9%至15%,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增幅均跑赢贷款总额增幅。
邮储银行2023年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服务客户数较2022年末增长28%。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38%。该行2023年贷款余额增长13%。
除了国有银行,部分股份制银行也加大力量建设科技金融。
例如,招商银行2023年科技企业客户数量较2022年末增长42.51%,科技企业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44.95%;平安银行2023年专精特新客户授信余额较年初增长157%;兴业银行2023年已建设科技支行8家、科技特色支行4家,针对科创企业特点,对企业技术实力进行量化评估并划分等级,在客户准入等方面实行与资金流模式差异化的管理措施,加大“技术流”授信评价模式的推广运用。
多方面创新,推出差异化信贷支持政策
今年,各大行仍继续发力科技金融。
今年4月,中国银行在北京成立科技金融中心。该行介绍,将结合国家区域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布局,在广东、江苏、上海等24个省市分支机构同步设立科技金融中心,并在部分科技资源集聚区域重点打造科技金融专营支行或特色网点,整体构建“总—分—支”科技金融多层次组织体系,打造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梯队。
今年3月,建设银行在深圳发布科技金融行动方案。据介绍,该行通过建立全周期陪伴、全链条覆盖、全集团协同、全维度支持、全生态赋能的科技金融“五全”服务体系,构建数字化支持、差别化政策、专业化保障的科技金融“三化”支撑体系,聚焦解决科技创新领域的痛点、难点,助力推动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
今年1月初,工商银行科技金融中心在北京成立。该行负责人表示,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要做好科技金融等五篇大文章,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进一步提升服务质效,注重以金融创新支持科技创新、以科技金融赋能产业发展,促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农业银行则在2023年年报中披露,在区域创新高地设立19个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在各地高新区、经开区、科技园等科技创新集聚地,成立科技金融专业支行。
“这一举措是为了落实专业团队和专职岗位,提供专业化金融服务,提升农业银行对科技金融的整体服务能力。”农业银行相关负责人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设立这些机构的初衷是通过机构专营协同整合内外部资源,构建服务科技企业的特色模式和特色路径。
据该负责人介绍,科技型企业技术含量高、创新能力强、轻资产、高风险,为解决科技企业“识别难、准入难”的问题,农业银行出台差异化信贷支持政策,提升科技企业金融服务的适配性。从“股东力、融资力、产业力、企业力、创新力、稳定力”六大维度,构建评价体系。该行还推出了“火炬创新积分贷”“专精特新小巨人贷”“科创赋能贷”“科技e贷”等科技型企业专属产品,目标是满足科技创新企业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融资需求。
一些科创板上市公司是农业银行的长期客户。
以日联科技(688531.SH)为例,该公司去年3月31日登陆上海科创板。据日联科技2023年年报介绍,自设立以来始终专注于X射线全产业链技术研究,在核心部件X射线源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
2011年,日联科技曾因自身“轻资产”,较难获得银行信贷支持。此时,农业银行为该企业投放300万元贷款,解决了公司当时的难题;2019年,日联科技启动上市准备工作,农业银行组建专业服务团队多次与企业高层会面,对接解决该企业上市过程中的难点、堵点。此外,日联科技在某个项目起步阶段,没有抵押、没有担保,农行江苏无锡科技支行实施了创新政策,投放了“专利权质押”贷款,助力企业解决初创阶段缺乏资金的难题。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4年第10期)
科技金融
银行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