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消费金融公司批量转让个人不良贷款,看消费金融资产质量变化
2024-12-13 09:39:56
文章来源
新浪财经

  来源:零财

  文:张斯文


  01


  消费金融公司们正在加速出清不良资产。


  据银登网公开信息显示,12月以来,除中邮消费金融在银登网在银登网上挂牌转让2024年第3至6期个人不良贷款之外,中银消费金融也在本月5日挂牌了第68期到83期个人不良贷款信息。



  据披露,中银消费拟转让的总本息金额为71.71亿元,起拍价为1.51亿元,折扣率仅为0.2折。


  中银消费金融金融本批债权金额为2.17亿元,其中本金为2亿元,息费为1719.06亿元。该资产包客户主要集中在安徽、福建、贵州、河北、河南、湖北、江苏、山东、四川等地区,债务人平均年龄在44岁,预计2024年12月中旬竞价。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上个月,中银消费金融刚挂第61—67期个人不良贷款转让公告,本息合计24.94亿元,其中本金为12.4亿元,息费为12.3亿元,垫付费用1646万元。


  据银登网显示,今年一季度到三季度,在不良资产转让市场参与主体结构中,消费金融公司的不良贷款转让金额及占比不断增加。


  一季度,消费金融公司不良贷款转让金额为18.9亿元,占比12.7%;二季度不良贷款转让金额仅次于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为46.3亿元,占比13.0%,较一季度增长68.98%。



  三季度挂牌的消费金融不良贷款转让金额中,未偿本金成交规模为65.8亿元,未偿本息成交规模99.3亿元。



  对于年内不良贷款转让规模增长,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主要可能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个人类不良贷款批量转让试点机构范围扩大,更多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获得批量转让许可;


  二是理念转变,以往金融机构倾向于通过自身催收等方式来处置不良贷款,但部分金融机构为了提高处置效率选择进行批量转让;


  除上述两点之外,部分借款人信用情况恶化,部分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有所增多,导致转让需求增加,也是消费金融公司们当前批量转让不良资产的原因。


  02


  此前,惠誉博华在《2023年消费金融公司年度展望》报告中表示,2022年消费金融行业平均不良贷款率为2.22%,自2018年后首次回升;年末行业不良贷款余额为185.24亿元,同比增长23.58%,不良贷款余额增速超过贷款增速。


  2023年以来,市场优质资产稀缺,从几家头部消费金融公司公布的数据来看,消费金融行业的不良率普遍超过2%,有些公司虽不良率偏低,但也在持续增长。


  以招联消费金融为例,其于2021-2023年期间的关注贷款率分别为1.69%、2.34%、2.11%,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83%、2.22%和2.45%,逾期贷款余额分别为52.81亿元、67.29亿元和78.87亿元,每年核销的不良贷款规模分别为54亿元、103.52亿元和117.56亿元。


  2021年—2023年,中邮消费金融逾期贷款分别为19.9亿元、25.02亿元、34.65亿元;不良贷款额分别为10.23亿元、15.14亿元、18.7亿元;不良贷款率分别为2.31%、3.07%、3.16%。


  同期,其逾期90天以上贷款占比高达69.47%、74.61%和67%,其中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


  相比之下,杭银消费金融虽不良率较低,但2021年至2024年一季度末,其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74%、1.74%、1.72%和1.78%,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


  对于金融机构加快处置不良资产的行为,董希淼分析这既可以盘活存量资产,减轻发展包袱,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又有利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自身拓宽业务范围,围绕不良资产处置的主责主业,获得更多业务机会和收入,更好地助力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预计未来,所有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都将通过银登中心转让不良资产。不过,个人不良贷款业务平均折扣率和本金回收率持续下降,成交价格基本上在未偿本金一折以下。”冰鉴科技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诗强认为,对于消费金融公司来说,提升客户资质、控制不良贷款问题迫在眉睫。利率持续下行的大环境下,消费金融公司需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降本增效、控制风险。在贷后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消费金融公司更及时地了解客户资质变化,做到及时预警。


  03


  2022年12月30日,银登网发布了《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批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在原试点机构范围基础上,本次将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及信托公司、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纳入试点机构范围。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目前,国内31家已开业的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中,已有27家公司开立不良贷款转让业务账户。


  有媒体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0月14日,有13家消费金融公司在银登中心挂牌转让个贷不良资产包超过100期,资产总笔数超过200万笔,未偿本息接近200亿元,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其中,中银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北银消费金融3家未偿本息金额以及转让期数位居前三名。


  另今年上半年,银登网公布的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成交规模为321.5亿元,同比增长127.5%。其中,消费金融公司不良贷款转让成交规模65.2亿元,占比约20%。


  不良资产规模转让的增加,说到底还是平台资产质量的问题,这不仅反映出其在展业过程中存在的压力,也显示出行业风险的加剧。


  目前,消费金融公司正积极面对这一问题,除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处置不良资产之外,还增加了科技投入,努力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根据《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报告(2024)》,目前,消费金融公司大力推进金融科技的研发和创新,实现业务全流程的网络化、贷款审批决策的自动化、客户服务的智能化。


  其中,25家公司应用人工智能、14家公司应用机器人等最新科技,开展风险控制、贷后管理、运营管理、营销获客和客户服务,提高了业务覆盖范围、服务质量、运行效率和客户体验,这一转型不仅提高了信贷审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也有效减少了信用风险。


  因此,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平台们的努力,消费金融行业的资产可以得到质和量的双重增长。


责任编辑:高冉

消费金融公司

个人不良贷款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