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图片加载失败
  2. 发现网>旅游 > 正文
非遗 脱贫攻坚的文化力量
2021-01-07 11:06:20
文章来源
甘肃日报

  唐卡、砖雕、香包、剪纸、刺绣、洮砚……甘肃有着丰富多彩且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传承人一笔一画、一剪一刀间,传承的,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承载的,是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

  

  近年来,我省创新发展的“非遗+扶贫”模式,不仅让非遗实现活态化传承,更助力越来越多的群众走上脱贫致富路,成为脱贫攻坚中一支不可小觑的文化力量。

  

  一技在手,利己及人

  

  王新平,是传统制香工艺传承人。依靠这门技艺,王新平从个人作坊到家庭作坊,再到成立临夏市新平制香有限责任公司,实现年销售额超2000多万元,不仅自己受益,也带领周边群众脱贫。

  

  “既能照顾到家,又能挣到钱,挺好的。”35岁的章小红已跟着王新平干了14年了,“实行计件制,每月能挣两千六七百元呢。”

  

  不止章小红,自2018年成立以来,作为省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王新平的公司已吸纳73名当地务工人员就地就业,其中建档立卡户43人,占比一半以上。

  

  相较而言,作为国家级扶贫就业工坊,临夏砖雕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临夏青韵砖雕有限责任公司力度尤甚。

  

  该工坊自2018年11月挂牌成立以来,积极探索“公司+”模式,突出就业工坊实践性,“以工为主、以学促工、工学结合”,累计吸纳就业人员67人。

  

  这其中,近半数都是曾经的贫困户。从每天60-80元的学徒工,到两三年后每个月8000元的计件工人,再到月入1.5万元甚至更多的熟练工……在这里就业,收获的不仅是日益丰厚的收入,还有对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心。

  

  “每个月能拿到7000元左右。”临夏青韵砖雕公司职工张海林已在这里干了六年,很是知足,“再也不用各处打散工,收入也比以前好,还学了一门手艺。”

  

  “工人能挣到钱,企业才能挣到钱。” 临夏青韵砖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范祥军不无感慨,政策扶持多了,营商环境好了,产业工人收入和地位高了,临夏砖雕走出来一条生产性保护传承的良性路子。

  

  “非遗+扶贫”是我省文旅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截至目前,全省共设立各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106家,其中国家级、省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分别为2家、91家,涉及各级传统技艺类非遗代表性项目77项,分布在全省11个市州46个县区。

  

  2020年以来,这106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已吸纳5083人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255户2078人。

  

  “花样”培训,扶贫扶智

  

  如果说,历史上,非遗是“自生自灭”式发展,那么,新时代,非遗则是在“倍加呵护”下灿烂绽放。

  

  这其中,“花样”培训值得一提。

  

  2020年12月8日至17日,为进一步推动甘肃省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促进非遗保护传承全面融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促进非遗产品在网络时代的销售,省文旅厅委托兰州职业技术学院非遗学院在临洮县举办“甘肃省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技能培训班”,来自全省各地的35名雕刻技艺类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负责人聚在一起,深入学习网络销售技能。

  

  “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大雪纷飞……”2020年12月13日,刚学会拍摄小视频,洮砚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卢锁忠就迫不及待地在微信视频号发了一段家乡临洮县洮阳镇双联村的雪景。

  

  对于52岁的卢锁忠,这绝不是一场简单的追赶时髦,而是一次全新的尝试。

  

  “最重要的,是接受互联网的发展理念。” 卢锁忠之子卢广成告诉记者,相比于掌握网络技巧,对和父亲一样埋头手工技艺的非遗传承人而言,观念转变更为重要。

  

  从网店开设及运维、视频号开通及运维、网店搭建案例分析、小视频拍摄技巧与直播技巧……此次培训设置课程既“接地气”,又“干货”满满,自然深受欢迎。

  

  “扶贫就是扶智,我们要赋予他们的是脱贫的能力。” 负责此次培训的兰州职业技术学院非遗研究中心主任李雅敏告诉记者,培训课程设计前,进行了四个月的前期调研,发现非遗传承人的主要问题并非技艺,而是销售,“针对这种现象,培训班侧重实操,手把手教,面对面学,帮助大家拓展非遗传承发展的全新版图。”

  

  “首先,学习网络直播,把销量做上去;其次,带动更多年轻人研发新品,真正把竹编传下去,也带动更多人致富。”90后传统竹编技艺非遗传承人张照杰,其竹编产品精致实用,但苦于销售市场仅限于当地,他所带动的周边妇女,也仅能赚到一点零花钱,而这个培训让他有了新的视野。

  

  这样有“干货”、有实效的培训,并不少见。

  

  “全省非遗扶贫工作已成为我省文旅工作的新业态和新亮点。”甘肃省文旅厅副厅长周奉真告诉记者,依托西北民大、兰州交大、兰州文理学院、陇东学院四所高校,参与文化和旅游部非遗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兰州职业技术学院还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开展非遗专题教学与培训,2020年仅前三季度就组织培训507期,培训人数12509人次,学员月均收入接近2000元。

  

  唐卡、古建筑修复、木雕、临夏砖雕、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剪纸等非遗专题培训纷纷展开,一批“非遗+扶贫”带头人崭露头角,在助力当地精准扶贫、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多元开花,名利兼收

  

  非遗走向市场,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

  

  卢锁忠、卢广成父子拥抱互联网,从中获益的案例,值得借鉴。

  

  论洮砚雕刻技艺,卢锁忠数一数二;论洮砚销售,虽说在地域业内也算领先,但在儿子卢广成眼里,仅线下销售, “很不理想”。

  

  2017年,还在中央美术学院读大三的卢广成,就尝试着将父亲的洮砚作品推上网端。毕业后,又先后在淘宝、京东、拼多多等平台都开了网店,“2018年网店开始盈利,以100%的年增长率攀升,2020年销售额已超过100万。”

  

  “要了解消费者和市场的真正需求。”年轻的卢广成在如何开拓非遗市场方面,有着老到的见解和经验。他不会像父辈一样,把做砚台的边角料扔掉,而是雕一些小的砚台或把件,像化妆品试用装一样,便宜卖或直接送给消费者,“消费者试用感受到洮砚的好之后,自然愿意花更多钱买更大的砚台……”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青年一代与时代节拍同频共振,与自己的父辈形成“互补”效益。

  

  27岁的臧博是临洮非遗保护协会的会长,他不仅带领团队打造了独具特色的临洮手艺人村,还通过非遗传承人与村民“一对一结对子”的方式,带动村民加入非遗产品的生产加工,计划在手艺人村的基础上推出研学项目。

  

  薛智明自十三岁入洮砚一行,已是洮砚业界的“佼佼者”。可就读高三的儿子薛栋卫坚定地相信:“我将来肯定比父辈们做得更好”。

  

  眼里有光,心中有梦,有这样的青年一代接力,非遗未来定然可期。

  

  何况,还有政府的大力扶持与推动。

  

  或开展非遗购物节线下宣传活动,或积极参与“非遗云探店”活动,或携甘肃非遗作品、非遗扶贫工坊产品,先后参加全国性非遗展示展销活动……甘肃省文旅厅多措并举,让我省灿烂非遗多点开花,多元绽放。

  

  此外,甘肃省文旅厅还多方协调,与阿里、京东、快手、拼多多、美团等网上销售平台沟通,帮助48家省级以上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开设67家网店,或在各大平台委托代销,让陇原非遗产品走向更加广阔的世界。

  

  让广大“朋友圈”成为非遗“经济圈”,让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非遗,再不是被人遗忘的角落;非遗传承人,再不是被人看轻的手艺人;非遗传承与发展,也不再是一句空话。

  

  如今,非遗已成“百花园”中竞相绽放的“一枝独秀”;非遗传承人也因手握“绝活”,成各地“一宝”;而更多的人、更多的企业,也陆续加入非遗的生产性保护传承中来。

  

  涓涓细流,终成大海。或许每一个传承人带动的周边群众不多;或许,每一项非遗项目辐射的扶贫范围有限,可聚沙成塔、积水成渊,全省成百上千的非遗传承项目、成千上万的非遗传承人汇聚起来的力量,又岂能小觑。


责任编辑:王浩宇

非遗

文化

脱贫

旅游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