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王 娟】使古老文物能够在当代焕发出新的活力,是世界文博行业近年来的重要发展趋势。柏林的“杜佩尔博物馆村”就是一座在中世纪人类遗址上建立起的露天博物馆,它让数百年前的历史与文化在今天重新“活”了起来。
杜佩尔博物馆村占地面积约8公顷,通常只在每年的春夏秋三个季节开放,笔者第一次踏进这座露天博物馆时,仿佛乘着时光机穿越回到了中世纪。草地上散落着数座低矮的木质房屋,根据屋顶的形状可以判断出是日耳曼式或斯拉夫式建筑,即使身材不高的人也需要弯腰低头才能通过小门进屋。屋内空间狭小,布置着中世纪时的物件,可以直观了解到当时人们的饮食起居状况。每间屋子都只在墙壁开一扇小窗或在屋顶处留有一个通风口,因此光线略显昏暗,弥漫着淡淡的潮气和霉味。
杜佩尔平原位于柏林的施特格利茨-策伦多夫区与勃兰登堡州交界处,这里现在是一片沼泽自然保护区。1939年,有个孩子无意中在丛生的草木间找到了一些陶器碎片。直到1967 年,由德国科学基金会提供资助,在杜佩尔平原上的考古挖掘工作才正式开始。一个马蹄形状的人类定居点遗迹得以重见天日,并出土了大量陶制器具。经研究,这片小村落里曾经生活着一群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这段历史可以追溯到1170年至1220年间。1975年,“杜佩尔博物馆协会”成立,希望在遗迹原址上建立一座“活生生”的博物馆。根据考古研究结果,博物馆协会使用天然建筑材料修建了村子的围墙、村民居住的房屋、工匠的作坊、村里的公用水井、谷仓、烧窑等,完全还原了这个村落在12世纪时的样貌。
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杜佩尔博物馆村会举办特别活动,以互动体验的形式展示中世纪的风土人情与日常生活。笔者参加了名为“生活在中世纪”的主题导览,跟随讲解员参观了制陶、编织、染线、烤面包、冶铁、铸铜、炼制木焦油等手工作坊。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博物馆协会成员和志愿者们身着当年的服饰,扮演中世纪手工艺人的角色,他们不仅现场演示了各项手艺的全过程,还为观众详细介绍了原始器具的使用方法和技术细节(如图)。观众可以随时进行提问,甚至亲自上手操作一番,笔者也尝试了用手动石磨研磨谷物、用简易纺纱机梳理羊毛、用陶土揉捏小物件等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杜佩尔博物馆协会自成立以来,成员们一直以分工明确的小组形式开展工作。比如,“服装”小组使用亚麻布、羊毛等天然材质,设计制作工匠演员穿戴的服饰,并为观众提供中世纪服饰相关知识。“纺织”小组负责对绵羊原毛进行加工,利用手动纺纱机以中世纪时的技术纺制纱线,手工编织帽子、腰带、袜子、手套等。“染色”小组则用天然染料为织物染色,他们专门种植了茜草等染料植物,也收集荨麻、桦树叶、蘑菇、地衣、树皮等野生植物材料。“陶器”小组运转着以脚踩方式驱动的陶艺转盘,在制作陶瓷器皿的同时,也对古陶片和黏土的成分进行分析,并实验不同窑炉的结构和燃烧过程。“美食”小组的工作最有意思,他们采摘博物馆园子里的野生啤酒花、绣线菊和迷迭香,酿造出了中世纪的草药啤酒和蜂蜜酒,将这些几乎被遗忘的古老饮料带回了现代。
目前,杜佩尔博物馆村也是一所具有国际资质的实验性考古学中心,致力于深入研究中世纪村庄的建筑技术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如何将研究成果用简单易懂、生动鲜活的形式传播给市民。
柏林
露天博物馆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