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暑期和“七一”的到来,暑期红色旅游持续升温。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年轻游客和亲子客群更愿意参与到红色教育、红色旅游中来。红色旅游的定义范围和内涵也在不断拓宽,除革命旧址、纪念馆、先烈故居等传统红色景点外,去海南文昌观看火箭发射,或是去贵州的中国天眼FAST感受大国重器带来的震撼,成为新时代红色旅游衍生出的新亮点。
专家认为,近期,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好转以及多重利好政策的相继出台为暑期旅游市场注入一针“强心剂”,红色旅游也迎来了出行旺季,呈现出近程“微度假”、出游人群年轻化、红色旅游地分散化和集聚化并存、红色旅游业态多元化等特征。
红色旅游趋于周边本地化、年轻化
“近年来,80后、90后逐渐成为旅游市场的主力军,其对红色旅游的热情也不断增长。尤其是随着红色旅游模式的创新和发展,红色旅游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不断增强,红色旅游市场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与此同时,红色旅游所承载的红色历史和红色精神具有很强的教育性,越来越多家长愿意带孩子参与到红色旅游中。”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副教授王金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携程数据显示,暑期红色旅游景区门票增长5倍,88%的游客选择本地周边红色旅游,80后最爱红色旅游占比41%,亲子家庭红色旅游占比近三成。马蜂窝数据显示,近一周“红色旅游”搜索热度攀升300%,红色教育基地、名人故居、红色纪念馆等寓教于乐的场所,是年轻游客和亲子客群最关注的三类红色旅游景点。途牛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预订红色旅游产品出游的用户中,年龄在35岁以下的用户占比超过70%,亲子家庭占比接近40%。红色旅游已成为众多年轻人、亲子家庭出游度假的新常态。
江西财经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胡海胜认为,红色旅游深受年轻游客和亲子客群欢迎,一是年轻群体对于红色文化的认同度在提升,红色文化教育在年轻人心中有了更重要的地位;二是家庭群体结构和消费意愿渐趋理性,在游乐中更加注重红色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教育意蕴;三是红色旅游景区景点更加好玩,旅游业态更趋多元,更容易深入到年轻游客和亲子客群的心中,沉浸式体验感更强,科技元素更丰富;四是大众传播媒介有了更好的引导,新媒体手段激发了人们红色旅游消费意愿和潜能。
“去年建党百年的系列纪念活动,将红色旅游发展水平推上了新高度。”湖南师范大学教授许春晓告诉本报记者,近年来,红色旅游出现了一些新变化。首先,高科技普遍融入红色旅游的产品中,使红色文化的展现形式变得生动活泼,成为社会各界喜爱的文化消费品,特别是一些大型红色旅游演艺节目成为文化消费热点。其次,红色旅游活动设计的文化创意色彩越来越明显,出现了剧本杀等全新的体验形式。第三,红色旅游与相关内容融合越来越深入,使红色文化更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契合人们的精神需要。
新文创激活红色旅游市场
近年来,将红色旅游与影视作品、热门IP巧妙结合,打造出年轻人感兴趣的新文创,也是传统红色景区激发市场活力的有效创新手段。
在许春晓看来,激活红色旅游市场,应守正创新。守正是第一位,精准表现革命精神、完整传承红色基因是前提。文创要契合需求、贴近生活,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时尚的形态艺术呈现。应高度重视文创的作用,设计出红色旅游精品,更好地服务红色旅游发展。
胡海胜也认为,在守住红色文化底线的基础上,可以充分发挥新文创的魅力,创造出更多适应新时代年轻人的新业态、新产品。
王金伟建议,激活传统红色旅游活力可从三方面着手。一是深入挖掘红色旅游景区历史内涵,并将其融入文创设计。二是全面拓宽红色文创产品营销渠道,灵活运用新媒体平台拓宽产品受众,实现红色旅游产品的推广。三是通过数字技术赋能红色文创产品创新,运用VR、AR等技术创新产品类型,赋能红色文创产品。(李晓红)
暑期
红色旅游
年轻化亲子化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