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图片加载失败
  2. 发现网>旅游 > 正文
样本解读:陕西袁家村旅游产业“长红”背后
2023-11-21 09:30:32
文章来源
济南时报

  咸阳礼泉袁家村是陕西省内持续火热的乡村旅游新名片,也是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昔日只有两百余人的“空心村”,何以吸引到三四千外地人在此创业就业?日前,记者来到袁家村实地进行了探访。


  虽然已经进入旅游淡季,但袁家村内依旧人头攒动,不少店铺门前还排起了长队。袁家村村委会副主任王琪告诉记者,过去袁家村也走过很多弯路,从20世纪70年代起,袁家村先后经历了造田治穷、工业致富、旅游强村三次变革转型。


  直到2007年左右,袁家村才真正换了新颜。据介绍,之后经过总结经验发现,乡村旅游的核心关键词是“农民”,其实就是让农民干自己最擅长的事。


  “村里发挥历史上形成的积淀特色和独特优势,以关中民俗文化为底色打造乡村旅游综合体,在推进农旅融合、产旅融合、文旅融合、治旅融合等方面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新时代实现乡村振兴的‘袁家村解决方案’。”王琪进一步补充说。


  换言之,袁家村吸引人口回流的原因,是靠着发展旅游业,并反哺第一二产业,进而让这个位于陕西省礼泉县烟霞镇的村庄实现了“逆袭”。


  记者实地探访发现,作为“旅游小镇”,袁家村的核心仍是餐饮。所以下功夫最多的依然是袁家村餐饮,“前店后厂”“一店一品”都是袁家村成功的核心之一。


  换句话说,“前店后厂”即为明厨亮灶,在袁家村无论是现做现吃的面食、炒菜,还是麻花、香醋这类副食,游客都可以全程看到制作过程。而“一店一品”则很大程度避免了商户之间的同质化竞争。


  后期随着游客逐渐增多,食品原材料消耗增加,袁家村便开始着手建厂房做食品加工业,这一背景下,邻村村民种的农产品也有了稳定的销路,袁家村便走出了“三产带二产促一产”的三产融合发展路径。


  袁家村选择了酸奶、油、辣子、醋等8家经营稳健、收益较好的作坊先行探索股份制改造,经营者自留20%~30%股份、全体村民分享剩余股份、村集体不占股,保障了全体村民的整体收益。目前,袁家村已建成32家农民股份合作社,实现了“人人是股东、户户有分红”。


  如今的袁家村,创新发展成就斐然、硕果累累,探索出了破解“三农”难题、实现乡村振兴的新路径,真正实现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据介绍,去年袁家村年接待游客量达66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0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5万元以上。而今年有望再上一个台阶,今年前三季度,袁家村接待游客量已超过600万人次,全年旅游人数有望首破1000万人次。(来源:济南时报记者张博)


责任编辑:林林

样本解读

陕西袁家村

旅游产业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