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在渭河以北五陵原上,秦宫汉墓遗址接续入眼;徜徉于古城西安街头巷尾,传统与现代的互文随处可感……行走在文化厚重的三秦大地,多元化的旅游场景,令不少游客流连忘返。
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近年来,陕西提出“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等发展目标。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提升服务便利化水平,陕西正努力为海内外游客打造“诗与远方”的美好体验。
以文塑旅
“追着文物去旅行”渐成潮流
站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一尊陶俑前,英国游客塔米拉屏住呼吸。“他已经‘2000多岁’了,但盔甲和头发上的细节依然清晰可见。”塔米拉不禁惊叹,“令人难以置信!”
这是陕西旅游中的寻常一幕。作为享誉世界的文化胜地,陕西拥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近5万处,国有可移动文物收藏单位共收藏文物774万余件。在这座“天然历史博物馆”,文博场所与游客的“双向奔赴”正愈发热烈。
5月18日,全景展现秦汉文明缘起、发展和贡献的专题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正式向公众开放。石铠甲、杜虎符、鎏金铜蚕……一件件精美文物,无声诉说着中华文明的璀璨夺目。
“秦汉馆基本陈列‘天下同一——秦汉文明主题展’采用主、辅两条平行线索进行叙事,主线讲述秦汉文明,辅线展示同时期世界其他地方的古代文明,以此构架出文明交流互鉴的对话空间。”策展人彭文说。自去年底试运营以来,秦汉馆已吸引30多万游客先睹为快。
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推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文物主题游径建设,积极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陕西擦亮文化金字招牌,积极推进文物活化利用和文旅融合发展,全省博物馆年均举办展览800余个,吸引观众4900余万人次,“追着文物去旅行”渐成时尚。
深度融合
“文旅+”催生新业态
夜幕降临,大雁塔脚下人头攒动。走进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恍若置身唐长安城市井街巷:酒肆茶铺鳞次栉比,霓裳羽衣舞步翩翩。游客大多身着汉服,外国面孔不时可见。
今年以来,这个沉浸式唐风文化主题街区已接待来自美国、日本、俄罗斯、韩国等国的游客超过6000人次。
“既有保护完整的历史遗存,又有可体验、可互动的文旅产品,这是陕西文旅的独特魅力。”西安卓恒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刘黎征说,今年公司在安排入境游行程时,在兵马俑、古城墙、大雁塔的“老三样”基础上,特意增加了穿汉服、看演出、体验非遗的“新三样”。
到访西安的第一夜,英国游客大卫·威廉姆斯惊喜连连。他观赏了唐文化主题演出,换上汉服在大唐不夜城漫步,一路与中国游客热情致意,“百闻不如一见,这座城市的繁华与文化底蕴让我赞叹。”
“相比过去走马观花式的参团游,如今境外游客更青睐生活化、沉浸式的深度游。逛庙会、赶大集、书法研学游,都出现在他们的需求清单上。”西安海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冯高悬说,公司为此专门成立了定制部门,提供8种语言服务,以满足境外非团队游客的个性化需求。
不只有西安。在圣地延安,《延安保育院》等红色剧目一票难求;在宝鸡,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等景区内游人如织;秦巴深处,马拉松比赛、自行车赛与绿水青山相伴相依……放眼陕西,旅游与文化、工业、体育等跨界融合,正不断催生新业态、提供新体验。
敞开怀抱
迎接八方来客
当地时间4月29日,陕西文化旅游推介会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成功举办。优美多姿的舞蹈《绿腰踏鼓》与《霓裳羽衣舞》在多瑙河畔上演,令当地观众近距离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
今年以来,陕西在意大利、德国、俄罗斯、美国等地举办文旅推介活动,热情向海外游客发出邀请。
“走出去”带来“引进来”。作为享誉世界的文明古都,今年1-4月,西安接待入境游客13.25万人次,入境游市场日渐回暖。
“西安专门针对不同目标市场开发特色旅游线路,如面向日本游客的研学游、欧美游客的历史文化游和韩国游客的秦岭山水游等。”西安市文旅局对外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张蕊说。
如今,各国游客前往陕西旅游也更加便捷。截至目前,陕西已实现中亚五国航线全覆盖,恢复与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等国的航班,航线网络不断织密。西安市五星级、四星级饭店及西安城墙、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华清宫等主要景区完成外卡POS机布设工作,并逐步向全省各地推广。
“兵马俑的故乡欢迎您。”陕西省文旅厅厅长高阳说,按照规划,陕西力争到2025年,年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9亿人次。
(来源:新华社记者陈晨蔡馨逸王佳琳)
兵马俑故乡
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