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图片加载失败
  2. 发现网>出行 > 正文
我们跨川越野而来
2021-04-19 09:15:22
文章来源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2017年,复兴号在京沪高铁正式双向首发。上线以来,复兴号凭借颜值和性能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尤其是它的平稳性赢得广泛赞誉,硬币在复兴号上竖立不倒的小视频刷爆朋友圈。

  

  一个400多吨的庞然大物,为什么能够以350公里的时速,相当于每秒100米的速度,平稳地飞驰在两条巴掌宽的钢轨上?

  

  实际上,高铁包含了高速动车组列车和铁路轨道,即所谓的线上和线下两个部分,线上部分主要是车,线下部分包含了接触网、桥梁、轨枕、隧道、路基几个部分。除了乘客平时常见的线上部分,线下部分也非常重要。

  

  地基不牢,地动山摇。作为一项基础性、先行性工作,把地质功课做足做好对于高铁建设极端重要。我国地质构造复杂,被公认为复杂性全世界最高。而高铁远距离运行的特点,决定了它途经地带往往不是单一的地质现象,规划施工面临更多的难题和挑战。

  

  以京沪高铁为例。中国铁建铁四院作为京沪高铁徐州至上海段勘查设计单位,承担了项目前期大量的地质勘查任务,用技术创新破解了京沪线水系多、地质条件复杂等诸多难题,为京沪高铁的快速平稳安全运行提供了坚实基础。例如,围绕沿线路附近分布的重大工程地质和岩土工程问题,首次开展了针对高速铁路技术标准的专题研究、论证,进行了详细的综合工程地质勘查、评价,为确定线路方案、工程类型比选、工程设计提供了翔实的依据和参数,从根本上保证了线路的安全。

  

  难题一个接着一个,技术创新也一轮接着一轮。据统计,铁四院在结合京沪高铁勘查设计中主持承担了43项原铁道部科研课题,自主创新技术就达41项。

  

  铁四院先后4次对京沪高铁组织了大规模勘查设计,摸清了京沪高铁徐沪段沿线600余公里的“家底”,确定了最为关键的线位与站位;编制完成了《京沪高速铁路设计暂行规定》等多本技术规范,为高端起跑的中国路“划好了跑道”;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高速铁路软土路基试验段,掌握了应对软土沉降处理等种种“疑难杂症”的“撒手锏”,将路基沉降控制在15mm以内甚至是零沉降。

  

  2010年12月8日,在枣庄至蚌埠段京沪高铁建设先导段上,动车组创造了486.1公里/小时的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时速。从上世纪90年代初设计与研究开始,到2011年京沪高铁正式通车,铁四院设计人员为这条线路奋斗了21年。

  

  跨川越野,迅走疾行,京沪高铁终于成为中国版图上的崭新地标。(中国铁建铁四院副总工程师 孙红林)


责任编辑:张慧

京沪高铁

复兴号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