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倒逼信托转型 且看各公司如何应对?
2020-06-23 08:34:17
文章来源
信托百老汇

  近日,银保监会下发了关于信托公司风险资产处置相关工作的通知,重点要求信托公司加大表内外风险资产的处置和化解工作,对压降信托通道业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要求信托公司压降违法违规严重、投向不合规的融资类信托业务,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同时面对三大任务,身处转型期的信托公司如何应对?数位业内人士向信托百佬汇记者表达了他们的看法。

  

  要么转型,要么趴下

  

  “要么向股权投资转型,要么向标准化资产转型,要么向服务信托转型,再要不然就趴下。”某信托公司高管表示。

  

  上述人士表示,对于已经完成增资,且已对标品业务、股权投资业务、服务信托等布局的信托公司来说,压降非标融资业务规模只是利润下降,活的没有之前好的问题。但对于靠资金池、TOT等隐藏风险的信托公司来说,这次压降非标融资和处置风险对它们而言就是生存问题了。

  

  6月19日,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坚持“去通道”目标不变,继续压缩信托通道业务,逐步压缩违法违规的融资类信托业务,巩固信托业乱象治理成果,引导信托公司加快业务模式变革。

  

  “这个决心是明确的和坚定的,压降通道业务和融资类信托业务,不仅过去要求压,现在要求压,今后还会要求压。”上述负责人称。

  

  做精做细融资类业务

  

  北京某资深行业观察人士表示,做精做细融资类业务也是应对方法。

  

  上述人士补充说道,一是针对融资类业务还是要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和专业水平,强化风险管控能力,把这块业务做精做强。二是转型发展,持续强化创新转型,针对服务信托、证券投资信托等融资类以外的信托业务,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三是针对存续的风险项目,还是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快处置,降低发展包袱,轻装上阵。

  

  从融资类信托这类具体业务来看,广义的融资类信托既包括通道类融资信托业务,也包括信托公司主动管理的融资信托业务。

  

  据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重点压降两类融资类信托业务:一是各类金融机构借助信托通道开展监管套利、规避政策限制的融资类业务;二是信托公司偏离受托人定位,将自身作为“信用中介”,风险实质由信托公司承担,违法违规开展的融资类业务。

  

  上述负责人强调,此次压降工作坚持区分轻重缓急,按照有保有压的原则,重点压降违法违规严重、投向政策限制性或禁止性领域的融资类业务,支持开展投向中小微企业、科创企业、“两新一重”建设领域的融资类业务。

  

  应时之举,应势之举

  

  上海某资深从业者认为,从宏观层面来讲,压降信托规模可以去除无效金融供给,减少资金空转和监管套利,减少金融泡沫,让机构的资产质量更真实,让各类机构强化风控能力建设。压降的过程中,不同机构有不同的流动性管理能力和资本补充渠道,这和小马过河是一个道理;对信托公司而言,压降融资类信托规模是应时之举,也是应势之举;从时间上看,资管新规过渡期将尽,信托行业还是观望不前,有重回老路的想法,不换思想就换人。在应对疫情等复杂局面和经济增长不确定性的形势下,压降融资类信托规模的政策一定,人心就齐,很多公司内部改革转型就有了底。

  

  上述人士还表示,处置风险资产是关键,金融的本质是经营风险。处置风险资产的成败,基本决定了信托公司能否活下来,将是各家公司的头等大事。自身资本实力强的信托公司可以通过不良资产转让、核销迅速完成。资本实力偏弱的信托公司可能要咬紧牙关请收,推动风险实质化解;否则需要股东引入战略投资人参与增资。

  

  “压降融资类信托的过程,对信托公司来说不痛,对前台中台从业人员来说是一次阵痛,一次转型,要拿出高考的学习状态补课;化解风险,对信托公司高层来说是一次大考,需要向股东和监管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他说。


责任编辑:

信托

转型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请联系本网。

  • 京ICP备05049267号

  • 京ICP备05049267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063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