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通道”加码 信托公司部分融资类业务被“叫停”
2020-06-28 08:44:32
文章来源
中国经营网

  资金信托新政还未落地,信托公司的融资类业务又面临强监管。6月18日开始,市场上传出融资类业务将全面被叫停的消息。

  

  6月21日,一位头部信托公司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证实,目前信托公司融资类业务的确是被叫停了,但仅涉及部分公司,并非全行业都不能做。“主要是前期比较激进的公司,融资类业务做的规模比较大,此次监管中被重点点名,这类公司要暂停融资类业务。”

  

  据了解,融资类业务主要包括通道类和主动管理两种,此次被叫停的主要是通道类融资业务。中国信托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全国68家信托公司受托资产规模为21.33万亿元,其中融资类信托余额为6.18万亿元,占比28.97%,较2019年底增加0.35万亿元。

  

  “因为目前信托公司大部分非标业务主要集中在通道类,而通道业务往往更看重信托公司的资质和行业资源,所以头部信托公司中这类业务占比较大,受此影响,短期内其他公司的相关业务也会做出调整。”上述信托公司人士告诉记者。

  

  压缩“非标”比例

  

  消息一出,随即引起市场各种热议。

  

  一位信托公司人士收到的邮件通知称,目前银保监会已经给各地监管局发了邮件,没有在中信登报备成功的融资类业务将受到影响。

  

  对此,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监管政策不会一刀切停止信托公司开展融资类信托业务,而是逐步压缩违规融资类业务规模,促使其优化业务结构,直至信托公司能够依靠本源业务支撑其经营发展。

  

  该负责人介绍,融资信托业务需要重点压降的有两类。一是各类金融机构借助信托通道开展监管套利、规避政策限制的融资类业务;二是信托公司偏离受托人定位,将自身作为“信用中介”,风险实质由信托公司承担,违法违规开展的融资类业务。

  

  记者了解到,此前银保监会下发《关于信托公司风险资产处置相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作为落实资管新规后的具体监管举措,《通知》对信托公司提出了“三位一体”的工作目标,重点是要求信托公司加大表内外风险资产的处置和化解工作,其次对压降信托通道业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再次为要求信托公司压降违法违规严重、投向不合规的融资类信托业务。

  

  上述头部信托公司人士坦言:“目前行业大趋势是要压降融资类业务的整体规模,此次监管暂停部分公司业务,对整个行业来说,预计那些没有被叫停的公司,近期也会对相关业务做调整。”

  

  收到邮件的信托公司人士则表示,融资类业务暂停的消息在市场传开后,影响较大的是产品交易结构的设计。“如果产品委托人是金融机构,那么底层资产是标准化产品的可以归类为投资类,但底层如果是非标,要么暂停要么归类为事务管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归为事务管理,则属于金融同业通道,将占用通道额度。”

  

  在严监管背景下,信托公司“去通道”目标不变,这意味着,金融同业通道额度也会受限。银保监会相关人士表示,压降通道业务和融资类信托业务,不仅过去要求压,现在要求压,今后还会要求压,这个决心是明确的和坚定的。

  

  在多位信托公司人士看来,未来融资类信托业务将更多由管理规范、风险控制能力强、资本实力强的信托公司开展,保证受托履职到位,业务风险可控,真正实现“卖者尽责、买者自负”。

  

  对此,中国信托业协会特约研究员简永军认为,信托公司应该积极主动作为,转变融资类业务的发展模式,利用信托公司在客户经营、信托贷款、受托服务、投资管理和财富管理方面的优势,打通融资类业务的链条,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综合化的金融服务。

  

  家族信托任重道远

  

  尽管监管部门强调融资类业务并不采取一刀切的策略,但市场情绪普遍悲观,受融资类业务暂停消息影响,预计信托基本面短期较难出现拐点。

  

  对于市场来说,随着资金信托和融资类业务的双双“受限”,家族信托、慈善信托以及企业年金信托等产品被寄予厚望。上述信托公司人士也建议,如果融资类业务中的委托人是自然人,那么可以考虑设计为家族信托。

  

  然而,相对融资类产品,家族信托等产品普遍具有专业性强、产品设计复杂、人才要求高等特点,单从规模上看,短期内似乎并不能撑起非标“缺口”。

  

  普益标准的报告认为,目前国内家族信托仍处于探索起步阶段,主要有信托公司主导模式、银行主导模式、银行和信托公司合作、保险公司与信托公司合作、信托公司与第三方机构合作等5种模式。

  

  上述头部信托公司人士介绍,目前市场上主要以信托公司主导模式为主,由于受国内法律制度的约束,目前能够直接纳入家族信托计划的资产类型主要是货币资产,也就是家族信托必须以现金为主,可适当打包债券、理财产品和股票等金融资产。

  

  由于底层资产类型的限制,家族信托业务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瓶颈。

  

  华澳信托相关负责人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从信托公司的角度来说,信息科技的运用,是家族信托业务发展中的短板。对于大多数传统金融机构而言,投研能力薄弱、信息安全隐患、数据治理低效等核心痛点尚未完全解决,家族信托极高的私密性要求、信托合同的安全性、线上线下存储成本控制未得到有效保障。

  

  更为重要的是,从监管及市场的角度看,目前政策对信托财产权属、税收等基础建设也还处于缺失状态。

  

  普益标准信托研究员吴红丽认为,在现有《信托法》体系下,家族信托的财税制度、信托财产独立性和双重所有权问题尚有待解决,因此存续的家族信托种类多为资金型家族信托以及保险金信托,这更偏向是一种资产配置、财务规划等在内的一项综合金融展业模式。

  

  在她看来,当前存量家族信托对股权、不动产和慈善等类型的产品涉及较少,因此和海外通常意义上以传承作为特殊目的而设计的产品还有差距。

  

  6月10日,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2020年一季度信托数据。该数据报告指出,投资信托、服务信托和财富管理是信托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信托公司要加速回归本源,在家族信托、慈善信托、员工持股信托、遗嘱信托、企业年金信托等方面充分发挥出信托制度的魅力,大力开展服务类信托业务。

  

  然而,对于家族信托来说,只有相关司法制度不断完善后,信托的独立性才能得到更有效的保护。


责任编辑:左星月

信托

融资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请联系本网。

  • 京ICP备05049267号

  • 京ICP备05049267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063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