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系保险信托都表现平平 若拿到券商牌照能否做好?
2020-06-29 08:56:37
文章来源
澎湃新闻

  一石激起千层浪。

  

  证监会要向商业银行发放券商牌照的消息引起市场的“兴奋”。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在6月28日晚间回应称,目前没有更多的信息需要向市场通报。该发言人还表示,发展高质量投资银行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资本市场发展决策部署的需要,也是推进和扩大直接融资的重要手段。关于如何推进,有多种路径选择,现尚在讨论中。不管通过何种方式,都不会对现有行业格局形成大的冲击。

  

  都说券商牌照的红利已经没有了,那这块牌照对银行的价值在哪里?银行真的能做好券商业务吗?对于行业格局将带来哪些影响?

  

  券商牌照对银行的价值在哪?

  

  向银行发放券商牌照的消息此前早已有之。2014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到,支持符合条件的其他金融机构在风险隔离基础上申请证券期货业务牌照;支持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与其他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以相互控股、参股的方式探索综合经营。当时,市场一度认为商业银行有望获得券商牌照。

  

  在当前的环境下,券商牌照的红利逐渐消失。对于银行而言,这一牌照又有哪些价值?兴业研究首席金融行业分析师孔祥和兴业银行(15.840, 0.00, 0.00%)首席策略师乔永远发布研报称,券商对银行业绩贡献较低,更应看重借助该牌照参与股权资产的价值。

  

  若以简单财务指标看,很难增厚现有银行业绩。以2019年行业收入为例,银行业实现营业收入近6万亿元,而证券业仅3600亿元,即使牌照放开银行系券商获得50%现有业务份额,这对银行营收增厚约2.5%-3.5%。同时,证券业受资本市场周期波动较大,市场低迷期ROE中枢仅6%,平稳期在10%左右;而银行业盈利能力可以借助拨备有效平滑,ROE普遍可以维持在10%以上。

  

  但上述研报认为,但券商可以成为银行在新资产的转换器和领航人。从在港银行系券商实践看,相关平台不仅可以开展海外承销业务,与海外分行实现联动,也能通过境内子公司开展PE/VC等股权投资业务,成为母行“投贷联动”的重要平台。

  

  银行真的能做好券商业务吗?

  

  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框架下,金融行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以银行业为例,根据《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证券经营业务,不得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在这一监管限制下,已有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维权)、招商银行等多家商业银行绕道境外控股证券公司,一般冠以“某银国际”。其中,中国银行又通过中银国际控股中银国际证券从而获得内地证券承销牌照,可以进行香港和内地券商业务。

  

  与保险、信托、证券等机构相比,银行业机构体量大、资源充足。那么,银行真的能做好券商业务吗?

  

  东吴证券银行首席分析师马祥云认为,对于投行业务,激励机制的差异不会明显制约银行发展投行业务的能力,看好资源优势强大的大型银行有能力快速拓展投行业务。目前大型券商投行部的激励模式基本是“个人底薪+团队项目收入决定年度奖金”,而银行客户经理按照每笔信贷业务的模拟利润获取提成。

  

  虽然总体上银行激励机制吸引力略低,但2017年资本市场严监管以来,大型投行的平台与品牌优势已经越来越显着(对个人资源的依赖逐步弱化),未来随着投行更加复杂化(融合并购重组、直投等),“个人资源转向平台资源”的趋势会更明显。

  

  但对于主动投资管理类业务,马祥云在研报中表示,诸如资产管理、基金、自营投资、研究等,认为市场化激励机制和人才资源仍将是发展核心,目前大量优秀的主动投资管理人仍然集中于公募或大型私募基金公司。因此在主动投资及研究领域,预计短期内银行相对固化的激励机制会制约其发展效率。

  

  兴业研究孔祥团队则认为,控制券商后,投行牌照具有最大的协作想象力。券商现有主业中,经纪(营收占比约25%)依靠流量,自营投资(占比约40%)和资本中介(占比约15%)业务依托资本实力,相关业务更多依靠银行在流量和资本端“输血”而非“补血”。

  

  目前银行投行业务主要服务银行间市场债券融资主体,获得券商牌照有助于补足在权益和股权类产品的短板。一方面银行做媒,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整合金融产业链上仍处于核心位置,通过交易、支付和结算,银行覆盖了最多的企业客户和居民,如银行可以通过投行服务连接企业,通过资管业务联系居民;另一方面券商脱媒,权益融资、并购重组、市值管理、股权激励等都可以成为投行为银行客户赋能增值的方向。

  

  对现有行业格局冲击多大?

  

  体量巨大的银行业进入券商行业,是否将对现有格局形成冲击?

  

  正如本文开头提到的,官方的定调是:不会。

  

  天风证券非银金融团队在研报中直接点出,银行系非银金融机构目前难以对行业造成较大冲击。银行系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经过了长期发展,目前难以对保险和信托行业造成冲击。保险龙头仍是老七家,信托龙头仍是中信、平安、华润等。同时,目前的银行系证券公司(中银国际、国开证券)仍未对行业产生较大冲击。原因既在于银行系机构本身的机制,也在于国企集团的业务“协同”存在一定难度。

  

  国盛证券分析师马婷婷认为,对银行而言,短期带来的增量空间有限,仍需时间积淀,中长期看将有效提升综合竞争力;对证券行业来说,未来部分券商可能被大型商业银行收购,各家需找准自身定位,进行差异化发展。

  

  银行会选择什么途径获得券商牌照?

  

  马婷婷指出, 相比于银行新设券商来说,银行直接通过并购重组直接获得券商牌照效率更高,可快速展业,未来不排除部分券商可能被大型商业银行收购进行改革试点的可能。对于券商自身来说,由于银行拿到券商牌照后形成具有强大竞争力的“航母级券商”仍需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内,券商应积极修炼内功,根据自身禀赋寻找差异化发展路径。

  

  但值得注意的是,就银行自身的调性来看,理财子公司、债转股子公司等均为其出资设立的。因而,也有不同的意见。

  

  马祥云在研报中称,银行或将直接设立子公司聚焦投行业务。银行向来偏好直接设立子公司,因其资本实力雄厚且本身就设有投行部门(开展银行间市场债券承销等业务),参考2016年以来国有大行分别以100亿注册资本设立债转股子公司直接切入AMC领域。银行收购现存中小券商的可行性较低,因为很多券商的控股股东为地方政府或国企,本身出售牌照意愿有限,而兼并规模过小的民营券商又面临不必要的整合风险。

  

  中信建投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赵然等人发布的研报认为,为了实现真的航母级券商,从0做起(银行自主申请券商牌照),或并非最优选择;若成为证券公司的财务投资人,对比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的ROE,由于杠杆率的约束,实际券商的ROE明显低于银行,业务协同的价值能否实现银行及被投券商彼此ROE的提升,值得深度评估。


责任编辑:

信托

理财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请联系本网。

  • 京ICP备05049267号

  • 京ICP备05049267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063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