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资管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资管新规下,伴随着中国现代金融业诞生与成长、拥有21.28万亿元规模的信托业如何实现转型升级,重塑核心竞争力?
9月15日,在由上海证券报主办的“2020年上海证券报资产管理高峰论坛”上,就“行业转型深水区,信托公司如何重塑核心竞争力”这一话题,来自信托业的高管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资管新规下的行业优势
翟立宏:2018年资管新规落地之后资管行业发生深刻变革,站在行业转型的关键节点,信托业相比其他资管行业的优势在哪里?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田吉申:资管新规的出台顺应了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信托公司要结合资管新规进行调整和转型。首先要回归到自身制度的优势,其次要回归资管新规下牌照的优势,再者就是要继续发挥财富管理的优势,体现出信托牌照的独特功能,这是转型的主要方向。
张德荣:应该从信托制度的认识和实践两个维度来看待信托公司的优势。第一个优势是信托公司对信托制度的认识和实践最早、行业自律和监管也最全面;第二个优势是信托公司对信托制度的运用更广泛、更深入。因此,信托业要结合自身积累了41年的经验和教训以及每家公司的资源禀赋,在这个基础下开拓创新,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打造行业的护城河。
孔祥清:财产隔离是信托的独特标签,跨实体、证券、货币市场多领域投资是信托的广泛性。信托结构设计灵活则体现了信托的适用性,每家公司的股东背景、所在市场、覆盖地域都有各自的特色,接下来要围绕“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发展宗旨形成适合于自己或者客户群的核心竞争力。
岳增光:信托行业要发挥比较优势,更多关注市场端。过去我们更多的业务是以非标为主,随着行业的转型发展,资产方面要从非标业务向标准化业务转变,贷款向投资转变,信托行业与其他金融业态既有竞争又有合作,但合作大于竞争,要各自发挥比较优势来为资管行业作出更大贡献。
郭庆卫:信托公司在整个行业重塑信托文化、建立信义文化的当下仍有相当大的优势。相比其他机构,信托公司除了传统资金信托之外,还可以做服务信托、家族信托、慈善信托等,行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结合自身禀赋打造主动管理能力
翟立宏:该如何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打造主动管理能力,在下一阶段的发展中脱颖而出?
田吉申:作为国内68家信托公司中最年轻的一家、同时也是一家民营信托公司,民生信托从2016年上半年就开始转型,整体思路与之后出台的资管新规不谋而合,未来我们将努力根据信托公司牌照上赋予的功能来拓展业务。
不同的金融牌照有各自的功能,都是当前经济形势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觉得每家信托公司根据各自的资源禀赋,从不同角度诠释信托牌照的功能、价值和意义,这才是最有价值的一点。
张德荣:结合大资管和监管的趋势,现在我们能做三件事:一是非标投融资;二是标准化投资,包括固收类和资产配置类产品;三是服务信托。在非标业务向标准化转型期间,我们原有的组织架构、人才储备、绩效考核都得调整。
孔祥清:作为中国宝武集团旗下的信托公司,华宝信托主要立足于为钢铁生态圈提供专业化的信托服务。为上下游的机构和高端客户提供差异化财富管理以及综合金融方案,这可能是我们未来的发展路径。公司通过产业供应链金融服务业务,充分发挥信托支持产业的金融功效,主动服务实体经济,也会给公司发展和我们投资者带来收益,能够提供更多收益可预期、风险可控的资产。
另外,我们还想通过多策略证券投资、国际业务、家族信托业务、年金及薪酬福利业务,来满足投资者在标准化产品、海外资产配置、家族财富传承及养老等多方面的需求,进而实现公司战略发展和转型目标。
岳增光:作为一家山东省属国有企业,山东国际信托2017年在港交所上市,是第一家实现境外上市的信托公司。为了更好发挥固有优势,我们将立足于“四化”——综合化、专业化、科技化和品牌化,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服务。
郭庆卫:怎样加强信托公司的主动管理能力,对于信托行业来说是一个难题。第一,先行探索并不一定能够转化为长期优势;第二,做什么事一定要专注、专业、专长;第三,每家公司做战略选择的时候一定要跟股东的风险偏好结合起来,这样可能做得更持续、更长久,效果也更好。
如何激发核心竞争力
翟立宏:如何激发信托公司下一阶段的核心竞争力?
田吉申:信托公司还是应充分利用牌照和功能的优势,开拓创新、顺势而为,面对新的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广大投资人的诉求方向积极进取。
张德荣:资管新规确实给信托公司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传统的、简单粗放的业务开展已经不可持续,中小信托公司必须学会在逆境中求生存、探索中求发展、奋斗中求“凤凰涅盘”。
孔祥清:信托公司还是要发挥信托制度和信托结构的优势,立足于自身的独特能力,开发出更多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
岳增光:我们现在要拥抱转型创新。下一步要顺势而为,谋定而后动,稳中求进,难中求成。
郭庆卫:信托公司应该以改革开放的心态,不断地向国内的一些资管同业学习,同时学习海外的先进经验,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实现合作共赢。
信托公司
核心竞争力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请联系本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团结湖北街2号11幢206
邮编:100020
京ICP备05049267号
京ICP备0504926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063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