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四换总经理!信托系的嘉合基金如何实现万事兴?
2021-04-15 10:23:26
文章来源
资管科技

  再有四个月,嘉合基金将迎来自己的七岁生日,但人员流失和规模不振同样成为这家小基金公司正在面临的“七年之痒”。

  

  4月6日,嘉合基金发布高级管理人员变更公告,总经理徐进因个人原因离任,离任日期4月2日,由董事长郝艳芬代任总经理。

  

  这距徐进上任刚刚9个月,时间拉长一些,公司成立至今已四次更换总经理,旗下基金经理从去年6月至今年初更是曝出离职潮。Wind数据显示,嘉合基金最新管理规模173.52亿元,和2018年三季报的345.5亿元顶点相比已缩水近半。

  

  人员流动频繁,基金规模缩水业绩欠佳,嘉合基金生日宴前多题待解。

  

  人才、股权频繁变更

  

  嘉合基金成立于2014年8月,发起股东为信托公司、上海慧弘实业、广东万和及福建圣农控股。

  

  首任总经理田昆2014年6月23日任职,8月21日离职,任职不到两个月,这意味着公司刚刚开业就更换了总经理;第二任总经理徐岱同年10月21日上任,2017年6月21日离职;第三任总经理蔡奕2017年12月19日正式上任,2020年7月16日离职,同日徐进上任。

  

  事实上,嘉合基金自成立以来频频出现高管变更。以督察长为例,成立后的两年间,公司就先后更换了5次督察长。

  

  有意味的是,去年8月,徐进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中小基金公司应更加注重特色化发展道路,一方面采取合理的市场营销措施将优势产品规模化,另一方面通过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策略模拟、产品研发机制,不断孵化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策略和产品,保持公司持久发展的生命力。

  

  徐进认为,具体而言,这两项工作共性的部分是都要抓团队建设、制度建设,要不断吸收优秀人才、善用现有人才、培养新的人才。“人才是公募基金的根本。”

  

  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研究员程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基金公司总经理的频繁变动会对公司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高层的频繁变动,可能导致人心浮动,影响基金经理无法安心做投研。

  

  这一点对嘉合基金来说已然显现。从去年6月到今年1月,嘉合基金旗下先后有4名基金经理离职。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截至3月23日,嘉合基金现有基金经理7人,平均从业年限为1年242天,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包括去年年底新招募的两位基金经理在内,7人中任职年限超过三年的仅有3人。

  

  2019年7月,还有媒体曝出嘉合磐泰短债基金成立次日增聘只有不到50天公募管理经验的新人和有6年经验的老基金经理共同管理该基金,而后者当时已是5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存在“挂名”嫌疑。

  

  在高管和基金经理频繁变更的同时,嘉合基金的股权亦多次变更,2016年12月,北京智勇仁信投资和上海慧弘实业对嘉合基金增资,前者成为第五位股东。2018年9月,五位股东同比例增资至3亿元。信托公司、上海慧弘实业、广东万和、福建圣农控股、北京智勇仁信投资持股比例分别为27.27%、27.27%、22.73%、18.18%、4.55%。

  

  2019年7月,广东万和将其持有的4.9%股权转让给山东通汇资本管理,后者成为嘉合基金第五大股东。截至目前,公司六大股东持股为信托公司(27.27%)、上海慧弘实业(27.27%)、福建圣农控股(18.18%)、广东万和(17.83%)、山东通汇资本管理(4.9%)、北京智勇仁信(4.55%)。

  

  2020年4月,中国证监会官网发布的《证券、基金经营机构行政许可申请受理及审核情况公示》显示,嘉合基金上报变更5%以上股权及实际控制人审批,相关材料被接收。同年7月9日获正式受理,2020年8月14日接到第一次反馈意见。反馈意见之一是“股权受让方持有大村投资55%股权,经营范围为股权投资、实业投资、投资咨询等,请就大村投资拟开展业务与嘉合基金是否存在利益冲突、利益输送风险进行说明,如存在,请制定相关防范安排。”

  

  经查阅,持有大村投资55%股权的是一位自然人股东——周建男。周是基金业老将,2015年其加入大成基金担任公司党委书记,此后担任光大证券(601788,股吧)执行总裁,2019年从光大证券离职。大村投资的另一位持股45%自然人股东,即嘉合基金董事长郝艳芬。

  

  目前嘉合基金股权变更仍待审批,周健男能否入股嘉合基金仍未最终确定。

  

  规模缩水,权益产品业绩下滑

  

  人才的不稳定带来的直接表现是嘉合基金管理规模的不稳定,近两年更是不断缩水。

  

  Wind数据显示,2016年底,公司管理规模30.87亿元,为历史最低,此后2018年三季末达历史最高345.5亿元,但当年底骤降至193.9亿元,环比减少约44%,公司管理规模在3个月缩水了151.6亿元。

  

  2019年,公司基金资产规模再度跳水。截至当年底,资产规模跌破百亿元关口至93.09亿元。2020年结构性牛市让公司基金资产规模重上百亿元,但季度增速并不稳定,截至当年底,公司管理规模170.99亿元。

  

  根据Wind数据,截至今年一季度,公司管理规模173.52亿元,管理基金17只(合并份额),其中债券型基金102.97亿元,占比近60%,货币市场型基金57.44亿元,占比33%,二者合计占比超过9成。

  

  与之匹配的是,截至去年底,公司旗下两只规模最大的基金分别为嘉合慧康63个月定开(纯债型,80亿元)和嘉合货币(货币市场型,57亿元),同期,有四只基金资产净值不足5000万的清盘红线:嘉合锦创优势精选(0.03亿元)、嘉合永泰优选三个月(0.17亿元)、嘉合消费升级(0.29亿元)和嘉合医疗健康(0.47亿元)。

  

  对此,嘉合基金相关人士对媒体解释称,公司权益类产品确实存在4只规模低于5000万元的基金,但嘉合医疗健康、嘉合消费升级、嘉合永泰优选三个月均为发起式基金,没有最低规模限制,不存在清盘风险。嘉合锦创优势精选目前已有明确的营销计划和较为确定的意向资金,产品持续营销活动正在进行中,也不会存在持续小微的风险。

  

  Wind统计表明,截至2020年第四季度,嘉合基金旗下有4只基金当季份额减少超过一亿份。其中,净赎回份额居首的嘉合磐稳纯债A,其份额当季减少高达55940.22万份,此外,同期还有嘉合货币B(49721.36万份)、嘉合稳健增长C(30175.75万份)、嘉合锦鹏添利A(11603.09万份)遭遇大额净赎回。

  

  从基金净值回报来看,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3日,嘉合基金旗下35只基金(非合并份额)中有14只今年以来回报率为负值。表现最差的为三只混合型基金:嘉合医疗健康(-8.19%)、嘉合睿金C(-6.97%)和嘉合睿金A(-6.76%)。

  

  据报道,嘉合基金权益类产品主要为混合型基金。截至今年一季末,嘉合基金混合型基金规模为11.25亿元。从历史数据看,截至2018年末,公司混合型基金规模曾达到21.18亿元,缩水近一倍。天相投顾数据显示,2020年公司旗下产品盈利能力为4.68亿元,2019年为5.84亿元,下滑幅度明显。

  

  小基金如何脱困

  

  嘉合基金是行业现况的缩影之一。

  

  2020年,公募基金规模首次突破20万亿元,全行业各类基金合计盈利达到1.98万亿元,远超以往年度。但并非所有基金公司都在牛市中实现收入利润同步增长,还有一些基金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如前不久行业关注的浙商基金、中海基金、南华基金,一些小型基金公司依旧为盈亏平衡奋斗。

  

  另一个现状是,中小基金公司的产品还面临募集失败的窘境。4月2日,财通丰颐12个月定开混合和九泰盈丰量化灵活配置混合2只新基金同日公告发行失败。至此,年内发行失败的基金数量已经达到7只,发行失败的多为中小型基金公司。更尴尬的是,财通基金4月10日公告旗下财通多策略福佑混基进入清算程序。

  

  据报道,4月13日,新华基金和中银证券各有一位基金经理离职。截至当日,今年已有72位基金经理离职,涉及57家基金公司,其中多数为朱雀基金、恒越基金、嘉合基金等中小基金公司,离职原因多为所管基金份额过少。2019年以后,多数中小基金公司权益类基金份额持续缩水,基金经理纷纷离职。

  

  业内人士表示,伴随着行业发展越来越成熟,行业龙头的地位越来越稳固,“马太效应”愈发明显,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涌进龙头公司,小型基金公司面临发展困局,“弯道超车”的难度越来越大。

  

  基金行业的“贫富差距”正不断扩大,有数据显示,头部前20%的主动偏股型基金管理规模已经占据全部主动偏股型基金的73%。

  

  有分析师认为,“大公司布局的产品线非常全面,对小公司而言,业绩是突围的最关键因素。”分析人士指出,吸引市场主要资金的依然是少部分头部基金和绩优基金,不具备品牌效应和业绩优势的小微基金会逐渐被边缘化。基金公司只有通过持续提升投研能力,做出长期业绩,才能稳定住基金规模。

  

  深圳一家公募基金高管认为,公募基金的发展逻辑并不复杂,规模和业绩均是在与市场互动的过程中得以发展的。好的业绩能引来更多资金,从而促进良性发展。而好的业绩,无非是源于良好的公司治理和人才激励机制。

  

  事实上,为了留住投研人才,吸引优秀人才,股权激励已成为近年来基金公司招揽人才的一大手段。截至目前,行业有超过20家基金公司实施了股权激励。

  

  但对于部分中小型基金公司而言,股权激励的吸引力并不大。因为只有分红权的股权没有太多的想象空间。有基金研究人士进一步指出,中小基金公司需要找准赛道,了解投资者诉求,改善投资体验,扩大存量产品规模。

  

  但如嘉合基金的信托系基金,目前市场上除头部公司外,大多数在权益领域表现一般,突出问题是缺乏长期业绩稳定、能成功穿越牛熊的明星基金产品。(作者  赵长进)

责任编辑:于宏

嘉合基金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请联系本网。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