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伊始,资管新规正式实施,手持大额资金的上市公司们都在买什么信托产品?
界面新闻记者整理1月1日至今发布的委托理财公告发现,21家上市公司共认购了18.59亿元,1月是上市公司买信托的高峰期,房地产信托明显“失宠”,公司们更偏向于短期的固收产品。
除海兴电力认购的华能信托·瑞安1号、瑞安1号为单一资金信托,其余均为集合资金信托。其中,最受上市公司们热捧的便是“光大信托-深汇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柯力传感、常宝股份、宁波韵升、永新光学均有认购,总金额2.25亿元。
柯力传感1月、2月分别认购了1次,总共买了4500万元。常宝股份不仅自己买,还拉上子公司常宝精特一起买,共买了6000万元。宁波韵升更是单笔豪掷8000万元,永新光学也买入4000万元。
资料显示,光大信托-深汇信托成立于2017年12月,用了不到一年时间产品规模就突破百亿,2018Q3信托财产净值达102.73亿元。资金主要投资于相关金融机构发行的标准化金融产品,包括:1、债权类,包括银行间债券市场及证券交易所交易的品种;2、货币市场工具;3、固定收益类基金及其他固定收益品种;4、信托业保障基金。
与此同时,光大信托也成为开年上市公司购买最多的信托公司。除了购买深汇信托的4家公司,还有中国高科、顺博合金、沙钢股份均购买了光大信托的产品。
光大信托之外,中融信托的产品也备受关注,不过“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微光股份1月买了两次“中融-汇聚金1号货币基金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共1.1亿元,以及6000万元“中融-圆融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双成药业耗资5000万元,分两笔买入“中融-隆晟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持有期限分别为6个月、9个月,信托资金将按照风险的权重投向矿产能源、民生工程等行业的优质企业及项目。此前公告显示,公司从2020年7月就开始循环购买该信托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信托公司转型中布局的一些新产品也受到了关注。
例如,微光股份购买了4000万元“平安信托安稳TOF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该信托计划可投资于公募基金、私募基金、银行理财、信托计划、券商资管、保险资管等各类资管产品。据21世纪经济报道,平安信托于2020年11月开始推出TOF业务,2021年9月开始在直销APP上推出,目前主动管理的权益类TOF产品已突破35亿元。
另一只比较特殊的是,金海高科购买的“华宝-环球甄选2号野村全球动力策略债券基金QDII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该产品聘请了野村上海作为投资顾问,将投资于“野村全球动力债券(GDBF)策略基金”。
从信托产品的预计年化收益率来看,仅4只在7%以上,包括“中航信托-天启(2016)33号一润供应链信托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中融-恒信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五矿信托的“蓉信系列3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国元信托的“江苏省句容市江苏容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应收债权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其余三分之一收益率在6%以上,更多的是不及6%。
鹏欣资源购买的中建投信托 “汇泉添添利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直接给出近期七日年化收益率3.17%-3.48%。Wind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七日年化收益率最高的公募基金基金为国投瑞银货币B,为3.19%,与中建投信托上述信托相差无异。
从持有期限来看,一年以上已属罕见,更多的是3-6个月,最短的仅有39天,还不乏一些存续期内每个工作日都开放申购赎回的产品。
用益信托研究员喻智告诉界面新闻记者:“那是因为上市公司对资金有流动性需求,所以期限短,较灵活,风险相对较低的产品更适合,收益方面要求不高。”
另一方面,热衷信托理财的微光股份,最近收到了此前购买的房地产信托延期的消息。
2月21日,公司收到中建投信托发来的《中建投信托·安泉544号(阳光城杭州)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重大事项报告》:“截至报告日,信托计划交易对手未能按时足额履行还款义务,本信托计划无法按照合同约定进行分配。”因此,信托计划进入预计延长期,该预计延长期为6个月。
此前公告显示,2020年8月,微光股份用自有资金买入5000万元上述信托计划,预期年化收益率7.60%,期限18个月,2022年2月21日到期。
用益信托资深研究员帅国让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考虑到现在的经济金融环境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持有时间短面临的风险会相对小些;当前信托理财市场变化较大,对投资者所应具备的投资知识和风险意识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金融专业素养不足,对风险缺乏正确的认识,那么在选择理财产品时往往存在‘羊群效应’,容易踩坑。对于信托产品,个人投资者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提高自身认知基础上,理性进行选择。今年投资信托产品仍需要把控制风险放在第一位,获取收益放在第二位。”
附:上市公司2022年以来购买信托产品情况
上市公司
买信托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