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新规加速信托转型:三年压降超2万亿融资,资产服务或成新蓝海
2023-04-20 09:37:25
文章来源
时代财经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作者:张昕迎


  处于转型阵痛期之下的信托行业,又迎来一次大调整。


  3月24日,银保监会正式下发《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明确,信托业务分类改革将于2023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各信托公司应当于本通知实施后30日内将存续信托业务分类结果和整改计划报送属地银保监会派出机构。


  截至4月19日,距离监管规定的报送日期仅有5天时间。


  近年来,受疫情冲击、地产行业承压等多重因素影响,信托行业面临发展调整。而随着资管新规和“两压一降”等监管政策不断深化,传统信托转型发展迫在眉睫。


  作为2023年银保监会的1号文件,也是资管新规后信托业务分类的首份专门性监管文件,《通知》对信托行业将产生哪些影响?未来在监管引导之下,信托行业如何围绕新的业务分类,推进业务转型?


  4月18日,中信信托研究员周萍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信托功能中国化运用,可以看作是本次业务分类改革的核心。“自信托制度引进中国以来,主要在金融领域发挥作用。人们关于信托有一个常见的固化思维,即‘信托只是一种投融资工具’,并习惯将它与银行、保险、证券等相提并论。”


  在她看来,我国《信托法》所指的“信托”远远超出金融信托的领域,其规范的是一种普遍性的信托关系,“信托以信任为基础,是一种为他人服务的制度安排,具有利他性、服务性、灵活性的典型特征。”


  她认为,近年来,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变化,给信托公司原有的业务模式带来考验。本次信托分类业务改革,打破了社会对信托行业固有的思维惯性,建立了新的行业功能定位,将有助于推动信托公司改变原有的经营模式。

  图虫创意-1522380501346025479.jpeg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资产服务类信托展业空间广阔


  具体来看,《通知》将信托业务分为资产管理信托、资产服务信托和公益慈善信托等三大类,并进一步明确25个细分品种。


  早在2022年12月,银保监会便起草《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不同于《征求意见稿》,新规将“资产服务信托”放置于第一顺位。


  何谓“资产服务信托”?《通知》明确,“资产服务信托”是指信托公司依据信托法律关系,接受委托人委托,并根据委托人需求为其量身定制财富规划以及代际传承、托管、破产隔离和风险处置等专业信托服务。


  周萍对时代财经分析称,在资产服务业务方面,信托公司具有其他资管同业所不具备的专属优势。“在(资产服务信托业务的)4大类19小项中,大部分业务如家庭信托、家族服务信托、慈善信托、保险金信托等均为信托公司专属业务;此外,财富管理、养老、特殊资产等领域,均是围绕金融人民性的业务方向,具有较大的展业空间。”


  不过,空间虽然广阔,但上述业务发展仍尚需时日。“从19类业务发展历程看,职业年金信托、家族信托、资产证券化信托等经历了较长的发展阶段,仍难以成为信托公司利润支撑点;另一部分近两年开始探索,业务模式、风险管理等建设均有待完善。”周萍说。


  同日,有信托业内人士王飞(化名)向时代财经表示,国内的资产服务信托主要以家族信托为主,不过目前发展还不成熟。“(国内家族信托)起步比较晚,第一家(做家族信托的)是平安信托,从开始到做起来也才经历了10年左右的时间,其他服务类的信托占比非常少。中信信托、建信信托等也已经在做服务类信托转型。”


  融资类信托规模降逾14%


  在本次分类改革之前,信托业务传统的三大类更为业内所熟知,即融资类信托、事务类信托和投资类信托。


  然而,受到近年“三条红线”等监管政策、叠加疫情与房地产行业变化等因素影响,许多房企陷入经营困难,一些以地产项目为底层资产的信托产品频发违约,不少信托公司涉及其中。


  在此背景下,融资类信托成为了监管部门重点压降的主要业务类型。不过,这类业务被视作信托公司的“命根子”,一直都贡献较大的盈利来源。


  “信托公司以前是利用牌照的红利,‘躺平式赚钱’”,王飞对时代财经直言,“从前的房地产信托遵循着十分简单的盈利模式,从借款人一方获得高息,通过发行信托产品向投资人募集资金,获得信托报酬。”


  王飞还表示,过去信托公司在业务开展中扮演“影子银行”的角色。“以前以融资类为主的固定收益产品较多,信托公司也基本是在做这类业务,非标类业务占比特别大。”


  对于信托行业的转型方向,王飞认为,回归服务实体、服务客户才是信托的本源价值。“过去很多年,信托公司扮演的不是受托人、而是放贷的角色。转型最终还是要体现社会价值,而不是简单的作融资用。”


  目前,在监管的持续发力下,融资类信托产品的规模已有所收缩。


  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截至2022年4季度末,融资类信托规模为3.08万亿元,同比下降5047.29亿元,降幅为14.10%;占比为14.55%,占比下降2.87个百分点。


  根据华宝证券3月24日发布的《2022年信托市场年度报告》数据显示,与2019年峰值相比,三年间融资类信托规模总计压降2.76万亿元,降幅总计达47.26%,占比总计回落12.44个百分点,压降成效显著,融资类信托已不再是信托公司主动管理的主导产品。


  在王飞看来,本次分类改革,信托产品的非标转标趋势将会更明显。


  反映在资金投向方面,目前信托资金投向证券市场、金融机构等标品领域的规模已在持续提升。


  据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截至2022年4季度末,投向证券市场的资金信托余额为4.36万亿元,同比增长1万亿元,增幅达29.84%。


  由此可见,未来标品信托发展的重要性将进一步提升。不过在投资类信托规模大幅增加的同时,盈利能力却不见起色。


  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截至2022年4季度末,信托业累计实现经营收入838.79亿元,同比2021年4季度末1207.98亿元下降369.20亿元,降幅30.56%;累计实现利润总额362.43亿元,同比下降39.76%。


  对于利润呈现负增长的原因,周萍对时代财经分析,这源于标品信托的投资收益缩水。“标品信托通常配置股票和债券,2022年股票市场大幅调整,债券市场四季度也经历了‘赎回’正反馈下的大幅调整,股债市场的低迷,导致标品信托整体表现偏弱,市场预期也有所回落。”


  周萍认为,与银行、基金等资管同业相比,信托公司在标品业务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制度的灵活性,决定了信托公司可以加载各种场景,服务于不同策略组合,如固收、固收+、打新、股票多头等,以此构建不同的风险收益组合。”


  王飞也向时代财经表示,信托公司拥有足够大的客户群体,其中不乏高净值客户,所以(信托公司)不论在资金募集、销售方面都有不同于银行的优势。


责任编辑:高冉

信托

转型

资产服务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