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行业2023年之变、难、盼
2023-12-28 09:50:57
文章来源
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能否用两三个词语概括一下2023年信托行业的从业感受?”根据《金融时报》记者的采访整理,信托业内人士的回答包括:立与破、挣扎或迷茫、黯淡与再创业、沉淀优化、艰难转型、更新求索、涅槃、去风险、闯关与蓄势……


  “2023年,信托业可谓有喜有忧,有困难也有希望。从监管层面看,严是主基调,在此基础之上,未来发展路径更为明晰。”本报专家组成员、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所长翟立宏告诉《金融时报》记者,正如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与实体经济关联密切的信托行业在转型中同样如此,既要有忧患意识,有效应对和解决问题,又要看到未来的发展前景,增强信心和底气。


  变:实现多个突破


  信托公司参与物业管理、社区治理,管理预付费资金,帮助特殊需要人群……这些事情改变了大家对信托只做融资业务的固有印象。2023年,在上述领域进行实践的信托公司越来越多了。


  近日,成都东部新区丹景街道柏树村安置小区顺利完成“外贸信托—金诺3号柏树村安置小区长治服务信托”预登记,有了专业的服务信托设计,安置小区终于有了专业的物业服务。据了解,外贸信托今年首次落地物业服务信托,目前共有两单,各有特色。


  万向信托首单物业服务信托也在今年实现落地,目前进入批量复制阶段,该项目正逐渐覆盖多个楼盘和用户业主,已落户14个小区。“今年预付金信托也实现了零的突破,服务场景从单一校外培训机构扩展到体育健身、商超预售、美容美发等预付消费行业商户,成功落地多个项目,服务更多消费者。”万向信托相关负责人表示。


  “公司首单资产重组服务信托、首单家庭服务信托、首单企业破产服务信托相继落地,发布‘月明’慈善信托品牌并成立‘月明1号’慈善信托,公司标品投资交易系统和估值核算系统8月份正式上线,为公司业务转型奠定了硬件基础。”渤海信托党委书记、董事长卓逸群说。


  中诚信托在今年推出“诚嘉”系列家庭服务信托,落地破产服务信托、特殊需要信托、员工持股服务信托等新业务,业务类型更加丰富。


  今年11月末,厦门国际信托推出了“同晖”系列特殊需要服务信托,今年还落地首单“个人财富管理信托”——鹭鑫优享1号,将信托运用在财富传承、风险隔离、特殊需要成员照料、资产保值增值等多个场景,服务百姓美好生活。


  厦门国际信托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胡荣炜表示,信托机构应积极发挥制度优势,将业务优势和社会责任相结合,覆盖从家庭到产业端的不同群体,持续推动地区发展和服务人民美好生活。


  “《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实施已近半年,信托公司积极推动业务转型,大力拓展各类服务信托业务。应该看到,信托不仅能做融资,在资产服务、资产管理以及公益慈善信托领域,信托可以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发展空间很大。”翟立宏说。


  难:化险转型都需要时间


  在业内人士看来,2023年信托业转型求变,注定不平静。


  一组数据可以展现信托行业状况,根据《金融时报》记者梳理,2023年,有1家信托公司宣告破产,1家信托公司被托管;3项重要政策相继出炉,分别事关异地展业、新业务分类以及监管评级;约11家信托公司增资,增资总额接近200亿元;约14家公司接到罚单;至少25位总经理及以上层级高管发生变动;有数家信托公司未披露2022年年报……


  “难”似乎是大多数信托从业者的感受。《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2023年对渤海信托有着特别的意义,除了宏观经济和政策调整压力,其自身也面临一系列挑战。原股东破产重整的负面影响仍需消解,历史遗留风险化解进入决胜期,2023年对公司可以说是负重前行。


  2023年12月的一天,万向信托针对部分项目作出艰难决定——停息。据《金融时报》记者了解,此次停息的项目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和政府融资平台两类资产。


  事实上,这在行业中并不是个案。关于这两大领域风险防范压力较大的情况,在年初召开的行业监管工作会议上就有所提示。


  “今年大部分精力放在处理客户投诉、去风险上。”一位信托业务经理说,“尽管房地产市场有所回暖,但多数项目仍在艰难存续中,整体恢复正常还有待时日。”


  万向信托相关负责人告诉《金融时报》记者:“信托公司希望通过市场化运营来赋能项目价值、提升项目收益,真正维护投资者利益,但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以及投资者的理解。”


  “房地产和政信两类业务规模近些年持续压降,但存量风险仍然不容忽视。如何更加平稳有效地打破刚兑,让更多投资者理解和接受,对信托行业是一个挑战。但可以肯定的是,信托公司仍在多方努力,与各方保持积极沟通,尽可能地化解风险,最大限度保障投资者利益。”翟立宏说,除了防范化解风险,当前形势下,信托行业确实面临较大压力,过去的经营模式走不通,转型需要经历一场艰难的涅槃重生。同时,社会和经济转型过程中,经营的环境非常复杂,信托公司履行受托责任受到不少限制和干扰,必然要经历一段艰难的路程。


  盼:扛过底部迎新生


  “能否扛过底部周期至关重要。”一位信托从业者告诉《金融时报》记者:“往好处想,信托公司少做传统非标业务,就意味着少踩了很多雷,在去风险之后必会迎来新生。”


  《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今年10月,渤海信托召开党委扩大会议提出,随着公司“风险化解、转型发展、管理重整”三大任务顺利推进,渤海信托进入发展新时期,加速向着“成为一家受人尊敬的信托公司,一家河北最好的金融机构”愿景迈进。卓逸群说:“信托公司转型发展不能盲目地大干快上,也不能贪大求全,而是要立足公司资源禀赋,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最终实现业务高标准布局和经营高质量发展。”


  万向信托表示,公司正按计划有序推进各项业绩指标。公司持续压降融资业务规模,尤其在房地产领域,近3年规模压降达70%,不断降低风险敞口。同时,随着政府化债方案的逐步落地,地方债务得到初步缓解,公司部分政信类信托产品顺利清算退出。截至目前,万向信托已基本建立“标品权益+固定收益类”产品体系,通过不断强化自身投资能力、科技能力、服务能力为净值化转型保驾护航。


  翟立宏认为,信任是信托的核心,是行业长期健康发展的根基。随着行业治理机制的不断完善,信托制度优势将愈发显现。


责任编辑:高冉

信托行业

2023年

总结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