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登”)发布了《2023年信托公司股权托管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截至2023年12月末,累计51家信托公司与中国信登签订股权托管服务协议。其中,48家已办理股东名册初始登记。
《报告》还显示,除3家上市信托公司以及2家信托公司在当地股权托管机构完成托管外,目前尚有11家信托公司因风险处置、股权变更等原因未落实股权托管。中国信登已按要求将相关情况上报监管部门。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信登于2016年12月26日对外宣告成立,是一家经国务院同意、由原中国银监会批准设立并由其实施监督管理,现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监督管理、提供信托业基础服务的会管非银行金融机构。2022年4月份起,中国信登正式提供股权托管服务。
数据方面来看,截至2023年12月末,已签约信托公司中共有48家办理股东名册初始登记,较2022年增加10家。同期,股权信息管理系统共登记信托公司股东203家。从股东企业类型来看,非金融机构占绝对多数,达82.27%,金融机构占比12.81%,事业单位占比1.97%,政府类占比1.48%;从股东个数来看,5家以内的占比77.08%,5家至10家的占比14.58%,10家以上的占比8.33%。
从股东持股比例来看,持股比例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占比16.28%,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五十的占比35.16%,百分之五以下的占比48.56%,同时参股两家信托公司的股东仅1家;从股权受限情况来看,2023年有1家信托公司办理股东股权解除冻结业务,另有3家信托公司的股东股权存在司法冻结情形。
中国信登方面表示,股权托管是一项明确的监管要求,且已纳入信托公司监管评级与分级分类监管评分要素。信托登记公司将在监管部门指导和支持下,尽早实现“应托尽托”。
对此,用益信托研究员喻智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年来,监管层对信托公司的股权管理、规范股东行为等方面的合规要求有所提升。如果信托公司没有完成股权登记,可能会影响公司监管评级与分级分类监管评分,影响公司后续展业。
中国信登方面表示,信托登记公司集中托管信托公司股权、履行股东名册初始登记和变更登记等职能,有利于消除机构自行管理股东名册缺乏统一标准的弊端,有利于推动信托公司加强对于问题股东的识别和管理。股权托管工作的落实有利于提升信托公司股权管理的透明度,有利于弥补其缺乏股权管理系统和股权信息收集不规范等不足,有利于提高股权信息质量、防范股东股权乱象、规范公司治理。
华东某信托公司工作人员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过往风险暴露情况看,信托公司是否存在较大风险的根源之一在于公司治理层面,即股东是否将金融牌照当作“提款机”,多次或大量开展违规关联交易,导致公司资产被占用,严重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风险防控的第一步就是理清信托公司股东情况,使得股东“阳光化”。
喻智进一步表示:“监管层对于股权管理不力的信托公司给予更多的监管关注,在统一的平台规则下,可以强化对问题股东的识别和管理,及时发现股东及其实际控制人可能存在的违规行为,有利于信托公司的合规及稳健经营。”
谈及下一步工作计划时,中国信登表示,将通过提高数据挖掘分析建模能力,为监管部门提供更好服务,同时加强向信托公司数据反哺,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提升数据报送质量和效率。
信托公司
股权托管登记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