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汽车进出口,正面临新的考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6月,我国汽车商品进出口总额615.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269亿元),同比下降20.3%。其中汽车商品进口金额309.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45亿元),同比下降23%;汽车商品出口金额306.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24亿元),同比下降17.5%。
“上述‘三个下降’数据体现出,今年以来,包括汽车行业在内的进出口业务及经济循环出现了新的变化。面对新变化新考验,要按照中央要求,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建立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长期协调机制,坚持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更多依靠科技创新,完善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这不仅是中央对当前国内国际新形势作出的重大、战略性判断和部署,也为汽车产业如何发展指明了方向。
促汽车消费是构建“内循环”重要组成部分
近期在中央、国家层面,已经对“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出多次强调。在业内人士看来,促汽车消费是构建“内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构建国内大循环是指面向国内的消费市场,挖掘其中的巨大消费潜力和空间。同时,各种资源要素都要围绕拉动消费市场去进行优化、重组和配置,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而使得国内产业链、价值链能够更加满足当前中国进入中等收入水平的客观需要。”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向《中国汽车报》记者表示,因为汽车已是我国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汽车行业构建“内循环”,不仅可以拉动消费,还可以带动投资及整个经济朝着更加稳定的方向迈进,也有利于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
事实上,汽车产业对经济、就业、税收的贡献率已经超过10%,因此,汽车产业的促消费可以有效拉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如汽车产业的上游产业钢铁、玻璃、橡胶、塑料、化工、电子等,下游产业会展、培训、会务、研究、咨询、销售、售后服务等,整个链条非常长。“可以说,汽车产业的发展,对拉动整个经济、加快构建‘内循环’及‘双循环’都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说。
“从国家到地方的一系列促汽车消费政策中,像促进二手车流通交易,带动新车消费等都是一个个‘微循环’,由此构成了汽车消费的‘大循环’,这都是构建‘内循环’和‘双循环’的组成部分。”郎学红以二手车举例称,二手车流通可以说是承上启下,上连新车消费,下接汽车报废更新,是构成汽车整体流通链条中的关键一环。所以,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搞活二手车市场,促进二手车市场健康发展,带动新车消费,都应是构建“内循环”、“双循环”的重要基础。
“通过促汽车消费构建‘内循环’为主的‘双循环’发展格局,更有利于激活内生发展动力。”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虽然国内这些年在努力完善国内国际循环链条,但在今年尤其是疫情蔓延全球以来,国际经贸关系出现一系列变化和挑战,部分汽车及零部件出口产品也出现了转内销的情况,而且汽车产业国际供应链也面临严峻考验,这些都需要通过构建“内循环”来化解一系列不利因素。“但构建‘内循环’并不是关起门来运营,而是要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白明强调。
汽车促消费更强调高质量发展
那么,在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背景下,促汽车消费应该坚持怎样的方向?
近期,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连续出台政策,不断加大促汽车消费力度,不仅有三部委于7月中旬推出的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也有一些城市通过多种方式促进汽车消费。分析这些政策可以看出,汽车促消费更强调高质量发展。
在张建平看来,从构建“双循环”出发,促汽车消费的高质量发展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汽车产品高质量发展,其中必然会涉及车企的转型升级甚至重组。从供给侧的角度来看,推进汽车企业兼并重组,形成比较好的行业集中度,有利于大力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品质,也有利于提升服务质量。同时,汽车的售后服务、金融服务,都需要大力去改善。
其次,从国家税费的角度,应该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通过税费的调节手段来激发汽车市场的消费活力。
第三,改善汽车消费环境的关键,是要进行充分的市场竞争。包括4S店、平行进口、厂家直销等途径,应建立起公开透明的政策制度,对消费者负责和诚信,这也容易建立起汽车消费者的忠诚度。
“对于汽车产业而言,促消费确实可以带来构建‘内循环’的机会,但是一定要从供给侧把住质量关,杜绝粗制滥造,实现优胜劣汰,让车企、消费者、相关产业都能从中受益,实现良性互动,才称得上是高质量发展。”白明指出。
产业链补短板任务重
来自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表明,2019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汽车零部件减少近1/4,仅为15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63亿元)。同期,美国从韩国进口的零部件增加近10%,至9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32亿元);从泰国进口的零部件增加近23%,至4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98亿元);从墨西哥进口额增长3%,至61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278亿元)。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零部件进口占比下降的趋势在2020年仍在加剧。业界认为,正是由于这种经贸形势趋于严峻的背景,中国提出了构建“双循环”格局,这是中国经济新的顶层设计。
“在这样的环境下,汽车业重要的工作是补短板、强弱项。”白明提出,从理论上讲,不能克服短板,就容易降低‘内循环’、‘双循环’的效率,而且‘双循环’带来的红利也将为其他国家的企业所占有。“因此,强化自主创新,加速产业转型,优化资源配置,是提高‘双循环’效率,赢得其中红利的有效路径。”白明说。
事实上,国内汽车产业短板仍然明显,面临的挑战也很严峻。张建平分析认为,一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方向明确,“新四化”趋势明显,市场空间潜力巨大,但是国内产品与特斯拉等国外产品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亟待赶超。二是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伴随着结构升级,国内新车市场将主要是增量市场的竞争,具体体现为质量、技术、服务的比拼。
张建平进一步指出,未来5年汽车行业取消外资股比限制的政策已经明确,这将有效加速整个汽车行业的资源整合步伐,因此,已经形成规模优势和品牌优势的一些自主品牌汽车,要紧紧抓住当前的市场潮流和趋势去提前布局,加大对核心零部件的研发投入水平,奠定参与国际竞争、“双循环”的基础。
“需要清醒地认识到,无论是国际贸易不确定性因素增多,还是外界环境仍然存在变数,越是在这样的考验面前,越是要加强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提供更加优质先进的汽车产品,释放汽车消费潜力,为构建‘内循环’及‘双循环’做出应有的贡献。”付于武强调,形势越严峻,越是需要我们坚持走转型、创新之路,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中国汽车产业,在新格局中加快实现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的转变。
汽车业,出口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