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驾难求解客运司机短缺之困有多难
2020-11-18 11:07:50
文章来源
中国汽车报网

  近期,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推行12项公安交管优化营商环境新措施。记者注意到,“优化大中型客货车驾驶证申领条件”这一项,不仅放宽了驾驶员的年龄限制(大客驾驶证申领下限由26周岁降至22周岁,大中型客车驾驶证申领上限由50周岁调至60周岁),还缩短了增驾时间间隔要求(大客驾驶证增驾年限由5年缩短至3年,中型客车驾驶证增驾年限由3年缩短至2年),这标志着驾驶员的证照增驾将更加便捷、高效。

  

  对此,有不少客运司机表示,限制门槛的降低,虽然有利于更多运输从业者进入客运领域,但目前“一驾难求”的问题依然突出,同时客运行业还面临驾驶员年龄偏大的困境。想要彻底解决客运司机尤其是公交车司机短缺的难题,还需要出台更有针对性的政策。

  

  门槛高 压力大 客运司机日益紧俏

  

  目前,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客运司机紧缺的情况,造成“青黄不接”的原因有多方面。其一在于客运行业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相对较低,对新进人群的吸引力不足。

  

  “我开了7年公交车,每天早上6点左右到公司,晚上至少要9点才能下班,平时加班加点也是常事。”高强度的工作节奏,以及相对较差的从业环境,让公交车司机王师傅越来越吃不消,“有时遇到棘手的乘客,更是要疲于应付,还会给公共交通系统带来安全隐患和风险。”

  

  “公共交通在人们的绿色出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随着低碳理念的不断深入,我国对公共交通领域的投入不断加大,公交车配备数量日益增多。不过,近年来,公交车司机难招难留的问题愈发凸显,导致一些地区的公交企业只能采取增加单班车数、鼓励司机加班加点、不休假的权宜之计。”辽宁省铁岭市公共汽车公司相关负责人李先生表示,年轻人大多不愿应聘专职的驾驶岗位,所以公交车司机的补充和更新就会出现问题,这也间接给原有的司机造成更大压力。

  

  “我们公司的驾驶员普遍为‘60后’、‘70后’群体,‘80后’、‘90后’的年轻人几乎没有,年龄断层已经出现。”王师傅介绍说,他所就职的公交公司经常在网上发布司机招聘信息,但应聘者寥寥,这种情况在其他公交、客运公司中也十分常见。在他看来,随着就业选择越来越多,专职司机已不再“吃香”。尤其在薪资方面,近年来公交车司机的工资虽然有所提升,但与其他行业相比,薪资优势不再明显,而且现在的公交车司机不仅要承担本职工作,还要承担售票、保洁等多重工作。

  

  记者采访了解到,客运司机培养周期长、难度大,是导致客运行业招工形势愈发严峻的第二个重要原因。从多个省市公共交通公司近期发布的招聘信息来看,客运司机可享受国家规定的五险一金、带薪年假以及优厚的薪资待遇和奖金激励。不过,由于公共交通安全事故频发,加之相关部门对于车辆管控趋严,致使客运司机入行的门槛不断提高。

  

  “大中型客运司机必须持有A1/A3驾驶证和从业资格证才可上岗。较高的门槛,致使不少‘80后’、‘90后’对客运司机这个职业望而却步。”上述负责人李先生指出,大中型客车驾驶证获取门槛高、难度大,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费用,此后还需参加培训才能办理从业资格证。可以说,想要上岗必须要“过五关斩六将”。

  

  安全防线不能破 优化从业环境是关键

  

  近年来,司机流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客运行业的发展。而公安部此次推行的优化新举措,降低了驾驶员的增驾难度,放宽了准入门槛。不过,也有不少乘客担心,客运行业本就乱象丛生,放宽准入门槛是否会导致从业人员能力水平降低,进而影响行业的有序发展。

  

  “售票员服务不佳,司机疲劳驾驶、违规接客等问题,给乘客带来很不好的乘车体验。”市民陈先生表示,公交车被冠以“路霸”的帽子并非空穴来风。多数地区的公交车司机存在不良驾驶行为,比如车辆强行变道、加塞等,不仅破坏道路通行秩序,还存在比较大的安全隐患。再者,迫于工作、生活压力,公交车司机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容易出现问题,从而导致悲剧的发生。另外,除了在城市公交以及长途运输场景中存在各类乱象之外,在农村、乡镇地区也时常发生客车司机拒载、服务态度恶劣等问题。

  

  有业内专家直言,客运司机肩负重大的行车安全责任,因此对于驾照的考取标准以及司机的素质要求不能降低。

  

  “解决客运司机短缺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提高待遇,同时建立有效的工资增长机制,使其收入与工作强度相匹配;其次是要加强培训,进一步提高客运司机的从业素质,消除公众对司机群体的‘误解’,提升其社会认同感和从业幸福感;第三是鼓励企业自行培养人才,提高其归属感,减少人员流动;最后则是需要相关部门增设中大型客车驾驶员资格考试批次,以保障符合资质的准驾驶员尽快合法上岗。”上述行业专家说道。

  

  “在强化客运司机队伍后备力量培养,解决司机短缺难题的同时,客运行业还要在服务上寻求突破,比如提升车辆的舒适度、线路的合理性以及客运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北京祥龙阿尔萨客运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波说道。

  

  夕阳产业想要重焕新生需提高行业吸引力

  

  “传统客运市场不断萎缩,客运行业被称为是‘夕阳产业’,这也是导致从业者不愿进入该行业的重要原因。”王波指出。

  

  “客运司机曾是个抢手职业,薪资高、工作稳定且有保障。但现在行业不景气,给从业者带来了很大的生存压力。”50岁的王师傅从事公路客运已有20余年,在他刚进入客运行业时,高铁网络还没有铺开,公路客运仍是人们的主要出行方式。在行业稳步发展的带动下,大批从业者进入客运行业。“那时跑公路客运,乘客多、票价高,司机的收入普遍比较可观。不过,随着高铁网络密度不断加大、民航走向大众化,客运行业受到了极大冲击,客流量不断缩水,客运司机的收入也直线下降,曾经人人羡慕的职业,如今已沦为底层工作,无人问津。”王师傅告诉记者,“前两年,亲戚家的孩子大学毕业后,想跟着我跑客运,我毅然决然地拒绝了。不是因为我自私,而是不想让他尝到这份苦和心酸。”

  

  与王师傅一样,赵永年也是名客运“老兵”,从业20年,饱尝客运行业带给他的喜悦与心酸。“过去,客运行业确实是个朝阳产业,尤其是乡镇班车非常火爆,那时我是真的赚到了钱。不过,现在这个行业已风光不再,私家车越来越普及,出行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挤占了客运市场不少份额。”由于生意迟迟没有起色,赵永年已把客车转手卖给了朋友,改行做起了滴滴司机。对于客运行业难招人的问题,赵永年也表示理解。“现在的年轻人都想往热门的行业里‘钻’,像是互联网、电子竞技等领域,谁还会想做客运司机,又累又苦,还不太体面,这是现实问题。”赵永年坦言。

  

  由此看来,想要解决‘一驾难求’之困,除了优化从业环境,全面提升行业吸引力也是重中之重。

  

  “公路客运行业想要重塑行业吸引力,必须要推进行业转型升级,激发运输市场活力。”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高级技术顾问裴志浩表示,公路客运转型升级需要多方协作。一方面,相比私家车,长途客运、旅游客运、城乡客运、乡村客运等公共交通出行方式更绿色、更环保、更节能,还可以减少道路拥堵,国家政策层面应该有所倾斜。另一方面,传统客运企业需要根据市场变化,及时做出调整。“相较于高铁、民航,公路客运的灵活性更高,客运企业可以积极探索‘客运+旅游’、定制客运、网约客运等经营模式,以契合客运市场新环境,满足乘客个性化出行需求。与此同时,客运企业应尽量下沉线路,将服务触角延伸到铁路、航空触及不到的区域。”在裴志浩看来,只有通过不断的转型、调整,才能给行业注入新的活力,吸引年轻人加入客运大军。

  

  在转型升级的同时,企业还要倾听一线从业人员的声音,切实关注从业人员的生存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业态循环,从根本上解决客运司机短缺的难题。

  

  编辑:孙伟川


责任编辑:刘悦

客运司机

短缺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