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车市存在“温差”跨国车企在华加大筹码
2021-01-05 08:24:06
文章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随着竞争加剧以及消费者需求变化,车企推出产品的速度有望加快,不排除对产品周期、研发周期进行进一步缩短,这使车企对零部件供应商的响应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张翔对记者表示,国产零部件企业在产品设计开发、生产、物流、售后等各环节能够对客户需求进行快速反应,这也加速了国产零部件在合资品牌中的渗透。]


  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疫情冲击汽车产业链,在汽车供应链稳定性受到挑战的同时,全球汽车市场也出现了“温差”,中国市场成为外资车企的避风港。车企加大在中国市场投资的同时,汽车产业链也加速向中国市场转移。


  近日,特斯拉车型大幅度降价引发了争论,也在很大程度上证明了特斯拉国产化带来的成效。自特斯拉在上海建立工厂后,特斯拉在供应链上的本土化程度越来越高,而通过降价抢夺市场份额的手段也给竞争对手带来了影响。目前,大众汽车等外资车企在华电动车领域也正加快本土化进程。


  加大中国市场筹码


  2020年,多家外资车企调整了产能布局。其中,大众汽车集团宣布将放弃在土耳其新建工厂的计划。戴姆勒集团旗下的梅赛德斯-奔驰公司也已宣布,出售其位于法国洛林地区Hambach的工厂。日产汽车则决定于2020年底前退出韩国等非核心市场,把市场聚焦在日本、中国以及北美等核心市场。


  与此同时,车企加大了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力度。去年,大众汽车集团分别与江汽控股、国轩高科(002074,股吧)完成签约,以10亿欧元获得江汽50%股份,同时增持江淮大众股份至75%,拿到管理权;以约11亿欧元的代价获得国轩高科26%的股份,成为大股东。宝马集团在华第二家整车合资公司——光束汽车在张家港的生产基地正式动工建设,奔驰则在去年入股了孚能科技。


  此外,外资重卡也加快在华国产化。大众汽车集团旗下卡车品牌“斯堪尼亚”的国产化也正式落地,斯堪尼亚是首批在华独资建厂的国外汽车制造企业之一。戴姆勒卡车和福田汽车(600166,股吧)的全面国产化生产计划也将于2022年开始,且以本土供应商体系为支撑,该体系也将在未来几年中不断强化。


  “全球汽车市场已下调销量目标,当前欧美市场仍然没有完全恢复,存在进一步下调的风险。而当前中国市场快速回暖,在这样的情况下,海外资金进入中国市场,跨国车企加快本土化投资也有利于进一步降低成本。”LMC汽车市场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志凌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资深汽车分析师张翔还对第一财经记者谈道,伴随着全球车市环境的变化,汽车产业链会加速向中国市场转移,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因素:一是之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任时提出,美国制造业要回归美国,当选总统拜登上台后,政策可能会做出相应调整;二是中国汽车市场回暖较快,在全球汽车市场中的占比将越来越高,这使外资车企会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入力度;三是按照当前产业规划,2025年中国汽车市场销量要达到3000万辆,未来具备较大的市场潜力。


  零部件加速本土化


  目前,尽管外资车企国产化率已经相对较高,但在核心零部件领域,国内外车企依然依赖进口。不过,随着新能源汽车时代的来临,零部件本土化程度或将进一步提升。


  从外资车企在新四化领域的布局来看,在电动车关键零部件领域,大众汽车集团已向天津变速器工厂投资约20亿欧元(约150亿元人民币),超过三分之一用于新能源汽车变速器和动力系统的研发生产。而宝马集团在中国已经建成了德国以外最大的研发系统,其在中国有三大研发中心——上海研发中心主要聚焦自动驾驶和互联化,北京研发中心主要是针对客户需求和本土化认证,沈阳研发中心主要围绕电动化和电池能源管理。近日,宝马与诚迈科技(300598,股吧)(南京)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合作成立一家专门从事汽车软件开发的合资公司。


  “电动化技术和产品供应链在重构的过程中,主体发生了变化,带来整个资源配置的重新调整。目前,中国已成为新供应链中动力电池主要的供应地之一。”汽车行业专家张永伟表示。


  中信证券(600030,股吧)近日发布的一份研报则显示,全球整车厂在销量下滑和研发转型的双重压力下,需要更具性价比的供应商伙伴,这使一些车企纷纷加大中国供应商的份额。在下游增长趋缓和新技术投入的双重压力下,全球整车厂亟须调整自身的采购战略,在全球范围寻求更具性价比的供应商伙伴。


  在这一背景下,优质的中国零部件供应商有望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未来整车企业的电动、智能技术升级步伐将进一步加快,需要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具性价比的供应链,中国供应链有望逐步开始实现替代。此外,在主机厂重新拉动供应链需求,以及海外企业供给能力受疫情削弱的双重因素下,全球汽车零部件份额有望加速向中国企业转移。预计2021年及以后,中国优质零部件企业的成长还将加速。


  而近日由于“芯片”短缺问题,大众汽车等车企出现了产品推迟现象。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汽车芯片市场规模约为475亿美元,但中国自主品牌车企芯片产业规模不到150亿元,约占全球的4.5%,而中国汽车产业规模占全球市场达30%以上。中国汽车用芯片进口率超90%,MCU芯片的进口率甚至更高。业内认为,这意味着,国产化替代进程将明显加快,国内汽车半导体企业也将迎来历史性机遇。


  作为首个在中国独资建立工厂的车企,特斯拉迅速开始国产化,尽管目前还未实现100%国产化率,但其降价幅度越来越高。目前,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的价格已大幅度下降,这将对奥迪、奔驰、宝马等外资车企造成一定的压力。张翔认为,一方面英菲尼迪、林肯、讴歌等小众豪华品牌国产化率不高,特斯拉降价会加快这些品牌的国产化进程,而特斯拉的本土化也将为国内车企智能化培育供应链和人才;另一方面,外资车企在成本压力下,也会提升零部件本土化程度。


  “随着竞争加剧以及消费者需求变化,车企推出产品的速度有望加快,不排除对产品周期、研发周期进行进一步缩短,这使车企对零部件供应商的响应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张翔对记者表示,国产零部件企业在产品设计开发、生产、物流、售后等各环节能够对客户需求进行快速反应,这也加速了国产零部件在合资品牌中的渗透。

责任编辑:陈康利

跨国车企

在华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