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汽车扩大在华合资公司股比传闻并未成真。日前,现代汽车联合北汽投向北京现代增资9.4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0亿元)。增资完成后,北京现代的注册资本增至29.78亿美元,双方股东持股比保持不变,仍为各50%。在北京现代深陷困局的背景下,双方股东还拿出真金白银来“过日子”,不少人在朋友圈感叹,“这才是真爱”。
北京现代是由韩国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与北京汽车投资有限公司于2002年共同出资设立的。早年北京现代跑出过令业界瞩目的“现代速度”,有过连续4年销量破百万辆的高光时刻。尤其是第八代索纳塔、朗动、胜达等第一代“流体雕塑”设计下的高颜值车型,曾让北京现代成功跻身国内车企第一阵营。
然而,近年来北京现代销量一路下滑。去年,北京现代累计销量仅为38.5万辆,继2020年度亏损62.84亿元之后,再次亏损49.95亿元。北京现代之所以深陷亏损泥潭,不少人认为,主要是其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产品技术难以获得市场认同。北京现代在售车型不少,有7款轿车、5款SUV及1款MPV,但在市场上“能打”的只有伊兰特一款。即便如此,伊兰特去年累计销量也只有13万辆,不仅落后于吉利帝豪和长安逸动,更是被上汽大众朗逸、东风日产轩逸甩出好几条街。
与产品力不足同样令人堪忧的是,北京现代品牌力的羸弱。长期以来,现代在华走的是“性价比”路线,虽然此举令北京现代曾在市场上取得过较为不错的销售业绩,但“性价比”也是双刃剑。北京现代在“以价换量”的同时,也给消费者留下了低端合资品牌的印象。在中国汽车市场供给不够丰富的早期,消费者选择北京现代有其合理性。问题在于,随着市场供给日趋充沛,消费不断升级,以及自主品牌的上攻和一线合资品牌的下探,处于中间地带又没有品牌力的北京现代原有的优势荡然无存,销量下跌也就不难理解了。
此外,过于频繁的人事调整也影响了北京现代的稳定发展。北京现代成立时间还不足20年,总经理已经换了8任,其中7位任期最长的也不过一年零四个月。很多都是屁股还没有坐热,就被调走或“卷铺盖走人”。每个老总新上任,都有自己的一套打法。企业发展顺风顺水时,人事变动或许不会影响产品的市场表现,但是逆风逆水时就不太好说了。人事变动和销量下滑常常互为因果,但很难讲清两者谁先谁后。试想,如果连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核心人事架构都稳不住,一家企业的战略方针和经营管理,又怎能得到有效贯彻和执行呢?
按照规划,此次增资将为北京现代的新产品导入、加大新能源汽车领域布局、扩大出口等业务提供有力资金保障。不过,有人指出,从2020年开始,北京现代就加快了向国内市场导入新车型的速度,但从终端销量来看收效并不明显。而对于较早布局新能源的北京现代,在EV、HEV、PHEV三大技术领域均有所涉及,但相关产品在国内市场上并无存在感。显然,这值得企业警醒。
从全球市场销量来看,现代汽车表现还不错。数据显示,2021年现代汽车依然交出了全球销售量389.10万辆的成绩,同比增加3.9%。但面对竞争更加激烈和创新更活跃的中国市场,之前靠“性价比”和高颜值立足的现代,要想在华重新赢得消费者和市场认可,还得找到新的突破口和形象标签。如果仅有对等增资,沿着老路裹足不前,北京现代难免会在销量的下滑中继续被边缘化。
北京现代
新突破口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