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下午,“封控”多日的上海发布了第一批666家复工企业名单,其中包括不少总部或者工厂位于上海的汽车行业上下游公司。
受上海、吉林等汽车产业链推进复工消息刺激,4月18日,A股汽车零部件板块高开高走,截至收盘,中捷精工、卡倍亿、苏奥传感等多股涨停或涨超10%。
“我们也在第一批复工名单里。但其实此前我们的工作一直没停,近200人一直在闭环管理下维持正常工作。”一家总部位于上海的汽车零配件上市公司内部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与此同时,上汽集团方面4月18日回复《证券日报》记者称,在上海疫情防控和市政府推动复工复产防疫指引下,上汽集团计划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启动压力测试、摸排难点堵点,为正式复工复产做好积极准备。
231家企业率先复工
吉林、上海因疫情“封控”,导致不少整车及汽车零部件企业被动减产甚至停产,其中不乏特斯拉、蔚来、长城坦克、东风日产等知名企业。
4月11日,上汽和特斯拉供应商新朋股份发布公告称,4月1日起,上海浦西地区开始进入封控管理,公司所在区域主要在上海浦西,前期已根据相关防控要求所列的时间与客户就封控期间产品与服务做好了衔接,同时公司对有可能出现的延长封控也做好了计划。根据上海地区防疫措施与需要,截至4月11日,因防疫要求导致的临时停工时间已超过公司前期制定的计划时间,且公司尚未获取明确的复工通知与要求,故向投资者进行公告说明。
对于临时停工造成的影响,新朋股份表示,因公司国内部分核心客户皆在上海区域,皆未恢复生产,本次停产预计不会导致国内客户流失,同时短期内公司将合理安排工作计划与时间,保证制造业务板块业务在解除封控后及时供给客户。短期因无法开展生产预计对公司的制造业务板块经营造成波动,但不会对公司的长期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对于此轮封控带给汽车产业链的影响,造车新势力大佬们纷纷在公众平台发声。4月15日上午,华为消费者业务CEO、智能汽车BUCEO余承东在朋友圈表示:“上海如果不能复工复产的话,5月份之后,所有涉及上海供应链的科技、工业产业都会全面停产,尤其是汽车产业。”
4月14日,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也在朋友圈表示,如果上海和周边的供应链企业还无法找到动态复工复产的方式,5月份可能中国所有的整车厂都要停工停产了。不过何小鹏也表示,好消息是部分部委和主管部门正在尽全力协调,期望更多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支持和共同努力。
全部复产仍有困难
光大证券在研报中表示,江浙沪疫情对供应链以及车企量产交付存在较大影响,预计4月份销量主要取决于疫情控制程度以及供应链及物流的恢复程度。
据记者梳理,4月17日上海公布的第一批666家复工企业名单中,汽车产业链公司占三分之一,达231家,包括了华域汽车、维宁尔、奥托立夫、安波福、采埃孚、延锋等多家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
4月18日,上汽集团宣布进行复工压力测试。“自4月18日开始,上汽集团旗下上汽乘用车、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华域汽车、安吉物流等整车、零部件和物流企业,重点瞄准人员保障、供应链保障、物流保障、封闭生产管理和防疫措施等领域,启动复工复产压力测试。未来,上汽集团将综合考虑疫情走势、压力测试结果等情况,制定进一步的复工复产动态规划。”上汽集团表示。
对于汽车产业链复工,主要生产气门嘴等汽车金属部件以及排气系统管件、汽车传感器等产品的保隆科技,4月18日在e互动平台表示:“本轮疫情开始以来,公司位于上海的工厂持续闭环生产并严格遵守政府的疫情防控规定,松江总部工厂和临港龙感电子工厂均无停产情况。同时,公司充分发挥集团力量,并得到了政府与客户的支持与援助,确保厂区生产物料和生活物资的供应,并协调物流运输,以保障客户订单的准时交付。”
长城汽车4月18日则在e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密切关注各地疫情的影响,积极调配物料,努力将疫情的影响降到最低。
而特斯拉已于4月18日正式重启生产。市场消息称,部分特斯拉员工周末已收到消息将进入闭环生产,特斯拉安排大巴车接送符合条件的员工返厂,员工之后的吃住将全部在工厂内解决,定期进行核酸检测。特斯拉已取得临港复产许可证,目前采用全部白班的形式,所有的生产线都只生产ModelY。不过,截至4月17日,特斯拉上海工厂停产时间已经长达3周,特斯拉上海工厂预计减产50000辆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汽车产业链已开启复工复产,但进入闭环生产的员工人数有限。
一位上海大众内部人士就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因封控期间楼上楼下皆有阳性病例,自己没能赶上第一轮复工,多数相似状况的员工都不能正常返岗,这也将影响复工复产的规模。“好在居家封控期间,线上的工作一直在进行,但短期内全面复产面临不小的压力。”
汽车企业
复工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