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信号传递理论,高学历在劳动力市场上通常可以代表个人能力,而这背后还有更深层的洞察。
张军
202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有个非常惊人的数据,报考人数达到了341万,比2019年增加51万,增幅超过17%。
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去读研究生?读研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回报呢?
按照通常意义上的理解(父母也是这样教育孩子的),读研究生可以让人在能力和学识上获得全面提升,然后在劳动力市场上更容易找到一份好工作,有一份满意的薪水。
在我们的传统认知中,教育的功能是增长能力和学识。但是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迈克尔·斯宾塞教授有一个有趣的理论,他更倾向于把教育看成关于个人能力的“信号发送”机制。可以说,他提出的“信号发送”理论,为我们理解教育的功能,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
在斯宾塞看来,大学文凭与其说代表了你学到的知识和获得的能力,不如说它释放了关于你个人能力的“信号”。这个信号可能包含你的学习能力、为人处世能力、自律能力,甚至智商,等等。你凭借自己的文凭,把这些信号传递给你的潜在雇主——这就是很简单的对信号传递理论的理解。
信号传递理论的基础,是我们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信息”这个概念,在经济学上是非常重要的基本概念。决策和选择是经济学的核心,而信息对于做决策和选择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前提。
什么叫作信息不对称?用大白话来说就是“买的不如卖的精”。这就是说,在商品买卖市场,通常来说,卖家比买家更了解商品。
在劳动力市场上更是如此。一个雇主和一个找工作的人,他们之间的信息当然是不对称的。一般来讲,对找工作的人来说,他的信息是一种个人信息,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得最全面,而企业信息则是一种公开信息。企业想找到合适的人才,其实是很困难的,因为企业并不了解就业市场上每一个人的个人信息,比如你有多能干、多聪明,智商有多高,这些都是你的私人信息,或者说隐藏的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的老板不掌握这些信息,完全不能区分求职者的好坏,他会怎么做?他只能给每个求职者打同样的分,支付差不多的工资,这样老板就只会雇用到一般水平的人。同时,水平高、能力强的人,由于不能被老板识别,不能获得更高的收入,也就不愿意对自己进行教育投资——因为这种投资在劳动力市场上是没有回报的。所以说,这时候劳动力市场上就出现了所谓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这个时候,老板就需要一种能把求职者的个人信息传达给他的信号。为什么在劳动力市场上通常会把教育水平(或者文凭)当成一个传递个人能力的信号呢?这建立在一个基本的假设,或者说一个通常的观察之上:通常来讲,能力较高的求职者,比能力较低的求职者,更容易获得较高的教育,或者说更容易考上好的大学。所以,老板更愿意付出成本去追求更高的学历。
一般来讲,好学校为了保证它的声誉,维持高学历的含金量,通常会实行严格的淘汰制度,比如考试的不及格率等。对于高能力的人来讲,要做到每门课都获得比较好的成绩比较容易,但对于低能力的人来讲,考及格都很困难,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学习,这无形之中就增加了低能力者发送信号的成本。如果发送信号的成本特别高,可能就只有高能力者才有能力发送文凭和教育的信号。所以,凭借教育水平,老板就可以把人们区分开来。
据说斯宾塞提出信号理论就是因为他观察到,哈佛MBA学员毕业之后,工资可能比读MBA之前翻好几倍。那么,这些学员日后薪水的增长,到底是因为在哈佛商学院两年的学习使得他们增加了好几倍的能力,还是因为哈佛这块金字招牌筛选出了更优秀的人才呢?斯宾塞最后的研究结论是,哈佛这块牌子在就业市场上发送的信号,起到了更大的作用。
根据信号传递理论,高学历在劳动力市场上通常可以代表个人能力,而这背后还有更深层的洞察。
众所周知,在劳动力市场上,教育水平,无非把人群进行了一个分类。我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看到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其实就是一个匹配的过程。供求关系笼统地讲,有供有求,但本质上是潜在的雇主要找到合适的劳动者。
斯宾塞这个理论提出来以后,大家觉得非常重要。因为劳动力市场上的大量活动,其实只不过是在进行供需的分类而已。市场的功能,或者说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主要体现在市场能够对供给方和需求方分门别类地进行匹配,匹配得越好,市场就越有效率。
一个粗糙的市场,比较初级的市场,其实就是不能很好地匹配供给方与需求方的市场。一旦不能做到很好的匹配,鱼龙混杂的现象就会出现,因为在这种市场上没有人能把一样东西跟另外一样东西很清晰地区别开来。这个时候假冒伪劣就会猖獗,因为没有人能够识别和分辨真假,就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差的东西反而把好的东西慢慢挤出市场。而一个高级的、发达的市场,一定是能够区分得越来越细的市场,可以让供给方与需求方很好地匹配。
其实,除了教育,我们熟悉的品牌、商标、广告,也都具备传递信号的功能。我记得有两个法国人,把美国各种各样的品牌、广告,比如迪士尼、麦当劳、开市客、福特等做了一个电影,叫《商标的世界》。虽然电影《商标的世界》只是好玩,但仔细想想看,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商标、没有品牌会怎样?
市场需要商标,就是因为市场要有效地运转起来必须做到匹配,就是什么样的东西能够卖到什么样的价格,什么样的人能够找到什么样的东西。这必须在市场上能够确保,不然它就是一个混浊的市场,就会有很多假冒伪劣商品。一旦有了商标和品牌,我们就能够借助它们来辨别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商标相当于市场的清洁剂,它可以让市场变得越来越清澈、越来越透明,使得包括我们消费者在内市场上的任何一个参与者,都不会上当受骗,总是可以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最后,跟大家聊聊天价广告的话题。世界杯期间或者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开始前的广告,都是天价广告的代表。比如2019年春晚的倒计时广告,价格达到了每秒572万元人民币,但仍然有不少企业愿意购买这种天价广告时段。从信号传递的理论来看,因为传递的成本特别高,相对来讲它就很有效、很值得。在观众看来,企业如果愿意花这么大的代价去做广告,这家企业一定非常注重自己的信誉,不会砸自己的牌子。虽然从理论上讲,不论是产品质量好还是产品质量差的商家,都可以打广告,但如果广告费用非常高昂,比如高达上千万元,甚至上亿元,那么,我们通常就会相信,在市场上只有那些产品质量好、有能力、有信心的企业,才愿意花这么大的代价去做广告,这样的企业也许更值得信赖。这一点在依赖回头客的商品和服务上会体现得更加明显。
不过,我们需要警惕的是,会存在一些产品,即使消费者使用后,也无法分辨它们的质量。这类天价广告的可信度,可能就要降低了。
(摘自《我的经济学思维课》一书)
含金量,学历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