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非此即彼的藩篱
2021-08-16 15:10:48
文章来源
发现杂志

图片

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有一句妙语:“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就是看你能不能在头脑中同时存在两种相反的想法,还维持正常行事的能力。”

  

  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有一个办法是,跨越相互竞争、相互对立的想法,走第三条路,把它容纳其中。这第三条路一旦走通了,就是极大的创新。

  

  例如,蒸汽机的发明是连接两大知识体系的结果:一个体系是人造真空,最终的结果是英国人萨弗里的“矿工之友”——利用真空抽水的真空泵;另一个体系是大气压驱动的活塞运动,代表人物是发明了高压锅的法国人帕潘,他的思路是利用膨胀蒸汽操控活塞。英国工程师纽可门没有在两个对立的方法中选边站队,而是添加了一个横梁,解决了萨弗里和帕潘的矛盾,实现了伟大的突破。

  

  任何一个试图在“人的科学”中自成一派的人,都必须对人的本性问题给予明确的回答。当时,亚当·斯密就面对着两种对立且颇为显赫的学术思想。

  

  一种是悲观派,代表人物是霍布斯、卢梭、曼德维尔等。霍布斯认为,人生“孤独、贫穷、污秽、野蛮而又短暂”,人们的自然状态是“所有人反对所有人的战争”,唯有社会契约足以拯救众生。在卢梭和曼德维尔看来,正义不过是强者压迫弱者的工具而已,“公平正义的法则,最初都是由狡猾和拥有强权的人发明的,原本是为了让他们获得维护自己、压倒别人的不公正的优势”。另一种则是斯密的老师哈奇森的乐观主义。他认为,人的关键属性是社交性,核心是“道德感”——一种源自本能但受神启发的道德感受能力。简言之,悲观派过度理性化,认为道德不过是理性算计的结果,是典型的性恶论;而乐观主义者则认为道德是一种本能,与利益无关,是性善论。

  

  斯密既不站霍布斯一边,也拒绝了哈奇森的核心概念,他选择了“共情”(compassion或sympathy)作为自己的立论之基。正是因为人们能感受到他人的快乐或悲伤、喜欢或反感,所以,“我们必须用我们看待他人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将自己反对或赞同的情绪同他人对比,同时也让自己被人看见。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按照斯密的观念,大概是“知人不欲,勿施于人”。最终,共情带来了互惠、付出和责任的交换,促进了商业和贸易双方的安全,从而塑造了社会道德。由此,《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就这样一脉相承,构建起宏大的理论体系。

  

  在现实生活中,非此即彼、非黑即白是常态,人们常常争论不休,甚至势不两立。对创新者来说,这是一个创新的机会。斯密也许是有意为之,也许是无意为之,总之,他抓住了机会,跳出了性善性恶的窠臼,并最大限度地吸收其中可为自己所用之处。例如,他所说的“我们的晚餐并不是来自屠夫、啤酒酿造者或点心师傅的善心,而是源于他们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就与曼德维尔关于“私人的恶德,公众的利益”的寓言异曲同工,尽管考虑自身利益并不等于恶德。

  

  创新者——要素的重新组合者,比发明家更容易抓住机会。

  

  (摘自《中欧商业评论》)


责任编辑:刘利香

一流智力

想法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