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功能,在本次研究中,通过详细阐述县级文化馆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之后,分析了当前文化馆在乡村振兴服务中面临的困境,阐述了县级文化馆在乡村振兴中的发展策略,包括重视人才培养、完善文化传承策略等措施,以期为加快乡村振兴提供文化支持。
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确定了乡村振兴的重要地位,在这项进程中,文化在促进乡村振兴中的功能已经得到相关学者的广泛重视。从定位来看,县级文化馆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群众文化服务、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机构,对于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探索乡村振兴的新方向,更加充分地发挥县级文化馆的功能,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
一、县级文化馆的作用分析
县级文化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作为乡村振兴的总要求。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这里所说的文明,既有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概念,也有信仰信念、核心价值在基层落地生根的深邃内涵。若干年来,县级文化馆作为直接服务乡村的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单位,一直将高举旗帜、凝聚民心、传播核心价值观作为其开展基层文化服务的首要任务,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基层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二)活跃农村文化生活
组织开展读书看报,开展文艺活动是文化馆的主要活动方式。随着文化馆总分馆的不断推进,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手段的不断完善,文化惠民服务的触角不断向基层延伸,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极大的发展活力。以江苏省所属县级兴化市为例,该市针对农村百姓需求,在每个行政村建设百姓大舞台,并出台“文化惠民券”实施办法,由市文化馆建立服务平台,“你点我送”文艺演出服务,活跃了乡村文化生活。
(三)为乡村振兴提供必要的人才
人才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县级文化馆在人才培养中的教育服务功能不容忽视,常态化的科技科普服务可以有针对性为乡村振兴培养农业专业生产、养殖、营销等产业发展人才,全民艺术普及不仅面向中小学生开展艺术基础教育,同样为基层培养锻炼出大量的文艺骨干。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马庄村将非遗保护项目“徐州香包”做成产业,总书记欣赏了村民制作的各式香包,自己花钱买下一个,笑着说“我也要捧捧场”。这几年,通过老手艺人“传帮带”,开发新款式,为马庄村的传统手工香包注入新活力,村里还注册了商标和专利,建起了香包青创大院。
二、乡村振兴过程中县级文化馆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薄弱影响了文化馆工作的开展
对于县级文化馆而言,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必须要面临乡村地区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虽然从整体趋势来看,乡村文化的基础设施已经了明显发展,但是整体依然处于较低水平,与城市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差甚远。现阶段乡村地区的文化设施以广场、乡村大礼堂等为主,部分村综合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名存实亡,图书馆、文化馆服务基层缺乏基本阵地、基础设施。而对于部分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而言,学生缺乏学习舞蹈、书法等文艺活动的场所,这些现象直接影响了县级文化馆的服务能力,在文化传播与推广中工作乏力。
(二)高素质人员不足不利于工作创新
县级文化馆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其关键职能的实现要依赖高素质人才,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高素质人才不足的问题仍然是影响县级文化馆服务能力的最大短板。一方面,乡村振兴过程中,文化推广的难度较大,包括资金短缺、工作任务繁重等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县级文化馆工作人员待遇较低且职务晋升空间有限,这些决定了县级文化馆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明显低于大中城市,这是造成人才不足的主要原因。同时县级文化馆在人才再教育中也存在一定问题,内部人员到其他地区学习、交流的机会少,通过开办活动锻炼队伍的机会也少,这一现象也影响了现有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群众参与度低而降低了工作质量
县级文化馆在开展乡村文化惠民服务活动中还会面临农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较低的问题,一方面,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劳动强度较高,群众无法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文化活动中,另一方面,目前农村地区存在严重的人口结构问题,青年人的大量流失,老年人、女人、儿童成为地区的主要人口,特别是老年居民因为高龄或者受教育程度不足等因素影响,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很低,即使在文化活动中也处于被动参与的局面,难以形成有效互动。这些问题又反过来影响了文化单位开展基层服务的积极性,不少文化服务单位在开展日常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等基层服务活动中,常常出现应付式现象,工作质量下降明显。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县级文化馆的发展对策研究
(一)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乡村振兴的基础
基础设施建设是文化馆开展服务的基本条件,为了能够进一步发挥文化馆在实现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必须加大对文化馆事业的资金投入,提升其基本服务能力。要按照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配足配齐文化馆所必须的房舍、设施设备。在建强县级文化馆服务主阵地的同时,还要按照文化馆总分馆制要求,建好乡镇文化站和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文化馆开展延伸服务提供基础。此外,要加强数字文化馆建设,用先进的服务手段参与镇村精神文明建设。
(二)关注人才队伍建设,增强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
人才队伍建设对县级文化馆的工作会产生直接影响,针对未来乡村振兴工作的复杂性以及文化馆的实际情况,为了能够不断的向队伍中输入新鲜血液,必须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县级人事、编制等主管部门要给足县级文化馆编制,对研究生以上青年人才要给予物质待遇和职务晋升方面的关注。要加强现有人才队伍的培养,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开展培训讲座,不断提高工作队伍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可以利用校企合作模式,鼓励部分员工到高校学习相关知识,了解本地区的民俗以及文化特征,提高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还可以鼓励本地区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到文化馆实习,为工作队伍提供青春活力。
(三)转变服务模式,开展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
针对当前乡村地区居民参与文化活动积极性偏低的问题,县级文化馆要主动转变工作思路,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开展文化服务。要注重服务方式的现代化,例如,当前快速发展的短视频成为群众消遣时间的主要方式,县级文化馆可以利用快手、抖音等平台,定期制作、更新与本地区地域文化有关的短视频,也可以将本地区文化惠民服务活动中的优秀节目上传网络,进而形成宣传效应,促进文化认同。要注重服务的精准化,针对部分乡村地区老人年偏多的实际情况,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可坚持乡风、乡俗等为主,以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进行宣传,如戏曲、广场舞蹈等,坚持用原汁原味的地域文化来吸引老年受众。要进一步加大送戏下乡等文化惠民服务活动频次,办好“我们的节日”,通过固定化、常态化、有仪式感的活动吸引民众参与。
(四)坚持文化传承传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根脉,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对于文化馆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传承传播是一项重要职能,所以,县级文化馆在乡村振兴中需要在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均等化的基础上,要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要注重传统文化的活态保护,可以适应民众需求,将一些民间传统文化打造成乡村地区一项常态化的文化活动,江苏省兴化市连续10多年举办舞龙大赛、龙舟大赛,镇村参与热情高涨。要培养、发挥好非遗传承人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让一些生产性项目成为地区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兴化市木船制造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该市将其发展成产业基地,每年网上销售数亿元,有力地促进了镇村经济发展。
结语:县级文化馆在实现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在认识到县级文化馆重要功能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人才、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的影响,在未来工作中要从当代文化理论体系和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用养分,并对文化活动的开展方式进行创新,这样才能让县级文化馆在加快乡村地区长远发展中贡献力量,最终为实现地区文化发展繁荣奠定基础。(作者单位:泰州市海陵区文化馆)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