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信银行、中国银行、浙商银行等多家银行披露二级资本债券发行完毕的公告,几家银行均表示债券发行募集资金用于补充二级资本,以优化资本结构。此外,11月份以来,另有多家城农商行也陆续完成二级资本债或永续债的发行工作。机构观点认为,近期银行发行资本补充工具的速度有所加快。
中信银行于12月19日公告称,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批复,该行获准发行不超过1200亿元人民币的资本工具。此次发行的2023年二级资本债券已于12月15日簿记建档,并于12月19日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完毕。本期债券发行规模为人民币300亿元,其中品种一为10年期固定利率债券,在第5年末附有前提条件的发行人赎回权,发行规模为215亿元,票面利率为3.19%;品种二为15年期固定利率债券,在第10年末附有前提条件的发行人赎回权,发行规模为85亿元,票面利率为3.25%。本期债券发行的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补充二级资本,优化资本结构,促进业务稳健发展。
中国银行12月5日公告称,该行于6月30日召开的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批准了该行发行不超过450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资本工具的议案。经相关监管机构批准,该行于12月1日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总额为300亿元人民币的二级资本债券,并于12月5日发行完毕。本期债券募集的资金将用于补充该行的二级资本。浙商银行也于11月27日公告称,该行于11月23日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总额为100亿元人民币的二级资本债券(第二期),并于11月27日发行完毕。本期债券发行规模为人民币100亿元,为10年期固定利率品种,票面利率为3.50%。本期债券发行的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补充二级资本,优化资本结构,促进业务稳健发展。
华福证券近日研报指出,近期银行发行资本补充工具的速度有所加快。据统计,11月当月,共有17家商业银行发行了1221.9亿元共计19只次级债;10月份发行了2345亿元,是2022年以来单月发行规模最高的月份。从发债主体来看,以国有大行为主,其中11月份股份行放量。针对发行加速的现象,该机构认为,原因之一在于银行方面资本充足率明显下降,资本补充需求强烈。
上市银行三季度报告显示,大行资本充足率相对稳定,部分银行今年三季度末出现下降。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11月中旬公布的2023年三季度银行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情况显示,截至三季度末,银行业整体资本充足率为14.77%,环比增加0.11个百分点,三季度增幅为2014年同期以来新低。同时,三季度银行业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环比分别上升0.12个百分点、0.08个百分点,增幅均为近三年同期最低。
银行
资本补充
金融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