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浙江省西南山区的丽水市,古名处州,“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独特地形,造就秀美山川的同时,却也使农业发展受限。而丽水市松阳县的松古平原历来有“处州粮仓”之称,古谚云“松阳熟,处州足”。这正得益于松古灌区灌溉用水体系绵延两千年的润泽。
今年10月6日,2022年度(第九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公布,四川省通济堰灌区、江苏省兴化垛田灌排工程体系、浙江省松阳松古灌区和江西省崇义上堡梯田4处工程成功入选,我国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已达30处。松阳松古灌区,也是浙江省第七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这一中小流域古代灌溉工程的典范、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正焕发新机。
潺潺流水,四季不涸,堰堤密布,圳渠交错。
松阴溪如一条长藤,干支毛渠相互交织,串联起的一座座河塘好比是瓜,通渠引水,筑堰蓄水,“长藤结瓜式”的灌溉体系既充分利用水源,又最大限度发挥调蓄作用。加上沿袭自宋代的“轮灌法”管理模式,形成符合现代水利工程理论的多级灌溉系统,至今仍润泽松阴溪两岸16.6万多亩良田。
汴石分水 定期轮灌
“一年四季都有水,有这样的灌区,我们很自豪。”说起松古灌区,松阳县新兴镇下源口村的水稻种植户刘樟华很动情。
“寒流穿曲岸,支径入翠微。”北宋沈晦笔下描绘的松阴溪两岸画面,同样也是如今村民们身处的景致。
据《史记·东越列传》记载,汉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东瓯举国北迁,“处江淮之间”。当地资料记载,东瓯的北迁水路经松阳古市镇驻扎,部分军民留下开垦耕作,古市镇成为东瓯北迁的重要补给基地。松阳的千年农业灌溉史由此开篇。
金梁堰坐落于松阴溪斋坛乡小石村北溪中,是松古灌区灌溉面积最大的名古堰之一,也是较早采用无坝引水的灌溉工程。“我们这一片区的生活耕种,都离不开金梁堰的浇灌,它是附近肥沃田地的根本。”斋坛乡小石村62岁的村民周士贤,负责管理金梁堰已20余年,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老圳长”。
除了金梁堰外,松阳先民因地治水,在松阴溪流域修建了数量众多、纵横交错的堰、塘、井、圳、渠等,一大批彰显古人智慧的灌区管理制度也逐渐形成。
“汴石分水”是指在干渠进入支渠分水口或堰坝取水口处,用一定宽度的石板以铁水浇铸固定作为分水设施(在当地被称为“汴石”),起到分水均水作用;“定期轮灌”是指按照分水榜文、碑刻规定的水期,分片区定期轮流灌溉。芳溪堰遗留下来的榜文中有记载,该堰自宋代以来便实行轮灌制。
从2004年开始,松阳县着手编纂《水利志》,对松古灌区传承遗留的榜文、碑刻、石刻、文献等水文化遗产进行较为全面的普查和整理。松阳县水利局河湖管理中心主任李潮胜是《水利志》编撰的参与者,他说,“松古灌区目前已发现和验证元、明、清时期碑刻14方、榜文18篇,真实还原了灌区立项选址、政策处理、水量配置、长效管理等古堰水事管理事项,是研究我国中小流域灌区古代灌溉工程的宝贵实物文献。”
科学维护 传承发展
“今年夏季,我们都是按照村庄的耕地面积,协商制定水期表,排定各村放水时间,轮流分配灌溉用水。”在新兴镇,芳溪一堰水渠管委会主任刘金法拿出一张水期表,表上详细地列出了上安、泮连、高丰、贤溪、下源口等村庄的轮水时间。
新兴镇徐郑村的江南渠道共有7个放水闸点,能实现5000亩左右农田的灌溉,满足400多户村民生活、生产用水。一大早,江南水渠管委会副主任毛新富来到江南渠道大石总闸,开闸放水。水闸一开,清水沿着沟渠奔向田间地头。总闸放水后,毛新富等管理人员还会巡查每个放水闸点,及时调整闸门,做到有序调配。
历经千年,松古灌区有大小古堰上千处,现存灌溉1000亩以上的古堰就有14处,清代以前的堰坝50处。独具特色的“长藤结瓜式”灌溉体系,以堰、塘、井等为调控单元,以圳、渠为传送单元,至今仍为当地水稻、茶叶、甘蔗等种植产业发展提供水源支撑。
山水田园之间的松古灌区,不仅工程类型丰富多样、史料精彩翔实,而且千百年来无论是工程形式、管理手段,都得到继承和发展。可以说,松古灌区就是一个灌溉工程遗产的“历史博物馆”。
不同于对工程遗产单纯进行“博物馆”式的保护,近年来,松阳县坚持有效保护和永续利用并重,出台《松古灌区灌溉工程遗产保护规划》,切实加强对松古灌区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在传承发展上做好文章。
自2019年以来,松阳县累计投入资金近1.3亿元,新建和修复堰坝117座、渠道165公里,为周边良田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提供保障,通过对灌溉工程遗产科学维护、管理,保障灌溉工程遗产灌溉、供水等水利功能的可持续发挥。
汲古融今 焕发新机
在松阳县古市镇山下阳村的绿色农田项目施工现场,几台挖掘机正同步作业,进行路渠建设及数字化农田工程施工等。到年底项目完成,不仅2000亩稻田将实现机械化种植,还将建设农耕田园综合体,让蛙声回归田园,吸引游客参与农耕体验。
“安排项目建设时,充分考虑了灌区体系优势和独特历史文化底蕴,要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古市镇副镇长徐志明介绍,目前生态游、体验游等都已列入后期规划,努力带动村庄发展、村民致富。
近些年,松阳县大力挖掘松古灌区灌溉工程遗产的品牌价值,为灌区农产品、文旅发展、文创产品开发等注入独特历史文化元素,引导相关产业发展,以拓展多元路径、培育灌区特色、推动全域旅游为抓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
松阳县水文化公园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300平方米,水域面积1.2万平方米,主要由水利博物馆、堰湖公园、白沙水利枢纽组成,是松阴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和4A级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的水文化公园,集科学普及、学生研学和市民娱乐于一体,是保护、传承和利用水利遗产的典型代表,全面展示了松阳县千年治水历史变迁以及近年来治水工作成果,拓宽水情教育辐射面。”李潮胜介绍。
坚持古堰、古渠保护的同时,松阳县整合灌区人文历史和自然资源,开设电瓶观光车游览线路、休闲骑行线路、马拉松运动线路等,探索建设一条集旅游、休闲、运动、文化、研学、科普为一体的产业经济长廊,让古堰坝的生态价值、生态优势、生态竞争力得到进一步释放。2021年,松古灌区产业带产值已达9000余万元。
新闻链接:
灌溉工程的“历史博物馆”
松古灌区千年来不同时期修建的引水、蓄水、补水等水利工程,构筑了“堰塘井渠合理布置、引蓄灌排有序组织”的“长藤结瓜式”灌溉网络,也造就了古堰、古塘、古井的传承发展。如何理解松古灌区“长藤结瓜式”灌溉网络特点?为什么这套体系能称为灌溉工程遗产的“历史博物馆”?松古灌区与丽水另一处灌溉遗产——通济堰的区别和联系有哪些?记者采访了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副教授王义加。
如何理解松古灌区“长藤结瓜式”灌溉网络特点?
王义加:松古灌区以松阴溪干、支流为主要水源,以堰、塘、井等为调控单元(称之为“瓜”),以圳、渠为传送单元(称之为“藤”)。堰、塘、井、圳、渠,这些数量巨大的灌溉工程节点,由干支毛渠互相串联,有机组合,对灌区内水源有序调配,故称为“长藤结瓜式”灌溉系统。
“长藤结瓜式”灌溉系统的特点是:雨季蓄水灌溉排涝,旱季山塘井泉补水,系统既充分利用了各种水源、发挥了“瓜”的调蓄作用,也提高了渠道单位引水流量的灌溉、供水能力。再配合轮灌制管理模式,形成了符合现代水利工程理论的多级灌溉系统。
为什么这套体系能称为灌溉工程遗产的“历史博物馆”?
王义加:松阳松古灌区并不局限于古堰坝,灌区内古山塘、古渠和古井星罗棋布,实现“堰塘井渠合理布置、引蓄灌排有序组织”。
从拦水、引水、蓄水、补水到排水,灌溉功能逐步完备;从“七三法”选址、“民办官助”到“借地建圳”,从“牛背调水”到“汴石分水”“定期轮灌”,治水实践精彩纷呈;从组织机构设立、经费来源到水权的确立和处置,逐步形成一套制度化的管理方法。千年来松古灌区的工程形式、管理手段和生活方式,都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展,因而可称得上是灌溉工程遗产的“历史博物馆”。
目前,丽水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两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地级市。松古灌区与当地另一处灌溉遗产——通济堰的区别和联系有哪些?
王义加:2014年,丽水通济堰成功入选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它是世界最早的拱形坝。工程构思独特,择坝址于宽河面,兴建拱形拦水坝、石函水立交、竹枝干支渠,集水利学、力学、结构学、美学于一体。松古灌区则是一项系统化的灌溉工程遗产。在遗产区内,堰、塘、井、圳、渠交错,工程遗产类型丰富多样。
以丽水通济堰、松古灌区为代表的灌溉工程,让丽水成为瓯江流域最大产粮区。这些灌溉工程,经过千年持续建设,涌现了众多首创性的工程构造、工艺技术和管理方法,在今天仍持续发挥着经济、生态和文化效益。
(本报记者 江 南)
松阳松古灌区
堰塘
良田
绵延两千年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