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消灭你的,往往不是你的对手”,这一句并没有明确出处的谶语越来越多地成为当今不同行业演进的预兆或现实。在以风险控制和审慎经营为特点的传统金融行业,快速变化的市场以及竞争格局,也正在给金融机构和从业者带来过往罕见的冲击。
以“代客理财,代理投资”为经营目标的资产管理(以下简称“资管”)行业,历来是各大机构和从业者竞争角逐的万亿规模市场跑道。受益于中国过去三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和巨大的客户市场规模,中国的资产管理行业历来是银行、基金、信托、保险等机构的深耕市场,也经历了包括加杠杆、刚性兑付、灰色通道等波折和冲击。随着国家对资管行业监管力度的加强,近两年政府颁布的一系列资管行业管理办法新规,不仅为中国资管行业带来了竞争格局的巨大变化,也引起了业界对于资管行业未来发展走向的众多争议。
新规: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入场
传统上,公募基金公司、信托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以及关联的银行、证券、保险等机构都是资产管理行业的专业玩家与参与者。专业的机构在获得国家经营持牌资质的许可下,通过募集客户资金,在资本市场进行专业的经营操作,帮助客户投资增值实现自身的盈利。政府监管部门在2018-2019年颁布的系列新规,为这个市场开闸引入了新的玩家。
2018年4月27日,中国人民锒行、中国银保监会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业界统称资管新规)是针对整个资管市场的纲领性文件,对各类金融机构开展资管业务进行了大幅度的规范。紧接着在2018年9-10月,中国银保监会连续出台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和《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明确地提出,要求在规范资管行业和市场的基础上,商业银行通过成立理财子公司,由理财子公司作为独立法人参与资管市场和资管业务的运营。
政策颁布后,市场做出了快速反应,2019年,以工行、中行、建行、农行等四大行为代表的一大批商业银行纷纷筹建成立或申请筹建自身的理财子公司。携带银行系的巨量客户资源和渠道优势,银行理财子公司正式成为继公募基金、信托公司、券商资管公司等之后的“巨头”新进入者。新竞争者的到来给原有行业格局以巨大的冲击,也引起了对资管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众多猜测。
格局:资管行业的新竞争
监管部门出台新规的核心目标是更好地规范资管行业的发展,限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蔓延和违规操作。在此前,银行的理财产品和理财业务往往伴随着刚性兑付、高杠杆率和资产嵌套风险,而庞大的理财业务规模也使得巨量的资金以“影子银行”的名义,通过表外资金的形式逃避了监管部门的监控和管理,并给整个行业带来潜在系统性风险。成立银行理财子公司的目标即是从银行主营业务中剥离理财和资产管理类的“表外”业务,通过成立独立法人专业经营的方式将理财业务纳入和资管行业其他经营机构的同—起跑线。
新规发布之前的银行理财业务,往往依托银行的巨大客户资源和渠道优势,通过同信托公司、资管公司和公募基金公司在内的机构合作,设计理财产品并推销给自身客户。因此在此阶段,银行是公募基金等业内机构的重要产品销售渠道,双方的关系更倾向于是业务上下游合作关系。在新规之下的银行理财子公司,要求以独立的主体身份运营理财业务,可以自行募集资金并针对包括固定收益、权益、指数、量化等多种资产设计产品并向客户销售,相当于原来的资金委托方亲自下场参与产品开发和管理。这对于公募基金、保险资管、证券资管等原来的银行合作机构来说,其资管行业渠道、客户和市场都受到了更强的竞争冲击。
颠覆:行业背后的新势力
在传统的公募基金、资管公司和新进入的银行理财子公司开始愈发激烈地争夺市场万亿规模客户资源的同时,在“前台唱戏的主角”的背后,潜在的新颠覆者势力犹如地平线上的若隐若现的阴影,正在发力开始影响整个行业。在过去十年间,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科技已经对包括传统金融业等在内的大部分行业开始施加颠覆式影响,信息技术、互联网模式和人工智能带来的智能投顾和金融科技正在对资管行业的模式和竞争格局带来新的冲击。智能投顾是传统投资顾问服务同信息科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结合的产物,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的美国。利用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科技赋能,传统的基金和投资顾问服务能够实现更加高效和智能化的管理操作,从而在降低整体成本的同时为客户和经营机构带来更多的收益价值。智能投顾和资管行业相关的金融科技一经诞生便得到快速的发展,至2019年,美国以贝莱德公司为代表的独立智能投顾平台管理的总资产已经达到749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8.7%,预计到2023年资产规模将达到1.5万亿美元,服务客户将达到1400万人,行业渗透率预计为4.1%。而广义上使用智能投顾相关金融科技的资管机构和业务规模则更数倍于此。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推动了在线办公、在线教育和在线理财等市场的发展。与2004年非典疫情催生了中国的电子商务和在线购物如出一辙,此次疫情过后传统的集中办公的方式将会受到根本性挑战。5G商用的持续推进,将极大地解决远程协同办公的“最后一公里”难题,无接触式的远程办公不再受地理限制,将会成为很多企业选择的模式。疫情期间,全民理财和在线理财也将成为资管行业营销模式的颠覆性变化。随着在线理财的系统、流程、制度、管理的持续完善,随着新营销模式的普及和优化,在线理财行业可能会迎来革命性的改变。
未来:客户价值唯上
在市场监管和技术升级的两大驱动力作用下,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呈现出两类竞争格局的变化:在持牌许可的体系管理下,以银行理财子公司为主的一批“熟悉的陌生人”正在改变渠道合作模式,以自身资源和渠道优势为特色展开竞争;在技术驱动下,“墙外的竞争者”正在实现跨界竞争,从技术和商业模式的角度对现有行业格局施加影响。中国资管行业为例,“墙外的竞争者”不仅包括雪球蛋卷基金、同花顺(156.59 +0.51%,诊股)iFund等原行业的技术提供商,互联网巨头旗下的蚂蚁财富、京东智投等已经成为行业的新进者。而一批传统的金融机构也开始依靠技术赋能和人工智能,组建新的平台参与竞争,如平安一账通、广发贝塔牛和嘉实基金金贝塔等。
除开渠道和技术的新竞争,来自境外的巨头也开始分抢市场蛋糕。2019年10月,证监会发布公告明确自2020年4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基金管理公司外资股比限制。比例限制取消首日,贝莱德金融管理公司和路博迈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已向证监会提交了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设立资格申请。4月3日,摩根大通集团旗下的摩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宣布将通过收购使得其在上投摩根持股增至100%控股。在此之前,上投摩根已成为国内首个外资相对控股的公募基金公司。海外巨头们的优势在于完善的管理制度、先进的投资风控体系、强大的创新能力以及国际品牌口碑。境外机构虎视眈眈的布局将进一步引导境内市场成熟深化,倒逼行业生态和竞争格局重塑,并且也会给中国的资管行业带来“鲇鱼效应”——意味着本土的机构必须在国际化的标准下从同一起跑线展开竞争。
市场竞争和技术竞争中都迎来了新的挑战者,中国资管行业的传统参与者——公募基金等机构应该如何才能应对这个呈现大变局的市场?
正如前十年零售、物流等传统行业的变化趋势一样,当行业的渠道壁垒和客户资源格局被打破,竞争的核心便越来越聚焦于客户体验和客户价值——技术变化改变了过去对资源和渠道的门槛限制,那么谁能够更好地服务客户,给客户提供更多的价值,谁就能以更大概率在竞争中胜出。
技术赋能给资管行业未来带来的平台化趋势有两种倾向:一方面规模效应越来越明显,在体量和积累上的强者优势会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给客户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也呈现越来越多的碎片化和定制化,更多的细分市场份额会不断被发掘。对于传统资产管理行业机构来说,找到自己原来的优势和差异化竞争定位,利用技术和平台赋能消除业务壁垒,直面客户并给客户提供更好的体验和更多价值,是未来的竞争趋势。新规之下无论是新进入者、颠覆者还是原有的从业者,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之上。
资产管理业务
理财产品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请联系本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团结湖北街2号11幢206
邮编:100020
京ICP备05049267号
京ICP备0504926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063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