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基金托管规模缩水 “黑马”悄然崛起
2021-06-08 09:42:46
文章来源
中国证券报

  相较于一季度的“火热”,二季度各家托管机构的基金托管业务明显降温。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7日,位居榜首的招商银行二季度的新增托管规模不足500亿元,该数据仅有招商银行一季度新增托管规模的三成。同时,二季度位居前五的托管机构新增托管规模均在200亿元以上,而一季度该数据均在900亿元以上。值得注意的是,兴业银行和中信银行在二季度一跃成为新基金托管的“黑马”,位居新基金托管排行榜第二和第四位,债券型基金贡献了规模的较大部分。

  新基金托管规模下降明显

  相较于一季度的火热,二季度新基金托管规模下降明显。数据显示,截至6月7日,二季度以来仅有5家托管机构托管新基金规模超过200亿元,而一季度新托管基金规模超200亿元的机构有13家。

  具体来看,招商银行二季度新托管的44只基金总规模为484.95亿元,位居榜首。相较于一季度招商银行新托管60只基金总规模的1568.74亿元,二季度新增托管规模仅占其三成;二季度新增托管规模位列第二的是兴业银行,新托管的31只基金总规模达363.43亿元,对比一季度兴业银行托管规模超800亿元来看,也仅为一季度的四成。

  平安银行、中信银行和交通银行二季度新增托管规模分别为209.71亿元、204.79亿元和202.76亿元。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上海浦发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上海银行(601229)和中国民生银行的二季度新增托管规模均超100亿元。对比来看,一季度工商银行新增托管规模1234.52亿元;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新增托管规模均超900亿元;兴业银行、农业银行新增托管规模超800亿元,可以看到,二季度新增托管规模整体表现远不如一季度亮眼。

  从整个托管格局来看,数据显示,截至6月7日,所有基金托管机构中,工商银行以3.47万亿元的托管规模位居榜首,市场占比达15.33%;建设银行以3.16万亿元位居第二,市场占比13.93%;再次是中国银行,以2.06万亿元的规模位居第三。托管规模位居第四和第五的是两家商业银行,中信银行和兴业银行的托管规模分别为1.99万亿元和1.76万亿元,市场占比达8.80%和7.77%。

  偏债型基金贡献较大规模

  仅从今年二季度看,兴业银行新增托管规模合计363.43亿元,位列二季度新增托管规模第二位,中信银行以204.79亿元的规模位列第四位。两家银行也成为二季度最大的“黑马”。

  规模较大基金的发行是两家银行新增托管规模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数据显示,二季度,兴业银行托管的基金中,由招商基金周欣宇管理的招商金融债三个月定开首发规模141.99亿元,成为对兴业银行二季度新增托管规模贡献最大的一只基金。此外,国投瑞银顺城三个月定开、天弘兴益一年定开首发规模都超过70亿元,也为兴业银行二季度新增托管规模贡献颇多。

  中信银行托管的基金中,易方达悦信一年持有基金(A/C份额合并计算)首发规模达76.82亿元,成为二季度中信银行首发规模最大的基金;工银瑞信瑞盛一年定开首发规模50.20亿元。除两只纯债基金外,二季度,中信银行还有两只偏股型基金首发规模超15亿元,分别是广发沪港深价值精选和博时成长精选。

  不难看出,兴业银行和中信银行新增托管规模的崛起靠的是几只首发规模较大的纯债或偏债型基金。从二季度新增托管规模第一的招商银行来看,除了浦银安盛盛华一年定开基金为债券型基金外,其余首发规模较大的均为偏股型基金。

  托管规模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机构渠道的销售能力。某公募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表示:“基金公司在寻找托管行时,十分看重其基金销售能力,一般托管在某银行的基金,这家银行也会成为主要的销售渠道。托管规模也代表了行业对银行基金销售能力的认可。”

  5月中旬,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了截至一季度末基金销售机构公募基金销售保有规模“百强”名单。在非货币基金保有规模前十中,银行占据8个席位,招商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分列前三位,兴业银行、中信银行位列第九和第十位,非货币基金保有规模均超1300亿元。

责任编辑:陈康利

基金托管

规模缩水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请联系本网。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