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融基金发布基金经理变更公告,柯海东、冯琪因工作安排离任,中融高股息混合基金由骆尖独立管理。《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截至12月3日,骆尖担任基金经理的时间尚不足一年。
无独有偶,中融基金近年来大力启用新人担纲基金经理,但多数投资业绩却不甚理想。
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1日,中融基金年内共有14只(份额分开计算)主动权益类产品业绩亏损,占公司权益基金的23%。上述亏损基金中,新手基金经理频频闪现。
爱方财富总经理庄正指出,基金经理经验不足,或将导致其择时和选股能力出现短板。部分优秀的基金经理在自己熟知的单个行业或领域往往深耕多年,具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同时能够在市场过热或低谷时坚守能力圈,长期来看业绩仍然远超市场平均水平。相较而言,经验缺乏的新手基金经理仍然存在认知差距。
基金经理“大换血”
“总体来看,中融基金成立以来,基金经理经历了一轮‘大换血’。”庄正分析,中融基金目前在职基金经理26名,其中任职时长不超过三年的有19名,占比近80%。在公司历史上担任过基金经理职务的总计40人,在2017年前上任的基金经理仅剩3人还在职,其余全部离职。
回顾基金经理的历史业绩,中融基金给予基金经理的“能力考察期”时间并不长。
庄正告诉记者,已离职的15位基金经理中,有近半数的基金经理任职期限仅不到两年。这一现象可能与基金公司的培养策略有关。受限于投资成本,公司能够给予基金经理的试错成本非常有限,如果在上任初期业绩表现不佳,基金经理就会面临无法继续管理基金的风险。
对于公司投研人才的任用策略,中融基金相关负责人表示,采用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的任用策略。研究员在公司至少有两年的培养期。在这个基础之上,他的KPI若符合公司要求,通过专业投委会答辩,投委会认可他对投资方面有特点或者潜力,公司会任命他为基金经理助理,然后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达到投资的要求才有可能让新人去管产品。
庄正也坦言,较短的考察期难以培养基金经理长期投资理念,以及追逐热点的风格特点,换手率会比较高。在任的基金经理管理规模也表现出“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趋势,业绩表现不错的柯海东、甘传琦等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相较其他人较高,在职时间也更长,新人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相对而言并不高。“用小规模基金逐渐培养新人基金经理也很正常。”庄正表示。
Wind数据显示,柯海东、甘传琦在管基金总规模为30.52亿元、27.12亿元。而骆尖这类新人基金经理,管理规模仅有3.39亿元。
北京金阳合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经理张婷告诉记者,中融基金权益类基金占比较低,要吸引明星基金经理的难度较大,大力启用新人,能够更好地激发年轻基金经理,同时降低人力成本。
多只产品告负
权益类基金并非中融基金的长项,“其主要的优势在于固收类基金。”张婷表示。
截至三季度末,中融基金总规模为1095亿元,主要为固收类产品。其中,债券基金规模527.21亿元;货币基金411.29亿元;权益类基金大概160亿元左右。
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1日,公司主动权益类年内亏损的有14只(份额分开计算)。在排名靠后的4只基金中,只有3只能查询到长期业绩,在近一年、两年、三年等多个时间维度,中融沪港深大消费、中融融安二号、中融医疗健康精选收益均不甚理想,排名位于同类下游水平。
以中融沪港深大消费为例,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1日,该基金近一年、近两年、近三年收益分别为:-10.15%、14.47%、17.99%,同类排名为:2011/2049、1818/1937、1763/1836。
张婷认为,上述基金长期业绩不佳主要因为这些基金规模很小,基金经理的激励较低,能长期坚持管理基金的动力较低,导致基金经理变更频繁。
“上述基金经理变更频繁,会导致基金的投资风格和理念可能出现漂移,叠加基金经理离职会较大地干扰基金的投资,导致了业绩较弱。”张婷分析,该公司权益类规模较小,很难吸引到好的基金经理,即使是能力强的基金经理,也不愿意接管历史业绩较差的迷你基金。
以中融沪港深大消费为例,该基金4年更换3次基金经理,并且存在多个基金经理管理一只“迷你”基金的现象。从持仓来看,主要以港股为主,不同基金经理的持仓存在一定差异,投资策略稳定性较弱。
对此,中融基金相关人士表示:公司投委会也定期对基金经理的风格进行回溯,来验证他的投资理念、投资策略是不是合理,是不是中长期有效,通过各种机制保证基金经理的风格稳定,不漂移。
Wind数据显示,中融融安二号、中融品牌优选、中融沪港深大消费、中融医疗健康精选规模分别为:1.74亿元、1.48亿元、0.61亿元、0.15亿元,后两只已濒临清盘红线。
在庄正看来,这两只基金长期以来业绩不佳是导致基金被大幅赎回的重要原因。
中融基金相关负责人则解释称,导致基金规模较小的原因可能包括产品定位不清晰或历史业绩不佳。一只产品只能满足投资者的某一细分需求,多重投资目标很可能导致基金产品业绩不佳。
新手经验不足
在上述绩差基金中,记者发现了多位新手基金经理的身影。
Wind数据显示,参与中融沪港深大消费、中融融安二号管理的基金经理陈荔的基金经理任职时间为1.27年。中融融安二号的另外一名基金经理王可汗任职年限为0.73年。中融医疗健康精选的基金经理杜伟的任职年限为0.64年。
“上述4只产品业绩不佳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来源于基金经理经验不足。”庄正表示,由此可见,中融基金并未采取“老带新”的策略,而是采取了让新人联合管理同一只基金的形式。尽管看上去单只基金的基金经理数量增加了,但是基金管理能力并未有显著的提升。基金公司最重要的资源是人力资本,如果无法保证人才的衔接,业绩也很难在长期有较好的延续性。
张婷表示,基金经理经验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基金业绩产生影响,但不是核心要素,主要还是在于基金经理能力能否跟上,还有基金经理的投资研究深度以及对市场的把握能力。新手基金经理与拥有丰富投资经验的基金经理相比,对于市场的把握能力或有差距。
中融基金相关负责人表示,基金经理的经验并不能完全决定产品业绩。中融基金有很多很资深的基金经理,会给新的基金经理细致指导,而且也会指定专门的导师做内部人员培养。同时公司也会有很严格的产品业绩考核的要求,实现优胜劣汰。
中融基金相关负责人强调,公司很重视基金经理的梯队建设及培养。尤其在投研支持方面,公司投研运行体系采取分级授权,公司投委会负责大的方向指导,以及策略参考、风格回溯、风险控制和绩效考核。基金经理在投委会的授权范围之内,根据投委会的指导和监督,制定投资策略,进行投资运作。
在选拔和考核基金经理方面,中融基金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要求基金经理有比较完善的投资理念和鲜明的投资风格,不能没有章法,不能随意交易。根据基金经理投资情况,投研团队会给予一定的指导和要求。
基金经理
新手
中融基金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